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节日交通安全风险与防控措施为适应人民群众出行新要求,提高重大节假日收费公路通行能力,降低公众节假日出行成本,进一步加快发展城镇郊区游、农家乐等旅游业,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7 月24 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批转交通运输部等部门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2〕37 号),规定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四个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当年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确定的上述法定节假日连休日,免收7 座及以下载客车辆收费公路(含收费桥梁和隧道)通行费。
继国家出台7座及以下载客车辆免收收费公路通行费政策以后,国家发改委又宣布在“十一”黄金周到来之前,分两批降低部分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其中第一批80 个景点门票平均降幅为37%,13 个游览景点免费。
为此,各单位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要高度关注以下 6 个方面的交通安全风险1、收费公路免收通行费和景点门票降价,将会大大刺激公众节假日出行,同时今年“十·一”国庆节和中秋节相接连放8 天假,又为公众出行提供了充足的长途外出和游玩时间,因此,收费公路交通流量将会大幅度增加,据国家有关部门预计增加50%以上,这必然导致安全行车风险大大增加。
2、在驾车出行人群中,交通安全意识、经验知识和驾驶技能悬殊较大,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3、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中,各种车型车速差异较大,驾驶人的技能、素质各不相同,从而导致了车辆行驶的速度差别较大,相互超车,交通冲突点增加,安全风险加大。
4、长途外出游玩,有4 种情况可能会影响驾驶人的驾驶操作行为:一是心身疲劳,精力不足,注意力和反应能力下降甚至瞌睡;二是玩意正浓,途中相互说笑,注意力不集中,走神;三是事务牵挂,想着回家后抓紧处理某些事情,造成分心和高速赶路;四是饮食问题造成身体不适,身体和精神状况不佳。
5、长途出行,一般驾驶人会出现3 种行为风险:一是行车定势,该慢时慢不下来。
长途出行,一般车速较快,高速行驶一段时间后,由于人的行为定势,往往该慢的时候慢不下来,当车辆进入交通情况比较复杂的路段时,容易因车速快而发生事故;二是一心赶路,不注意停车休息,导致驾驶疲劳;三是返程途中,车速快。
这种情况多数人都存在。
6、这个季节,雨雾天气时常会出现,雨雾天气尤其是雾天长途行车安全风险会非常大。
长途外出时一定关注节日期间的天气预报,认真学习“恶劣天气和山区道路安全行车风险识别分析与防控措施”,做好预防应对恶劣天气和山区道路的思想准备和防范措施,确保安全行车。
二、要切实做好交通安全风险防控1、要牢固树立“安全高于一切,生命最为宝贵”的理念,时刻心存风险忧患意识,出行前对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策划行程方案,拟定防范措施,从思想上和行为具体措施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切记:最大的安全风险是不知和疏忽、遗忘。
2 、要高度重视自身安全风险,长途外出前要客观地评价分析自己是否具备驾车长途出行的驾驶技能和经验知识,确认自己的精力、心境、情绪和身体状况等是否良好。
切记:最大的安全行车风险是驾驶人自身的心身和行为风险。
3、出车前要认真检查车辆制动、转向、灯光、喇叭、安全带、雨刮器和轮胎、备胎及气压等安全技术状况是否完好,安全可靠;驾驶证、行车证和保险是否齐全有效。
4、驾乘车辆要系好安全带,行车过程中要跟随大众车流,尽量减少超车和被超车的几率,保持足够安全纵距和横距,建议60 公里及以上车速至少保持 3 秒的跟车距离。
5、禁止酒后开车、疲劳驾驶、超速行驶、强超抢会、冲闯信号和随意转弯、变道、掉头。
转弯、变道、掉头时一定要观察确认来车方向的车辆和行人,给其留出足够的反应时间。
途中一定要注意休息,确保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主动礼让大中型客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不要给他们制造险情。
切记:行车过程中,一定要克服麻痹心理、侥幸心理、盲目心理、贪图心理和逞能好强心理。
6、行车途中尤其是返程途中,一定要克服长时间高速行驶产生的行为定势,控制住车速;遇有情况时,要提前减速、鸣笛;经过村庄、城区时,要提前降低车速,确保操作处理不失时、失误。
7 、不要夜间长途行驶或为了赶路高速行驶。
遇有恶劣天气和行经山区道路时,一定要高度重视恶劣天气安全行车风险和山区道路安全行车风险,严格遵守相应的安全行车规则。
8、车辆发生故障时,应停靠在高速公路应急停车道上或道路右侧的路边进行检修,并在来车方向(高速公路150米、普通公路100 米处)设置警告标志。
9、在行驶过程中车辆发生爆胎时,应沉着冷静,妥善处置。
如果前轮爆胎,车辆会发生急剧偏行,在高速行驶下极易引发事故;如果后轮爆胎,车辆尾部就会摇摆不定,方向不稳。
无论哪个轮胎发生爆裂,驾驶人都应双手用力控制方向盘,松开油门,尽力抵住转向盘的自行转动,控制汽车沿直线行驶,利用发动机牵制力和轻点刹车,使车辆缓慢减速,平稳地将车辆停住。
绝对不可紧急制动,谨防加剧偏行或横滑。
10、如果车辆发生事故时,要立即停车,抢救伤者,保护现场,并在来车方向按照法律规定的位置设立警告标志,同时拨打122或110 报警,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不要在公路上尤其是高速公路上随意走动或长时间停留。
附:1、雨天行车风险识别分析与安全行车措施2、雾天行车风险识别分析与安全行车措施3、山区道路行车风险识别分析与安全行车措施附件一:雨天行车风险识别分析与安全行车措施一、风险分析1、雨天时常乌云密布,天气昏暗,下雨时也伴随雾气。
天气昏暗和雨雾会影响驾驶视线,特别是大雨、暴雨,能见度会很低,严重影响驾驶。
同时,因雨天空气水气大和外部环境与玻璃的温差作用,车辆玻璃会形成水雾,也影响驾驶视线。
2、雨水会使路面摩擦系数降低,车辆制动性能变差,制动距离延长,容易打滑、跑偏,特别是下小雨时,因雨水较小,形不成对路面的冲洗作用,雨水与路面尘土形成的泥水,对车辆制动影响很大。
3、雨水对路基、路肩的浸泡,将会使路基、路肩松软或塌陷,如果超车、会车、躲避车辆或不小心车轮下了主路,压在了被雨水冲蚀的路边或松软的路肩上,将可能造成车辆下沟翻车等事故。
土路和一些路面损坏的道路,路基会松软、泥泞,会导致车辆陷入其中而不能4、雨水大排泄不及时,会导致路面积水、漫路,造成行车路线辨别困难,特别是桥涵和低洼漫水等处。
当水掩没排气管时,遇到情况或稍不小心操作不当,发动机就会熄火。
如果再启动发动机,水会顺着排气管进入发动机缸体,造成严重的机械事故。
5、道路上的行人、骑车人等穿戴使用的雨具会影响他们的视线或听力;有些人会在雨中急急匆匆不顾道路交通情况,与车辆争道抢行、截头猛拐、突然横穿;有些人会因躲避车辆溅起的泥水,突然改变行进方向或突然横穿公路;有些没有雨具的人会抱头猛窜。
6、出租车会在雨天生意好时,在道路上猛窜,左右超车,突然变道和停靠。
二、安全行车措施1、出车前应检查车辆安全技术状况,确保刹车、转向、刮雨器等性能良好,灵活好用。
2、开车时要及时打开刮雨器,天气昏暗时还应开启近光灯和防雾灯。
若前后挡风玻璃、前车窗有水雾时,应及时清除,以免影响视线。
3、行车途中要集中精力,注意观察判断车辆、行人动态,加大安全距离,遇有情况,提前减速,谨防行人、骑车人因雨具影响视线、匆忙赶路或搭车以及躲避车辆飞溅的泥水等因素,不顾道路交通情况而争道抢行、截头猛拐、突然横穿等危险行为,避免因车辆制动性能下降而措施不及,发生碰撞、刮擦和追尾事故。
4、起步加速要平稳缓慢,行车途中要降低车速,方向和油门要轻、稳,不可急加速和猛打方向,尽量用油门控制车速,力避紧急制动,防止车辆侧滑跑偏。
5、雨中行车,要随时注意前方车辆的速度和动态,切勿强超抢会或加速超车。
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由于各车道的车速相对较高,驾驶人的视角变窄,加上路面湿滑,强行超车时,稍动方向就很容易造成车轮打滑,极易造成与其他车辆发生刮蹭、碰撞,引发车辆侧翻等意外事故。
6、车辆发生侧滑时,要冷静谨慎,把稳方向盘,迅速判明侧滑的原因,切勿急刹车。
如果是前轮侧滑,是因为制动过猛引起的,应立即松开制动踏板;若是转弯横向力过大引起的,应立即收油门降低车速,同时前轮侧滑还应反打方向。
如果后轮侧滑,也要根据情况采用收油门或抢挂低速挡的方法降低车速,并将方向朝侧滑的一侧纠正,切不可打反方向。
打方向时,一定要迅速、柔和、适量,注意幅度,不可过急过猛。
7、当车辆在泥泞道路上行驶时,要提前减速并换入低速档,自动挡汽车可换S或L 挡,行驶中要尽量避免换档和轻易加速行驶,因为换档踩下离合器时就切断了动力,在泥泞阻力的作用下,车辆很可能会因此嘎然而止;加速行驶时,随着转速的加快,扭矩减小,从而使车辆动力不足而停止前进。
泥泞路往往高低不平,行驶中尽量使车辆的底盘特别是油底壳不要碰及地面的突出物体,尤其是石块等坚硬物。
8、当车辆的车轮一旦陷入泥坑,可用一挡(自动挡汽车可用S或L档)或倒挡,将油门缓缓踩下,切勿猛踩油门。
当汽车能前行或者后退时,要保持加速踏板位置不变,低速开出泥泞路段。
如果汽车无法前后移动,可以在驱动轮前后垫石块、砖头、木板或树枝等,以增加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使汽车平稳开出泥坑。
9、车辆行经积水路段时,应停车查看积水的深度,不要盲目涉水。
若水深淹没不了排气管,可以稳住油门,加大安全距离,低档通过(自动挡汽车可用S或L 档),切莫中途停车、换挡或急刹车;若水深能够淹没排气管时,要谨慎处置,最好不要涉水,防止车厢进水浸泡内衬或因操作不当而导致发动机熄火、毁坏发动机。
一旦发动机熄火,切勿再启动发动机。
10、多雨季节和雨天行驶,特别是超会车时,要注意不要靠近公路边缘,防止一些低等级公路、乡村公路和油区生产路等的边缘被雨水冲蚀掏空,或车轮跑到松软易滑的路肩上,造成车辆侧滑入沟或翻车。
11、当车轮一旦跑入路肩,要视路肩情况尽快采取措施,谨慎处置。
如果没有感觉到车辆有明显的变化(如侧滑、下陷、方向不稳等)时,可以打方向驶回路面,操作时应稳住油门,用力轻打方向盘,切勿急踩油门、猛打方向盘。
否则,如果猛踩油门急加速,将会加剧在路肩上车轮侧滑和下陷;如果打方向盘过猛,幅度过大,将会造成转向过度而导致车辆失控发生事故。
如果感觉到车辆有明显的变化时,要立即握稳方向盘、轻轻松开油门、轻点刹车停下,下车寻求救援。
不可急松油门、急踩刹车,除非悬崖、山坡,一旦滑下必然造成翻车和生命危险,否则切勿强行驶回道路。
必要时可顺势推舟、把稳方向盘,尽量避免既下沟(下坡)又翻车,减轻事故后果。
12、雷雨时,不可在树木、高压线、电线杆等下面停车避雨,谨防雷击事故发生。
附件二:雾天行车风险识别分析与安全行车措施一、风险分析1、雾天行车的主要风险因素是能见度低,视野不佳,可视距离和范围缩小,驾驶人的观察判断受到了极大影响。
雾越大、能见度越低,可视距离和范围越小,对驾驶人观察判断的影响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