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对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论述

关于对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论述

关于对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论述
XHDA 中国城市化进程即中国农村转化成城市的过程。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相当缓慢,改革开放以后,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条件下迅速推进城乡之间的壁垒逐渐松动并被打破,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得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小城镇迅速扩张、人口就地城市化为特点的城市化形式,十六大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

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1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18867万人;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了12585万人。

中国大城市的规模明显低于世界水平,尤其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导致了像上海、北京这样全国最大的城市,所产出的国民财富比重远远低于世界其他大城市的水平,如东京的GDP占日本全国的18.6%,伦敦的GDP占英国全国的17%,汉城的GDP占韩国全国的26%,而北京、上海的GDP占全国的比重分别只有2.5%和4.6%。

要立足与中国实际,北京、上海所占人口比重和上述城市相比要小得多这说明,中国的城市表现出城市结构规模大,但城市的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都偏小的不协调现象。

中国想发展超大城市,有很多的问题和挑战,对于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人口都生活在农村,发展超大城市,人口问题亟待解
决,大量农村人口进驻城市,相应的民生服务体系也将完善,这对于中国的国力来讲是一个挑战,其次,环境、能源等问题都需要解决,因此,过于发展超大城市是极不合理的,主要的发展战略应该是这样,首先,选取北京、上海这样的现代化大都市作为典型范例,率先进行超大城市的建设,其他的沿海地区及交通枢纽,围绕这些特殊的城市,在这些主要的城市周边,发展当地的经济、提高当地的城镇化水平,对于中小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体系,建立主要城市的“卫星城”,待时机成熟,国家、地区经济及国力允许的情况下,迅速转化为超大城市,以这样的方式,循序渐进的进行超大城市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中国自身的情况来建设,切不可照搬照抄,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会很好地完成这一项任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