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和处理高校突发事件
社会治安类 学校内部和外部的暴力侵害、自杀伤害、盗窃抢劫、
群体械斗等 安全事故类 意外交通事故、学生宿舍火灾等 公共卫生类 自然灾害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我校常见的突发事件
常见的突发事件: 打架(群架)
①单招生与统招生 ②儋州籍学生与黎族学生 ③儋州籍学生与东北籍学生 ④儋州籍学生与中专升大专学生
高校突发事件处理
内容
●突发事件的定义 ●高校突发事件的分类 ●高校突发事件的处理
突发事件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由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政治等原因引发 的,在高校内部忽然发生,并迅速演化为较大规 模的,以大学生为主导,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 为转移的,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乃至 社会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
完善学生基础档案
3、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4、完善日常工作机制 (1)重点人档案——逃课严重的 (2)建立班委、学生干部为主线的信息采集机制、定 期采访
(3)每周信息通报 (4)全天信息通畅,确保第一时间能接报信息、 保持敏感。
二、建立健全应急处理机制
1、处理突发事件要有依据 国家相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高等 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学生手册》等
2、处理程序要规范 第一阶段:
(1)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保护现场,防止事态蔓延 (2)依据事件性质和程度,选择拨打110、120、119 等救援电话。
(3)迅速成立临时工作小组,组织学生干部队伍,防 止事件恶化。
(4)快速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 (5)向上级领导报告情况 (6)形成书面材料和处理意见(宜快)
第二阶段:
(1)通报家长、事件沟通处理 (2)根据事件情况,进行通报,做好舆论导向工作 (3)配合学工处、保卫处、公安部门开展下一步工作 (4)通报家长事件起因、性质、处理结果,并把与家 长沟通的情况报告学校。
(5)接待家长,安抚家长情绪、稳定家长情绪 (6)形成书面总结材料,上报领导。
三、建立健全善后处理机制 1、坚持“三不放过”、“三不满意”原则 问题不搞清楚不放过 有关责任人不受到深刻教育不放过 用事实教育更多的学生、不教育一批人不放过 当事人和家长是否满意 学校是否满意 上级主管部门是否满意 2、善后处理的内容 突发事件中伤亡人员处理、财产损失处理、正常学习 和生活秩序处理
◆特点:
主体特殊性——大学生:年轻、热情、思想活跃和 不稳定、不够成熟、易冲动、缺乏社会经验。
参与群体性——高校学生人数多,易发展成群体性 (“儋州帮”)
后果严重性 影响持久性——容易激发长时间的对立
高校突发事件的分类
社会政治类 游行、非法集会、张贴大字报、标语、聚众冲击学
校机关及政府过激行动。 学校管理类 罢课、联名抗议、攻击性的恶意匿名帖子等
一、建立健全预警防控机制 1、提高认识、立足平时 扎实做好入学教育,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纪律教育,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遵守纪律的习惯,并强调学生打架 处分的后果严重性,阶段性的开展相关主题班会,而 且要让家长知道 时刻留心关注学生动态、完善学生基础档案、“重点 人”—儋州籍学生、黎族籍学生 “重点事”利益冲突 “防不胜防也得防”、“管了没用也要管”、“说了不听也 要听” 2、从严过细、构建预警机制 建立全面的防控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