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依票据法原理,票据被称为无因证券,其含义是指什么?( )A.取得票据无须合法原因,即使是盗窃而得的票据,持票人也享有票据权利B.票据权利以票面记载为准,即使票据上记载的文义与记载人的真实意思有出入,也要以该记载为准C.占有票据即能行使票据权利,不问占有该票据的原因和资金关系D.当事人签发、转让、承兑等票据行为须依法定形式进行2.下列有关票据权利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持票人行使票据权利,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在票据上签章并出示票据B.票据权利是专指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C.持票人丙对汇票承兑人乙的票据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2年内不行使而消灭D.持票人丁对汇票出票人甲的票据权利,自出票日起6个月内不行使而消灭3.一张汇票的出票人是甲,乙、丙、丁、戊依次是背书人,己是持票人。
现查出这张汇票的金额被变造,且确定丁、戊是在变造之后签章,乙是在变造之前签章,但不能确定丙是在变造之前或变造之后签章的。
则下列说法中哪项是正确的?( )A.汇票中的金额被变造导致这张汇票无效B.甲、乙、丙、丁、戊均只就变造前的票据金额对己负责C.甲、乙就变造之前的票据金额对己负责,丙、丁、戊就变造后的金额对己负责D.甲、乙、丙就变造之前的票据金额对己负责,丁、戊就变造后的金额对己负责4.下列关于本票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A.收款人必须写全称,收款人名称经过更改的,更改后的收款人不享有票据权利,但是该本票仍有效B.票据金额记载的中文大写与数码不一致的,以中文大写为准C.本票上未记载出票日期的,本票无效D.本票上未记载付款地的,出票人的营业场所、住所或经常居住地为付款地5.甲是汇票的出票人,乙、丙、丁为依次背书人,戊从丁处取得该汇票,为持票人d乙在背书时在票面记载“不得转让’’字样;丙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在戊提示付款遭到拒绝后,他可以采用的救济方法是下列哪项所述方法?( )A.因为乙、丙不对票据承担保证责任,戊只能向甲、丁行使追索权B.丙的背书无效,但戊可以向甲、、乙、丁行使票据权利,请求支付票面金额C.付款人拒绝付款没有理由,戊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判令付款人履行票据义务D.上面说法都不对,因为乙在背书时已在票面记载“不得转让”,所以丙之后的背书行为都无效,戊不是票据权利人6.下列关于本票和支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票据法上的本票包括银行本票和商业本票,而支票只有银行支票B.我国票据法上的本票和支票都仅限于见票即付C.本票和支票的基本当事人都只包括银行和收款人D.普通支票只能用于支取现金,不得用于转账(二)多项选择题1.某日20时30分,持票人甲将付款提示期限为当日到期的支票背书转让给乙。
次日,乙向付款银行提示付款,银行以超过付款提示期限为由拒绝付款。
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不得将超过付款提示期限的支票背书转让B.甲可以将该支票背书转让,乙取得票据权利,但甲不承担票据责任C.乙超过付款提示期限提示付款,在作出说明后,付款银行仍应继续对乙承担付款责任D.甲应当向持票人乙承担票据责任2.甲签发汇票一张,汇票上记载收款人为乙,保证人为丙、丁,金额为20万元,汇票到期日为 1997年11月1日。
乙持票后将其背书转让给戊,戊再背书转让给己,己要求付款银行付款时被以背书不具连续性为由拒绝付款。
则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A.己可以向戊行使追索权,也可以同时向甲、乙、戊行使追索权B.己向乙行使追索权时,只有当乙不能偿付时,丙、丁才对己承担保证责任C.如果丙、丁在保证时约定有份额,则丙、丁按该约定的份额对己承担保证责任D.保证人丙、丁对己的追索支付了全部款项后,可以向乙或甲追索3.某丁拾得一张某甲为出票人、某乙为背书人、某丙为被背书人的汇票。
票面金额为5万元,见票后3个月内付款。
丁拾得票据后,立即伪造某丙签章,将汇票转让给自己,然后拿到A银行贴现。
A银行审查了汇票背书的连续性后,给予贴现,这时某丙发现汇票丢失,并立即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并向付款人B银行提出挂失止付,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哪些?( ) A.丁除了承担票据责任之外,还应承担其他法律责任B.被伪造人丙可以追究伪造人乙的民事责任,但应承担票据责任C.付款人B银行不承担任何票据责任D.A银行因为善意取得而成为真正的票据权利人,某丙不得以某丁的伪造背书行为而主张A银行的票据权利无效4.买卖合同的买方甲公司为汇票出票人,开出以卖方乙公司为收款人、X公司为付款人的见票即付汇票,乙持该汇票向丙银行申请贴现,丙银行同意接受贴现申请,乙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丙银行。
丙银行向X公司提示汇票遭拒付,丙银行向甲追索时,甲以乙所交货物严重违反合同规定为由进行抗辩。
关于此案,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甲公司的抗辩不能成立,应无条件向丙银行付款B.丙银行不能直接向甲公司追索,而应当先向乙公司进行追索,再由乙公司向甲公司追索 C.对丙银行的追索,甲公司和乙公司应当承担连带责任D.如甲公司向丙银行付款,可再向乙公司追索5.甲签发现金支票给乙,乙于到期日前丢失,遂立即通知付款银行停止支付,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A.乙挂失止付时,付款行已向持票人丙付款的,乙可诉请法院判决付款银行向乙支付支票金额B.乙于挂失止付后,第2天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法院进行除权判决后,有善意持票人丙向付款银行请求兑付支票,银行依除权判决拒绝付款C.如果乙所丧失现金支票上未记载付款人,被请求银行对乙的挂失不予受理D.经除权判决之后,乙可要求甲重新签发同样金额的现金支票6.票据付款被冒领的,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付款人仍应对票据权利人承担付款责任?( ) A.付款人收到挂失止付通知的次日起3日内,没有收到失票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或者提起诉讼的证明,而于3日期满后向持票人付款B.付款人在收到挂失止付通知后,误以挂失人为真正权利人,而向挂失人付款C.在挂失止付前,即期汇票被提示付款,该汇票背书无背书人的签名盖章,付款人立即向持票人付款D.在挂失止付前,未到期的远期汇票被提示付款,付款人立即向持票人付款(三)不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附条件的票据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票据背书不得附有条件,若附有条件,则该条件不具有票据上的效力B.承兑人承兑汇票不得附有条件,若附有条件的,视为拒绝承兑C.保证不得附有条件,若附有条件,则该保证无效D.保证不得附有条件,若附有条件,则不影响票据保证责任2.甲向乙背书转让面额为20万元的汇票作为购买房屋的价金,乙接受汇票后背书转让给第三人丙。
如果甲、乙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被合意解除,则甲主张的权利有哪些?( ) A.请求乙返还汇票B.请求乙返还20万元现金C.请求从乙处受让汇票的第三人丙返还汇票D.请求付款人停止支付3.中国人某甲在中国签发一张汇票,委托中国驻美国某金融机构乙为付款人,向收款人美国人丙无条件支付价款若干元,丙因债务原因将该张汇票在英国背书转让给法国人丁,丁持票向金融机构提示承兑时,遭到拒绝,丁即依法要求丙出具有关拒绝证明之后,开始行使其追索权。
丁行使票据追索权的期限应适用哪国准据法?( )A.英国法 B.美国法C.法国法 D.中国法(四)案例分析题题1A市的甲和B市的乙达成协议,由甲交给乙一张银行承兑汇票,金额400万元。
其中200 万元用于偿还原先所欠乙的债务,200万元用于联营投资。
3天后,甲、乙和A市的丙银行3家达成协议,由丙银行出具银行承兑汇票400万元给乙,乙将400万元资金一次性汇入丙银行存储。
协议达成后,丙银行开出银行承兑汇票400万元给了乙,但是乙并未划款给丙,却持这张汇票到了B市的丁银行办理质押贷款400万元,并由B市公证处出具公证书。
这时,丁银行几次向丙银行查询所出汇票的真伪,在得到准确有效答复后贷款400万元给乙。
丙银行在收不到资金的情况下,便去人去函索要所开汇票。
在该汇票将到期的前两天,丙银行和甲以乙不按协议划款、要求退票为由,丁银行以乙拖欠贷款逾期不还为由分别向A、B--市法院起诉,二市法院竞相冻结该汇票,B市法院抢先实现,但A市法院先行认定汇票无效,并且判决由乙赔偿有关损失,丁银行退还汇票给丙银行。
乙已经丧失偿债能力,贷款质押汇票又难以兑付,丁银行400万元贷款面临损失的危险。
问:1.该汇票是否有效?为什么?2.丙银行和甲的诉讼理由是否应予支持?丁银行是否应返还汇票?为什么?3.丁银行是否可以就该汇票实行其质押权?为什么?4.应该由哪个法院判决?该如何判决?题2钱某系某科学院一知识分子,1995年因受刺激而致精神失常。
钱某曾因一项专利发明而获得了不少的收入,因而拥有支票账户。
1996年4月5日钱某签发了一张1万元的转账支票给某家电公司购买空调。
因支票的出票人系个人,家电公司提出应有保证人进行保证。
钱某同意并找到其儿子小钱(已单独立户),随后小钱出具了保证书。
家电公司收受支票后,于4月8日以背书的方式将该支票转让给了云大科技公司以购买一台电脑。
4月12日云大科技公司持该支票向某超市购置办公用品,4月16日超市通过其开户银行提示付款时,开户银行以超过提示付款期限为由作了退票处理。
超市只好通知其前手进行追索。
在追索的过程中,云大科技公司和家电公司均以有保证人为由推卸自己的票据责任。
保证人小钱也以其父钱某系精神病人,其签发的支票无效为由拒不承担责任。
经鉴定,钱某确实精神不正常,属无行为能力人。
问:1.钱某的票据行为是否有效?其所签发的票据是否有效?为什么?2.云大科技公司、家电公司拒不承担责任的理由有无道理?为什么?3.本案中小钱应否承担保证责任?为什么?参考答案及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c。
票据的无因性是指权利人享有票据权利只以持有票据为必要,至于其取得票据的原因在所不问,即使这种原因关系无效,对票据关系也不发生影响。
但这并不是说可以非经合法方式取得票据。
我国《票据法》第12条规定,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不得享有票据权利。
故A是错误的。
BD是分别针对票据的文义性和法定性而言的。
2.D。
见《票据法》第4、17条。
根据该规定,持票人对汇票出票人的票据权利,自出票日起2年内不行使而消灭。
.3.D。
见《票据法》第14条。
4.C。
见《票据法》第8、9、76、77条。
5.A。
见《票据法》第6、4、61、68条。
乙作为背书人在背书时记载“不得转让”,则其后手丁的转让行为仍有效,只是乙对被背书人戊不承担保证责任。
丙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在票据上的签章无效,不承担票据责任。
6.B。
见《票据法》第73、76、82、84、85条。
我国本票只有银行本票,而支票除了银行可以作为付款人外,其他金融机构也可以作为付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