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的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措施,以使事故率、损失达到可接受水平。
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
本章主要通过对主要风险源识别,分析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提出应急与缓解措施,使项目的风险事故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7.1 环境风险识别7.1.1 物质风险识别本项目污水处理工程营运过程中所使用的原辅材料理化性质及物质危险性如下:(1)PAC(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简称聚铝)也称碱式氯化铝,分子式[Al2(OH)nCl6-n]m,是水净化领域的重要混凝剂,对低温、低浊及高浊水具有高效净化作用。
但是,由于其单体与有机物反应会生成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所以,保证其纯度在水净化中显得很重要。
液体产品为无色、淡黄色、淡灰色或棕褐色透明或半透明液体,无沉淀;固体产品是白色、淡灰色、淡黄色或棕褐色晶粒或粉末。
产品中氧化铝含量:液体产品>8%,固体产品为20%-40%,碱化度70%-75%。
聚合氯化铝是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主要通过压缩双层、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沉淀物网捕等机理作用,使水中细微悬浮粒子和胶体离子脱稳、聚集、絮凝、混凝、沉淀,达到净化处理效果。
与其它混凝剂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应用范围广,适应水性广泛;易快速形成大的矾花,沉淀性能好;适宜的pH值范围较宽(5-9间),且处理后水的pH值和碱度下降小;水温低时,仍可保持稳定的沉淀效果;碱化度比其它铝盐、铁盐高,对设备侵蚀作用小。
①使用方法:将该产品(固体)与常温水按1/3的重量比边搅拌边投加,至完全溶解后,再加水稀释到所需要浓度,污水浓度100~500mg/时投加量为3~6mg/L。
具体投加时,应根据水质情况进行水试,选出最佳投加量而后投用。
②包装及储存:固体为25kg袋装,内层塑料薄膜,外层塑料编织袋,产品应存放在室内干燥、通风、阴凉处,且勿受潮。
③安全卫生与防护:水处理剂聚合氯化铝产品有腐蚀性,如不慎溅到皮肤上,要立即用水冲洗干净。
生产和使用本品的人员要穿工作服、戴口罩、手套、穿长筒胶靴。
生产设备要密封,车间通风应良好。
④危险特性:水处理剂聚合氯化铝产品无燃烧和爆炸危险。
(2)PAM(聚丙烯酰胺)①理化特性:线状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外观为白色粉末状或无色粘稠胶体状,无臭、中性、溶于水,温度超过120℃时易分解。
几乎不溶于一般溶剂(苯、甲苯、乙醇、乙醚、丙酮、酯类等),仅在乙二醇、甘油、冰醋酸、甲酰胺、乳酸、丙烯酸等溶剂中能溶解1%左右。
②毒害性:聚丙烯酰胺本身基本无毒,在进入人体后,绝大部分在短期内排出体外,很少被消化道吸收入。
多数商品也不刺激皮肤,只有某些水解体可能有残余碱,当反复、长期接触时会有刺激性。
③危险特性:PAM中残留的丙烯酰胺单体有毒,食品应用时要严格控制。
单体丙烯酰胺为神经性致毒剂,对神经系统有损伤作用,中毒后表性出肌体无力,运动失调等症状。
④用途:澄清净化、沉降促进、过滤促进聚丙烯酰胺分子中具有阳性基因(-CONH2),能将分散于溶液中的悬浮粒子吸咐和架桥,有着极强的絮凝作用。
(3)浓硫酸①理化特性:纯品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
与水混溶,熔点10.5℃,沸点330℃,相对密度(水=1)1.83。
②燃爆危险性:助燃,火灾危险分类为乙类。
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
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
具有强腐蚀性。
③毒害性及健康危害:酸性腐蚀品。
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对眼睛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死亡。
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的烧伤以至溃疡形成。
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和声门水肿、肾损害、休克等。
慢性影响有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4)氢氧化钠①理化特性: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
饱和蒸气压(kPa):0.13(739℃);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
;相对密度(水=1)2.12;熔点:318.4℃沸点:1390℃。
②燃爆危险性: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禁配物:强酸、易燃或可燃物、二氧化碳、过氧化物、水。
③毒害性及健康危害:碱性腐蚀品。
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7.1.2 生产过程中潜在风险识别1、储存系统本项目所储存的化学物质中,均不属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XX)中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2、运输过程本项目各类化学品采用货车运输,依靠有资质的社会运力承担。
原料运输途中,如发生车祸或包装损坏,易造成土壤、水体污染,甚至引发火灾燃爆事故。
3、公用工程当发生火灾时,项目污水处理设施发生故障,不能提供足量的消防用水,会使火灾事故无法控制、扩大。
此外,被污染的消防水不能及时有效的收集、处理,大量排出厂外,将造成污染的二次事故。
电器设备若不按规程操作或设备本身质量问题,规格不符合要求,易引起触电伤害事故,甚至引发二次事故,造成中毒、燃烧、爆炸事故发生。
4、设备因素停电、曝气及提升设备损坏,致使污水处理装置停运。
5、违章作业无数事例表明,许多事故源于工作人员违章作业,或操作失误和管理不善,包括维护不当等,致使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而造成污水事故性排放。
6、其他因素其它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如洪水、台风、雷电、地震等),人为因素(如战争、人为破坏等)。
7.1.3 风险评价等级及范围1、重大危险源辨识本项目在运行过程中,使用及贮存的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硫酸等,均不属于《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XX)和《重大危险源辨识》(GB12218-2000)中确定的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危险性物质,也未构成重大危险源。
2、风险评价等级及范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XX)中的相关规定,确定本项目风险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评价范围为以项目污水厂为源点周围3km 的范围。
3、最大可信事故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的定义,最大可信事故为在所有预测的概率不为零的事故中,对环境(或健康)危害最严重的重大事故。
根据风险辩识,在分析国内同类装置典型事故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本项目生产特点,确定本项目环境风险最大可信事故为尾水事故排放,最终对地表水环境造成影响。
7.2 环境风险事故类型本项目存在的风险事故类型主要有:1、进水污染事故本污水处理厂采用紫外线而不采用氯消毒,运营期环境风险主要可能由污水处理厂的异常进水可能对污水处理厂造成冲击等。
(1)进水污染事故工业企业生产的不连续性、生活污水排水水质的不稳定、个别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或废水的预处理设施故障而发生污染事故等,都可能对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产生不利影响。
不连续性及排水水质的不稳定属于普通的经常性问题,正常范围内的排水水质的不稳定并不会影响本污水处理厂整体进水水质,设计的处理工艺完全能够对付这样的不稳定,使尾水做到达标排放。
由于本污水处理厂将会收集成眉石化园区的企业废水,因此,进水水质对本污水处理厂的威胁可能来自个别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或废水的预处理设施故障而发生的污染事故。
虽然对这个企业来说,排放的污染物质可能成倍或成几十倍的增加,但对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来说,只要这些增加的物质不是重金属或有毒物质,大多数这类事故并不会对处理效率构成明显的影响。
在极少数的情况下,发生事故的企业排放的废水量在污水处理厂进水中所占的分量较大,从而使处理效率下降,此时排放的尾水水质有超标的可能。
(2)设备故障事故及检修本项目主要设备采用进口设备和国产优质设备。
监测仪表和控制系统采用进口设备,自动监控水平较高。
因此,本污水处理厂发生设备故障事故的可能性小。
2、尾水事故排放造成尾水事故排放的主要原因包括设备故障、污泥膨胀等。
污水处理厂一旦出现机械故障或停电,会直接影响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尤其是遇到机械故障或长时间停电不运转将造成生化池中微生物大批死亡,而微生物培养需很长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污水只能从沉砂池后越过生化系统,直接排入岷江,进而对岷江水质造成污染。
正常的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很好,含水率一般在99%左右,当活性污泥变质时,污泥就不易沉淀,含水率上升,体积膨胀,澄清液减少,这就是污泥膨胀。
根据国内外活性污泥系统调查结果,无论是普通活性污泥系统,还是生物脱氮除磷系统都会发污泥膨胀,污泥膨胀是自活性污泥法问世以来在运行管理上一直困扰人们的难题之一。
污泥膨胀一般是由丝状菌和真菌引起的,其中由丝状菌过量繁殖引起的污泥膨胀最为常见。
目前已知的近30种丝状菌中,与污泥膨胀问题密切相关的有十几种。
有的丝状菌引起的污泥膨胀发展迅速,2~4d就可达到非常严重的结果,而且非常持久。
当发生污泥膨胀时,会严重影响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效果,甚至完全失效时,尾水将严重超标排放。
3、管道故障当管道发生堵塞或管壁由于受外部冲击压力或其他原因产生裂缝,会造成污水的渗漏,污染地表水、土壤及地下水。
本工程敷设污水尾水排放管线时须做好相应的防渗措施。
为减少管道故障所引起的环境风险影响,应有专门的管道工程养护管理队伍,对负责的管线进行日常的养护和管理,系统地检查管道的淤塞及损坏情况,有计划地安排管道的修理。
养护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管线情况、各项设备的安装部位和性能、用户接管的方位等,以便及时处理。
同时要制定好管线故障时的应急处理方案。
管道维修开挖的土方要合理堆放,有效围栏施工场地,尽量减少扬尘和施工噪声等。
4、地震对工程的风险影响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波及的范围也很大,万一发生强震,必将造成很大破坏,致使构筑物破坏,污水将溢流附近地区及区域,造成严重的局部污染。
本工程设计建筑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
根据《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XX,污水厂主要建构筑物抗震类别为乙类,按8度采取抗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