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C-25C沥青混凝土试验施工总结(1)

AC-25C沥青混凝土试验施工总结(1)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北省石家庄至磁县(冀豫界)公路改扩建工程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试验段总结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北省高速公路石安改扩建工程KJ5项目经理部2013年10月5日目录1、试验段情况 (3)2、试验段目的 (3)3、试验段工、料、机投入情况 (4)3.1、人员安排 (4)3.2、机械配置 (4)3.3、测量设备 (5)3.4、试验设备 (5)3.5、材料准备 (5)4、施工配合比 (5)5、施工工艺 (6)5.1、施工准备 (6)5.2、施工放样 (6)5.3、材料检测 (6)5.4、沥青混合料拌制 (8)5.5、混合料运输 (9)5.6、沥青混合料摊铺 (9)5.7、沥青混合料碾压 (10)5.8、横缝处理 (12)5.9、交通管制 (12)5.10、松铺系数的测定 (12)6、试验路段各项技术指标检查结果 (13)7、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14)8、结论 (15)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试验段总结2013年9月25日,在京港澳主线K407+120~K407+460段左幅按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试验段实施方案完成了试验段的施工,通过试拌、试铺、经检测其结果完全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施工过程正常,取得了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的数据,达到了试验段的目的,验证了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决定了正式生产用的矿料配合比和油石比,也检验了我们的质保体系,机械设备、通迅和指挥方式,确定了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施工缝处理等各道工序的施工艺,根据试验段取得的数据对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标准的施工方法以指导后续施工。

现将此段施工作为试验段进行总结。

1、试验段情况试验段施工当日天气晴朗,温度为24度,拌和料正式拌混合料开始时间为9:00,结束时间为15:30,铺筑段落长340米,摊铺厚度为8cm。

摊铺开始时间为9:45,结束时间为14:20,碾压结束时间为15:30,于2013年9月26日按设计规范要求对试验段进行了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及指导意见要求,平均摊铺厚度为8.4cm,试验松铺系数为1.3。

2、试验段目的(1)验证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的混和料配比;(2)确定下面层松铺系数;(3)确定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标准的施工方法A、混合料配比的控制方法、拌和方法和拌和产量;B、混合料的摊铺方法和适用机械;C、确定合理的碾压机械、碾压遍数及碾压工艺与组合D、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配合;E、对施工准备阶段设定的沥青拌合站和各项参数进行验证,包括拌时矿料的加热温度、沥青加热温度、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及其它设备的生产参数,测设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到场温度、摊铺温度、初压温度、复压温度、终压温度、开放交通温度;F、确定每一作业面的合适长度;G、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质量控制体系、人员等;质量检测的内容、检测频率及检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测方法。

3、试验段工、料、机投入情况3.1、人员3.2、机械配置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3.3、测量设备3.4、试验设备3.5、材料准备(1)沥青:采用70#A级沥青(2)粗集料产地:鑫茂石料厂(3)机制砂产地:鑫茂石料厂(4)矿粉产地:邢台华通矿粉有限公司下面层所用的集料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具用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石质坚硬、清洁、干燥、表面粗糙。

施工中所用的矿粉表面洁净干燥,其密度、含水量、粒度、亲水系数及塑性指标均满足要求。

4、施工配合比在施工前到选定材料厂家取样,在监理监督下进行配合比试验,最终确定混合料配合比为:0~3mm:3~5mm:5~10mm:10-20 mm:10-30 mm=24:12:15:30:18,马歇尔密度2.428g/cm3,GTM密度2.460 g/cm3,平均稳定度13.46KN,平均流动值3.98mm,最佳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油石比为3.6%。

在施工时先进行试拌,试拌之前先检测原材料的含水量,根据含水量对配合进行调整,依据调整后的配合比确定各电机的转速,然后进行送料;并根据实际与理论的误差对拌和料进行多次调试,直到计量准确为止。

在生产配合比试拌后我们取样进行油石比试验,并对热料仓进行了筛分和取样进行了马歇尔试验,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

5、施工工艺施工准备→施工测量→沥青混合料拌制→沥青混合料运输→沥青混合料摊铺→沥青混合料碾压→横缝处理→开放交通5.1、施工准备在摊铺下面层之前,首先由我方对该段成型基层进行自检,然后由监理单位抽检、最后由筹建处指定的资质单位专检,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主要检查内容包括:压实度、高程、横坡、宽度、厚度等,当以上项目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面层摊铺,下面层摊铺之前,首先将基层表面浮尘或杂物清扫干净。

5.2、施工放样摊铺之前,首先用全站仪测放出下面层摊铺位置边线,然后用白灰撒出边线,之后分别沿边线和开挖台阶每10米安装固定好钢钎,并在钢钎上用水准仪测出各控制点实际高程,再根据设计高程和经验摊铺系数计算出铺筑高度,在固定钢钎上作好高程控制标记,并张拉紧钢丝绳,以控制摊铺厚度。

5.3、材料检测混合料拌和之前,首先检测各种材料的天然含水量和级配,并得出检验结果后同现场监理对生产配合比进行微调,随后通知控制室,由控制人员修正各料斗电机转速,以达到准确配料的目的。

5.4、玄武岩纤维布铺设为了有效地防止雨水沿着接缝处下渗,减少拼接部分应力,增强接缝效果,根据设计要求在沥青稳定碎石上基层顶面铺设符合下列要求的玄武岩纤维布,玄武岩纤维布要满足:单位面积≥250g/m2、拉伸强度≥2300MPa,拉伸弹性模量≥10.0×103MPa,破坏伸长率≥2.3%,耐碱性,拉伸强度保留率≥75%,宽度1.2m。

具体做法如下: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玄武岩纤维布施工工序:待铺设表面清扫—测量划线—喷洒粘结料—铺设玄武岩纤维布—保养维护—铺筑新路面。

待铺设表面清扫:在喷洒粘结料前,应将旧路及拼宽层顶面清扫干净。

保持工作面无水分,雨后必需待工作面干燥后方可施工。

测量、划线:在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的旧路及拼宽ATB层顶面,按拟铺设的玄武岩纤维布宽度在拼接缝两侧定好基准线,拼接缝居中,并用石灰或粉笔划线作为铺设依据。

喷洒粘结料:在铺设设备就位后,将支架上的玄武岩纤维布摆正,使玄武岩纤维布垂直于拼接缝。

在底面划线范围内用沥青喷洒车洒布热粘结料,喷洒粘结料的横向范围要比玄武岩纤维布宽5~10 cm。

洒布热粘结料时,施工温度应在5 ℃以上,热粘结料最佳温度应保持在165~180 ℃。

在撒布之前,将准备好的沥青洒布车就位,调整喷头的喷洒效果使其达到最佳,然后开始撒布沥青,撒布量控制在1kg/m2,洒布沥青时,在两侧分别用挡板挡住多余的沥青,以免污染下封层。

在撒布沥青时,个别撒不到的地方由人工进行洒布,至到满足要求为止。

具体用量根据现场摊铺效果确定。

玄武岩纤维布的铺设与搭接:在粘层油仍呈液体状时,立即采用玄武岩纤维布铺设设备进行铺设施工,不得使沥青喷洒车与玄武岩纤维布铺设设备距离过远。

在进行施工时,现场操作人员应戴好防护手套,并佩戴防护眼罩,以免被高温热沥青烫伤或被玄武岩纤维布刺伤手指。

使用牵引车或安装在卡车上的框架来铺设玄武岩纤维布时应保持车速平稳均匀,不得忽快忽慢,并及时人工进行调整,以达到铺设平滑的目的。

铺设设备配置涂刷和铁碾子,以保证玄武岩纤维布时能及时被压实在粘结料上;若铺设时发生褶皱或打折现象,应当及时用工具刀切开褶皱部位,然后在铺设方向上再搭接起来,用粘结料胶结并压实,以保证玄武岩纤维布与粘结料的良好粘结。

玄武岩纤维布铺设施工时,应尽可能铺设成一条直线;当需要转弯时,将玄武岩纤维布弯曲处剪开,重叠铺设并喷涂粘结料胶结,应尽量避免玄武岩纤维布打折起皱。

在弯道安装时若有不便,应尽量减少玄武岩纤维布铺设长度。

保养维护:玄武岩纤维布铺设施工完成后,在热粘结料未冷却至常温时应禁止行人或车辆进入,以防止由于车轮粘油将玄武岩纤维布带起或破坏。

禁止任何车辆在玄武岩纤维布上行驶时突然刹车或急转弯,以免对玄武岩纤维布造成极大破坏。

铺筑新路面:上层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最好在玄武岩纤维布施工后隔天进行。

摊铺过程中,运输车通行时出现玄武岩纤维布粘轮现象,可以采用玄武岩纤维布表面撒热料的措施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进行处理。

沥青混合料摊铺时,运输车辆不得在玄武岩纤维布上急刹或转弯。

5.5、沥青混合料拌制使用自控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拌和机拌制混合料,拌和之前首先将设备调试到最佳状态,并对全部计量系统进行检查,进行多次调试各进料仓,至到级配曲线处于最佳状态,然后进行试拌,沥青混合料拌制时,每锅控制在45秒中左右,其中干拌不少于5秒,湿拌不少于40秒,以混合料拌合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包括矿料充分烘干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准,使拌和出的混合料无花白、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为止。

1)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的工艺流程A 不同规格的冷砂石料→冷骨料运至给料装置进行粗配→冷骨料输送机传输→干燥滚筒烘干加热→热骨料提升机传输→热骨料筛分机筛分→热骨料在临时贮斗暂时贮存→热骨料计量装置精确称量→搅拌器搅拌。

B 矿粉→矿粉贮仓→定量给料装置→搅拌器搅拌。

C 沥青→沥青保温罐→沥青定量装置→搅拌器搅拌。

D 干燥滚筒与热骨料筛分机等所生产的粉尘→除尘装置将粉尘分离出来→废弃。

2)沥青混合料拌和沥青混合料拌和时,每盘混合料的拌和时间控制45S左右(包括干拌时间)。

根据生产配合比,沥青用量控制在生产配合比沥青用量的-0.2%~+0.2%之间,并严格控制各种材料用量及其加热温度。

温度的控制:骨料的加热温度为180℃左右、沥青的加热温度为160℃左右、混合料的出料温度为145℃~165℃、混合料超过195℃的必须废弃。

拌和沥青混合料时注意事项(1)沥青混合料大量拌制前,先拌和3盘加热后的骨料,使拌和仓预热;然后按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

由专人负责测量每车混合料温度并进行记录,拌和后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离析和结团成块等现象。

(2)沥青混合料正式开始拌制后,抽样做沥青混合料性能、矿料级配组成和沥青用量检验。

(3)拌和结束时,清洁拌和设备,放空管道中的沥青。

根据观察拌和混合料,发现拌和机械性能稳定,能保证混合料质量的均匀性,充分验证了沥青混合料的可行性,通过取样抽提、筛分和马歇尔试验,各项技术指标均能满足要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求。

5.6、混合料运输运输之前,首先根据卸料地点,施工量的大小、运距长短,安排运输车辆的数量、行车顺序、行车路线。

车辆的数量保证拌和能力和摊铺速度有所富余,且在摊铺前有3辆运输车等候卸料。

施工中用20辆载重20吨的自卸汽车运至工地,确保了摊铺的连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