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技巧(培训班)
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技巧(培训班)
1个体的三种基本的人际需求: • 包容需求—与人接触交往 • 支配需求—控制他人或被控制 • 感情需求—爱他人或被爱 2六种人际关系取向 3童年期人际需求的满足程度,及由此形成 的行为方式,对其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 决定性的影响。
• 包容需要: 交往过少:低社会行为。与人保持距离,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交往过多(过分依赖):高社会行为。总是寻求接触,表现忙乱, 要求给予注意。 适宜沟通:理想的社会行为。群居独处都有满足感,视情况决定 是否参与集体活动。人际关系好 • 支配需要: 既有要求又允许儿童有自主决定权(适度满足支配需求),则儿 童表现民主的行为方式。乐于顺从又敢于掌权。 过分控制或不充分控制,会造成过度焦虑和防御性行为;或拒绝 型行为方式(过分谦虚顺从,不愿负责);或专制的行为方式 (爱控制他人,甚至独断断行,违规,不尊重人权) • 感情需求: 没有得到充分的爱,成天面对冷淡呵斥:低个人行为(表面友好, 保持情绪距离;怕不被真正喜爱拒绝建立亲密关系) 溺爱:高(超)个人行为(强烈寻求爱,希望与人建立密切的情 绪联系) 爱护关心适当:理想的个人行为(能恰当对待自己。既不受宠若 惊,也没有爱的缺失)
人际关系的原则
一、真诚原则
• “真诚”是最受人欢迎的个性品质,“虚伪” 是最令人厌恶的个性品质。
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个人品质
最积极品质 真诚 诚实 理解 忠诚 真实 可信 智慧 可信赖 有思想 中间品质 固执 刻板 大胆 谨慎 易激动 文静 冲动 好斗 腼腆 最消极品质 古怪 不友好 敌意 饶舌 自私 粗鲁 自负 贪婪 不真诚
• 当我们对别人做出一个友好行动,表示对别 人的接纳以后,我们也会期望别人做出相应 的友好应答。 • 如果别人没有做出我们期望的行动,我们会 对对方感到不愉快,强烈和“较真”的人甚 至会认为对方不值得我们以友好的态度去对 待。
• “爱人者,人恒爱 之;敬人者,人恒 敬之。” • “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
• 在心理上最恐惧的不是不幸事件的发生, 而是随时担心一件事情的发生,使人长期 处于高度自我防卫状态,主观上感受到焦 虑与不安。
二 主动原则
• 主动对人友好,主动表达善意能够使人产 生受重视的感觉。主动的人往往令人产生 好感。
• 高燃的故事
三 交互原则
• 人们之间的善意和恶意都是相互的,一般 情况下,真诚换来真诚,敌意招致敌意。
人际关系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积极聆听
• 简单测试:闭上眼睛,慢慢数到50。 要求只有一个:在数数的时候不要让 任何其他念头打断你的思路,你必须 把全部精神用来数数。 • 如果您不能在数到50的过程中聆听自 己,你怎么会注意聆听别人呢?
带着尊敬之情聆听
•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 你的孩子、爱人或下属和你说话,你在读 书或看电视或翻报纸,突然对方说:“你没 有听我说话。”你说:“我在听!”你平 静地重复一遍对方的话。 • 你认为你的做法给对方留下什么印象: • 对方会觉得你很聪明? • 对方会觉得你很了不起? • 对方会觉得你是个彻头彻尾的大混蛋!
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技巧
人际关系
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联系. 特点: 直接性 个体性 情感性 人际关系对成功的影响
成功=(努力+机会)人际关系
(1+1)0=1
好不容易得到机会,加上自己的努力,结果却由于人际关系 不好,只能获得十分有限的成功.
(1+1)1=2
人际关系普通就算没有什么助力,也不致产生阻力。
最积极品质 中间品质 体贴 热情 善良 友好 快乐 不自私 幽默 负责 开朗 信任 易动情 羞怯 天真 不明朗 好动 空想 追求物质 反叛 孤独 依赖别人
最消极品质 不善良 不可信 恶毒 虚假 令人讨厌 不老实 冷酷 邪恶意味着对方对自 己会做什么是不确定的,意味着自己可能 受到侵害。
(1+1)2=4
人际关系良好,获得很大的助力。
(1+1)3=8
人际关系甚佳,跃登龙门。
• 成功公式中,最重要的一项因素是与人相 处。 ---(美)罗斯福
• 在情商所描述的各项能力因素中,自觉、 同理心、自律和人际关系是四种对现代 人的事业成败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 —(台湾)李开复
人际需求的三维理论
• 你想占便宜吗?先让别人占便宜!你想快乐 吗?先让别人快乐!你想获得自尊吗?先让 别人有自尊!你想要别人跟从吗?那就先服 务与牺牲!
• “欲取之,先予之”
四、平等原则
• 任何好的人际关系都让人体验到自由、 无拘无束的感觉。如果一方受到另一 方的限制,或者一方需要看另一方的 脸色行事,就无法建立起高质量的心 理关系。
• 佛家倡导的“以德 报怨”,是一种理 想的至高境界,不 是常人的心态结构。 • 不要与恶人作对,。 有人打你的右脸, 连左脸也转过来由 他打。—圣经.马 太.5.39.
四 功利原则
• 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一种社会交换关系 •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 换过程。这种交换不仅涉及物质品的交换, 同时还包括非物质品,如情感、信息、服 务等各方面的交换。 ---G.C.Homans • “费用最小原则”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之 一,即人都有用最小付出换取最大回报的 倾向。例:讨价还价、走路走捷径
在聆听对方的过程中,仅仅竖起 耳朵是不够的,还要让对方感觉 到你是在全心全意地听!
• 比尔· 克林顿是这方面的行家。当你和 克林顿交谈时,他会表现得好象房间里 只有你一个人。你能清楚地感觉他的每 一根神经,他的目光和身体语言,都在 为你而存在,你会感觉到他整个人完全 锁在和你的谈话上了。他的一举一动都 让你感觉到你才是这房间最重要的人。 我想这就很容易理解克林顿为什么可以 从阿肯色州的偏远小镇走上美国总统的
全神贯注聆听是完美的品质
• 聆听 • 不要打断对方 • 不要试图说对方没有说 完的话 • 避免:不、但是、不过 • 不要走神,全神贯注
• 谈话间隙提聪明问题, 让对方能继续说下去
二 保持适当的人际距离
先知的话
• • • • 把自己当成别人 把别人当成自己 把自己当成自己 把别人当成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