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边塞诗

边塞诗

边塞诗
1《从军行》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作者: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唐代诗人。

盛唐北都太原人(今山西太原)人。

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

约在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秋,获罪被谪岭南。

三年后北归。

公元748年(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

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在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擅长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

存诗一百七十余首,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

这是边塞题材的著名乐府诗。

写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

从边塞景象写起,勾画出一幅极为辽阔的边地风光图。

从军行由多个诗篇构成,展现出血性方刚的盛唐气象。

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憾。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等都是千古名句。

《从军行》是汉代乐府《平调曲》名,内容多数写军队的战斗生活。

唐代以来,王昌龄等都有以此为名的诗篇流传,表达一种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2《凉州词·其一》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3《出塞·其一》唐代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凉州词·其一》唐代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出塞》清代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6《塞上曲·其二》唐代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7《使至塞上》唐代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书边事》唐代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汉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9《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唐代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0《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唐代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