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非洲试题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非洲
班级小组姓名
一、选择题:
1.关于非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平均高度居各洲之首,被称为“高原大陆” B.热带气候面积在各洲中最大,有热带大陆之称
C.居民都是黑色人种 D.水力资源蕴藏量居各洲首位2.关于东非裂谷带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东非裂谷带是个断层陷落带,是由巨大的断裂作用形成的
B.南起赞比西河口,北到红海之滨
C.两岸悬崖壁立,附近有许多火山 D.谷底有一连串的狭长湖泊
3.下列不属非洲的高原是 ( )
A.东非高原 B.南非高原 C.德干高原 D.埃塞俄比亚高原
4.下列关于刚果盆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原来是个面积广大的内陆湖 B.世界着名的大河——刚果河流经其间
C.赤道横贯盆地的中部 D.下游河水丰富,航运便利
5.铝土矿居世界首位的国家是 ( )
A.阿尔及利亚 B.南非 C.尼日利亚 D.几内亚
6. 下列气候中7月高温降水稀少的是()
A.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B.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D.北半球的热带季风气候
7.非洲地势的总特点表现为()
A.东北高、西南低
B.东南高、西北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南北高、中间低
(2011重庆卷)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8~10题
8.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
A.终年炎热 B.冬暖夏凉C.终年寒冷 D.冬冷夏热
9.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着特征有( ) A.根系不发达 B.叶质坚硬,树皮厚
C.板状根大,树干长 D.叶面宽大,多气孔
10.赞比西河在维多利亚瀑布以上的河段为河流上游,该河段( ) A.干流流速缓慢B.峡谷险滩广布
C.支流短小急促D.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
11.图中2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异显着,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洋流性质
C.距海远近
D.地形差异
(2009山东卷)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 A.水分 B.热量C.地形 D.土壤
12.甲地区是世界上着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
A.光照B.热量C.水源 D.土壤
读非洲某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非洲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
列问题。
13.图中M、N两地的盛行风向分别为( )
A.西北风,东北风B.西北风,东南风
C.西南风,东北风D.西南风,东南风
14.我国古诗中有众多关于四季景色的描写。
下列古诗中所描述的情景
与图中等压线所示时间一致的是( )
A.“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乐府古辞《盂珠》)
B.“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唐·杜甫《夏夜叹》)
C.“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南朝齐·萧悫《秋思》)
D.“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6.“黑非洲”农牧业生产长期落后的历史根源是()
A.人口增长过快 B.生产方式落后 C.自然环境
恶劣 D.长期殖民统治
图为恩贾梅纳(约°N)月降水量图,该
地最低月均温在20℃以上。
据此回答
B.4月C.9月D.7月
14~15题。
小题1:该地最热月出现在A.2月
17.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
A.干旱、能源和资源问题B.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
C.人口、粮食和能源问题D.宗教、资源和环境问题
二、综合题:
15.下面为“沿20o经线所作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代码处的自然带名称:A ,B ,C ,D ,E ,F (2)从A到Y的自然带变化,体现了地域分异规律,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
是。
(3) G山名称是山,其北坡山麓的自然带为。
其南坡雪线比北坡,原因
是。
16.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候类型有A B
C D 。
(2)气候分布规律
是。
(3)本区气候分布最广,其气候特点是。
(4)刚果河主要流经气候区,
分析该河水能丰富的原因。
撒哈拉沙漠南缘的11个国家正联手打造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带。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条被称为“绿色长城”的绿化带,计划总长度为7100千米,宽15千米。
材料二:绿化带沿线地区的天然树木旱季落叶。
新建的绿化带要求树木种植的密度比较大,且树木旱季不落叶。
沿线国家计划在毛里塔尼亚建立一个植物园,为绿色长城项目筛选、引进适应性树种。
(1)图示的非洲“绿色长城”大致是沿着哪两种气候类型区的交接带延伸
(2)解释“绿色长城”沿线荒漠分布的自然原因。
(3)为遏制荒漠化发展,除建设“绿色长城”外,沿线国家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4)从气候的角度,分析11个国家研究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的原因,并说明该类树种的基因特性。
(5)对11个国家采取的合作行动做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