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应用
引力模型是应用广泛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它以牛顿经典力学的万有引力公式为基础,这也是引力模型名字的来由。
引力模型已经被很多学者专家研究拓展,并且应用到了很多领域,如研究空间布局、旅游、贸易、城市分析、交通、市场营销、企业区位、考古、高校招生和生物迁徙等领域。
我认为不同领域的引力模型以及万有引力模型的本质内容是一样的,只是由于应用领域的不同,考虑的因素不同,导致模型的变量不同,不同领域的模型也就不一样。
我觉得引力模型是一个比较简单应并且有很大用处的模型,因为引力模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基本形式保持不变,只要对万有引力公式中的质量G和半径r参数的定义做出适当的改变,就可以将引力模型应用到不同的问题。
比如在贸易领域中质量就是各自的经济规模(GDP),而半径就是两地的距离。
在市场分析领域中质量就是两地的人口数量,半径就是两地的距离。
所以这个模型能很方便的应用到很多问题上,其基本形式都以万有引力公式为基础。
随着经济地理学家的关注,引力模型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各种领域中。
下面我将比较详细的介绍引力模型在贸易领域中的应用。
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与其理论不同,不是先从各种贸易理论中推演出来,而是以对现实贸易关系的直观判断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即先有实证研究后是理论研究。
引力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研究,最早将引力模型应用于国际
贸易领域的是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Jan T i n b e r g e n(1962),他预言两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流量是两国经济规模以及两国之间距离的函数。
这个模型认为两个经济体之间的单向贸易流量与它们各自的经济规模成正比,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经济规模用GDP、人口和人均收入来衡量,距离一般是测量两个国家首都之间的距离(绝对距离),也有的研究测量两个贸易伙伴之间的距离与它们和其他贸易伙伴距离的比值(相对距离)。
其简单的引力方程表达式为(Deardorff,1995)。
引力方程表示双边贸易流量与两国经济总量成正相关,而与两国经济中心的距离成负相关。
M ij=A Y i Y j/D ij
引力方程Mij表示国家i、j间的双边贸易流量,Yi、Yj分别表示i、j 国的GDP,Dij表示两国的经济中心距离,A为比例常数。
为了方便估计该模型基本表式为:M ij=aY i bY j cD ij dA ij e。
其对数表达式为:ln M ij= lna+blnY i+clnY j+dlnD ij+elnA ij。
其中:M ij表示一定时期i国从j 国的进口额,Y i Y j分别为i,j两国在该时期的GDP, D ij为两国之间的距离,A ij为其他影响两国贸易的因素。
引力模型在我国贸易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金泽松《国际贸易结构与流向》(2000)、谷克鉴《国际经济学对引力模型的开发与应用》(2001)、骆许蓓《论双边贸易研究中重力模型的距离因素》(2003)等分别应用引力模型分析了众多影响我国贸易流量和流向的因素。
金泽松(2000)在其《国际贸易结构与流向》一书中用最简化的引力模型分析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发展水平和增长率差异、世界市场竞争程度、地里邻近程度、政治关系以
及“距离”不同对一国贸易流向和贸易流量的影响。
谷克鉴(2001)认为,国际经济学界根据研究需要曾多次扩展引力模型,而中国又是一个经济转型、经济开放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因此,在构造中国贸易引力模型时,一定要考虑过渡经济对中国贸易流量和流向的影响。
骆许蓓(2003)重点讨论了引力模型中的距离因素。
很多外国学家对引力模型就行研究发展修正,找出了很多影响贸易流量的因素。
引力模型原理简单,数据适用,通过学者的努力,模型被不断的扩展。
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