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实验诊断学概论 - 四川大学精品课程幻灯片
最新实验诊断学概论 - 四川大学精品课程幻灯片
(形成一门现代医学中新兴的独立学科)
实验诊断学发展状况简介:
现代实验室的三大目标: 提供可靠数据 提供充分的检测项目 提供临床咨询
实验诊断学的发展: (1)实验设施等最优化
如全实验室自动 (TLA)
(2)方法和仪器的改善
如床旁检测 (Point of care testing,
POCT)
(3)诊断实验的改进
概率是多少? (5)检查对患者的利弊及安全性如何? (6)成本效应分析?
质量保证体系:
分析前质量控制 分析中质量控制 分析后质量控制
实验结果的分析:
影响因素: 误差的来源: 试验数据的变异及允许误差:
临床医生与实验室的联系:
临床医生:了解实验检测方法,利于结果评价 提高实验可利用性 接受实验室咨询
根据实验的特性
选择适合的实验
⑴ 诊断目的的实验选择:
为了排除某种疾病的诊断选灵敏度高的实验。 为了确诊某种疾病的诊断选特异性高的实验。
⑵ 监测目的的实验选择:
精密度和准确度比实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 预示值更重要。
⑶ 筛选目的的实验选择:
以发现某种疾病的病例为目的—灵敏度高的 实验
不希望出现假阳性结果为目的—特异性高的 实验
诊断性试验检测的全部阴性例数中“无病” 患者所占的比例为阴性预示值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特异性高、阳性预示值高的试验,得 到阳性试验结果可以肯定有病,但阴性结 果不能排除有病的可能。
灵敏度高、阴性预示值高的试验,得 到阳性试验结果不能肯定有病的诊断,但 阴性结果可以排除有病的诊断。
二、实验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及应用范围
实验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 临床检验( Laboratory Technology) ○ 临床血液学检验(Clinical Hematology) ○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Clinical Biochemistry) ○ 临床病原体检查(Clinical Microbiology) ○ 临床免疫学检验(Clinical Immunology)
临床检验: 通过试剂、仪器、技术等进行检测,并对检
测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最终得到可靠的 检测结果或数据。以方法的研究和改进为目的。
实验诊断: 根据临床检验所得结果或数据,结合临床相
关资料和其他辅助检查,进行逻辑的分析和科学 的思维,最后为诊断疾病、科学研究和人群保健 提供客观依据。以检验的临床应用为目的。
源。
诊断疾病的步骤:
搜集资料(data collection)
(包括实验室检查)
分析综合资料、形成印象(data processing)
(包括对实验室检查的分析评价)
验证或修正诊断(diagnosis correcting)
(如实验室诊断项目的复查)
实验诊断学的基本概念:
实验诊断( Laboratory Diagnosis )
血液标本:采血部位及采血时间 标本采集后的处理
总结
实验诊断学概论
● 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及应用范围 ● 现状及进展 ● 临床应用与评价 ● 学习要求
复习思考题
实验诊断学的主要内容有哪能? 实验诊断包括哪三部分? 如何对实验诊断进行质量保证? 实验诊断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实验诊断学概论 - 四川大 学精品课程
教学主要内容
实验诊断学的基本概念 实验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及应用范围 实验诊断学的现状及进展 实验诊断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学习实验诊断学的要求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自学内容)
教学目的
1. 熟悉实验诊断学的定义及工作范围,了解实验诊断 2. 学发展现状及未来。 3. 2. 掌握临床思维方式,运用实验诊断,为临床服务. 4. 3. 掌握诊断性实验的选择与评价,更好利用实验
实验医学科学
临血临临激临临
检库床床素床床
血
生药检病免
液
化理测原疫
室
室实室微实
验
生验
室
物室
室
Hale Waihona Puke 实验诊断学的重要性及应用范围:
应用范围: 临床医疗
○ 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疾病预防 社会普查 健康咨询 科学研究
三、实验诊断学的现状及进展:
实验医学现状: 设备的更新 技术的发展 人员素质的提高 管理的逐步完善 地位的改善
(2) 参考值的确定: ○ 参考人群的确定 ○ 参考值的范围及标准的确定
正常人 假阴性
假阳性 病人
实验选择和结果分析应考虑的问题:
(1)检查的目的是什么?哪些项目最适合? (2)实验的特性(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等)
和参考范围? (3)各种疾病中实验结果的频率分布? (4)阳性结果确定诊断和阴性结果排除诊断的
如提供更多 更灵敏更
实用的实验
(4)实验室管理的完善
实验室的认可 (Lab. Accreditation)
循证实验医学 (Evidence-Based Lab. Med.)
质量管理和质量改进 (Total IQC System & EQA System)
四、实验诊断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实验的选择: 选择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的检验项目 明确选择实验的目的
实验工作人员:了解临床进行实验目的 选择最佳检测方法和检测项目 提供实验室咨询
五、学习实验诊断学的要求:
掌握:检验项目的选择,常用检验的临床意义 学会:临床思维,进行实验的评价及结果分析 熟悉:标本的采集和处理以及实验的影响因素 了解:检验项目的方法、原理 注意:全面分析、动态观察
六、标本的采集与处理(自学内容)
筛选实验无固定不变的原则可循,关键是你 的病人能否从早期诊断中受益。
实验的评价和分析:
(1)诊断性实验的常用评价指标 诊断灵敏度 诊断特异性 诊断准确度 预示值 临床应用性能分析评价(ROC曲线)
预示值:
诊断性试验检测的全部阳性例数中“有病” 患者所占的比例为阳性预示值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是指医生的医嘱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为疾病的预防、 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价所应用的医学临床活动。
※实验室前 ※实验室 ※实验室后
实验诊断学/临床实验诊断学 (Laboratory Diagnostics/Clinical Diagnostics)
实验诊断学与实验医学的关系
实验医学: 临床病理学(Clinical Pathology) 临床实验医学(Clinical Laboratory Medicine) 实验/检验医学(Laboratory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