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发展简史本草名称成书年代作者收载药物总数历史意义神农本草经后汉283B. C 不详365 将药物分成上中下二品我国现存第一部本草本草经集注梁代南北朝536A. D 陶宏景730 首创自然属性分类法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唐显庆四年659A. D苏敬844 我国第一部国家药典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宋代元佑年间1107A.D 唐慎微1746本草纲目明代万历24年1596A. D李时珍1892 附方11096,200万言,共52 卷我国十六世纪刖医约学的全面总结,世界医学和生物学的重要文献,被译成多种文字本草纲目拾遗清乾隆30年1765A. D赵学敏增加716第一章植物的细胞—・.细胞-除病毒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二.根据植物体所含细胞的多少将植物分为:A.单细胞植物例如:衣藻.小球藻、细菌等B.多细胞植物例如:种子植物等大多数植物。
三•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基本构造(―)•模式植物细胞:将各种植物细胞的主要结构集中在一个细胞里加以说明,这个细胞称为典型的植物细胞或模式植物细胞。
(二)•一个模式植物细胞包括:A.细胞壁B.有生命的物质:原生质体C.非生命的物质:后含物和生理活性(三)一个典型的植物细胞,外面包围着没有生命的而比较坚韧的细胞壁,壁内的生活物质(有生命的物质)总称为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主要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等。
此外,细胞中尚含有多种非生命的物质,它们是原生质体的代谢产物,称为后含物和生理活性物质。
四•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三大区别:(―)•植物细胞外面有一层主要由纤维素组成的ii胞凰;(二)•植物细胞有质困(叶绿体.白色体等)(三)植物细胞有礙物质基础:是原生质(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等组成),它是细胞生命物质的基础(―)细胞质cytoplasm五、生质体:原牛质体杲细胞内育生命物质的总称。
1.细胸质是原生质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为半透明.半流动的基质。
2.在幼嫩的植物细胞里,细胞质充满整个细胞,随着细胞的逐渐长大和液泡的形成.扩大,细胞质被挤压到细胞的周围并紧贴细胞壁。
3.细胞质可相对划分为三层:A.细胞质膜:特性:一是半透性,二是渗透现象。
B.中质:在幼小的细胞中细胞质占据着细胞腔的大部分。
C・液泡膜:液泡液泡膜胞质运动(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分类1.核膜::细胞核表面的一层薄膜。
核膜的作用一般认为是把核中物质一主要是去氧核糖核酸(DNA)〕与细胞质隔开而维持核内一定的代谢环境。
而核膜孔又为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物质交换提供了通道2.核液:它的主要成分是聚合度较低的蛋白质.DNA和多种隔。
核仁和染色质就是分布在核液中3.核仁:是细胞核中折光率更强的小球体,有一个或几个。
核仁主要是由蛋D (80%)和核糖核酸(RNA)所组成。
它的作用主要是产生核糖核蛋匕体,然后转移到中质中去4.染色质: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称为染色质,散布在核液中。
染色质是由DNA和蛋自质所组成,而DNA 又是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所以染色质与植物的遗传有重要的关系(三)细胞器------ 是细胞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组成和具有特定功能的微器官,也称拟畚官,分散在细胞质中。
1.质体质体为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爲。
质体可分为白色体.叶绿体.和有色体。
⑴白色体:不含色素,存在植物的分生组织.种子的幼胚以及所有器官的无色部分。
⑵叶绿体:存在于植物体内能透光的部分,而以叶肉细胞中最多。
是逬行光合作用和合成同化淀粉的场所。
所含的色素主要有四种:叶绿素氐叶绿素X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因为叶绿素含量最多,所以呈绿色。
其中叶绿素能直接参与光合作用,其它两种只起辅助作用。
⑶有色体:常存在于花.果实和根中。
所含色素主要是胡萝卜素及叶黄素。
两者比例的不同而使常使植物呈黄色.橙色或橙红色上述三种质体三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液泡:也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A液泡膜是有生命的。
B.细胞液一液泡内含有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各种物质的混合液,称细胞液,是无生命的。
C.幼小的细胞中无液泡或液泡不明显二.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的活动而产生各种非生命的物质,统称为后含物。
后含物的种类很多。
有些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有些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淀粉(-)菊糖存在:由果糖分子聚合而成,存在于菊科.桔梗科和龙胆科部分植物的根的细胞里。
性质: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将植物材料浸于乙酹中,一周后切片,可见圆形或扇形结晶。
鉴别:遇25% oc -荼酚溶液再加浓硫酸显紫红色而溶解。
(三)蛋白质性质:化学性质稳定的无生命的物质,为储藏蛋白质,与构成原生质体的活性蛋白质完全不同。
存在:在种子的胚乳和子叶细胞里多含丰富的蛋白质,有结晶和无定形的。
结晶的有胶体和晶体二重性,称为拟晶体,无定形的以糊粉粒的状态贮存在细胞质或液泡里。
鉴别:遇碘呈暗黄色;遇硫酸铜加苛性硕水溶液显紫红色(四)脂肪和脂肪油存在:植物各器官尤其是种子中。
性质:由脂肪酸和甘油结合而成的酉旨,常温下呈固态或半固态的称脂肪(如可可豆脂),若呈液态的称脂肪油。
鉴别:遇苏丹UI溶液显橙红色.红色或紫红色。
(五)晶体1.淀粉粒的形成:A.形成淀粉的核心一脐点h订uin,然后环绕核心继续向外层沉积,B.形成层纹C.淀粉粒的形状、大小,脐点的形状,层纹的有无及疏密,均是鉴别药材的一种依据。
单粒淀粉:一个淀粉粒只具有一个脐点。
复粒淀粉:具有2个或多个脐点,每个脐点有各自层纹。
半复粒淀粉:具有2个或多个脐点,囹个脐点除有它各自的层纹外,在外面见被有共同层纹。
鉴别:滴加稀碘液,显蓝紫色。
2.草酸钙结晶类型:主要形状有单晶(又称方晶或块晶入针晶.簇晶.砂晶.柱晶。
鉴别:不溶于醋酸,但遇20%硫酸溶解并形成硫酸钙针状结晶析出。
3.碳酸钙结晶calcium carbonate crystal形态:其中一端与细胞壁相连,形如一串悬垂的葡萄,形成钟乳体。
存在:植物叶的表层细胞中,爵床科、桑科.寻麻科等植物体中。
三.细胞壁的结构形成:植物细胞原生质外的坚硬的外壳. 功能:能保护原生质体.决定细胞的大小和形状。
(一)细胞壁的层次1.细胞壁根据形成的先后和化学成分的不同,由外至内分为三层A・胞间层B.初生壁C.次生壁1.胞间层------ 为细胞壁与细胞壁之间所共有的薄层。
2.初生壁形成:由原生质体分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类物质增加在胞间层的内方而形成。
许多细胞终生只有初生壁.有初生纹孔场.特点: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3.次生壁形成:细胞壁停止生长后,逐渐在初生壁的内侧层层地积累一些物质,使细胞壁增厚形成同心层。
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少量木质素.特点: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为大多死细胞的特征.(二)纹孔和胞间连丝1•纹孔形成次生壁在加厚的过程中,并不是均匀地增厚,在很多地方留有一些没有增厚的部分,称为纹孔。
此处没有次生壁,只具有胞间层和初生壁。
纹孔对纹孔膜纹孔腔纹孔口纹孔的类型:A.・单纹孔 B.具缘纹孔 C.半缘纹孔(1)单纹孔:次生壁上未加厚的部分,呈圆筒形,即从纹孔膜至纹孔□的纹孔腔呈圆筒状(2)具缘纹孔:又称重纹孔。
纹孔□小底大。
孔的内缘较大,为初生壁的孔口。
外缘较小,为次生壁的孔口;有时,在松柏类裸子植物的管胞中, 其纹孔膜(即纹孔所在的初生壁)上常略为增厚形成纹孔塞,从侧面观察,形成“三重孔”。
(3)半缘纹孔——在管胞或导管与薄壁细胞间形成的纹孔,即一边有架拱状隆起的纹孔缘,而启一边形似单纹孔,没有纹孔塞。
(三)细胞壁的特化木质化木栓化角质化粘液质化矿质化1・木质化形成:细胞壁在附加生长时(次生壁)增加了较多的木质素。
作用:增加了植物细胞群和组织间的支撐能力。
鉴别:间苯三酚+浓盐酸亠红色。
例子:导管、木纤维.石细胞。
2.木栓化形成:细胞壁内增加了脂肪性的木栓质。
作用:保护植物内部组织。
特点:细胞壁不透气、不透水,使细胞内原生质体与周围环境隔绝而坏死。
鉴别:苏丹1D试液一红色。
例子:树干外面的褐色外层树皮。
3.角质化植物的组织分类(-)分生组织:具有细胞分裂能力的细胞群,是分化产生其他各种组织的基础。
(-)成熟组织:分生组织产生的大部分细胞,逐渐丧失分裂能力,逬一步生长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也叫永久组织。
植物的组织的分类:顶端分生组织分生组织I侧生分生组织J居间分生组织薄壁组织厂植物组织J保护组织成熟组织]机械组织匚输导组织分泌组织分生组织:植物体内能不断逬行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细胞群,称为分生组织.特点:细胞代谢旺盛,体积小,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细胞壁薄,细胞核大,无明显的液泡。
作用:1>维持自身的细胞数量2.产生其它类型的分化细胞使植物逬行顶端生长和加粗生长.植物体内其它各组织均由分生组织分化而来.分生组织的分类:(―)根据来源分原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原生分生组织:来源于种子内的胚,终身具有分裂能力。
位于根、茎的先端,即生长点,又称顶端分生组织;原生分生组织分生的结果,使根、茎和枝不断地伸长和长高。
初生分生组织:是原生分生组织分化出来,仍然保持分生能力的细胞,如原表皮层、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初生分生组织分生继续分化,产生根和茎的初生构造。
次生分生组织:是成熟组织中的某些薄壁细胞如皮层.维管柱鞘等细胞重新恢复分生功能而形成的。
举例:木栓形成层、根的形成层和茎的束间形成层。
所以又称为侧生分生组织。
次生分生组织分生的结果,产生次生构造,使根.茎和枝不断加粗。
单子叶植物无(-)根据组织所处位置分1.顶端分生组织:位于根、茎的顶端。
即原分生组织。
2侧分生组织:使根、茎加粗生长。
相当于次生分生组织。
3居间分生组织:位于茎节的基部.叶基部等。
相当于初生分生组织。
与居间生长有关,比如植物的拔节等。
二者之间的关系:顶端分生组织---------------- 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 -------------- 初生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 生组织薄壁组织又称基本组织和营养组织。
特点:为生活细胞,排列较疏松,细胞间隙大,壁薄,液泡大。
具有潜在分生能力。
保护组织一.分类:初生保护组织一一表皮次生保护组织一一周皮(—)表皮组织epidermal tissue:来源:为初生分生组织的原表皮分化而来,分布于幼嫩的器官表面。
特点:多为1列生活细胞,少数2~3列。
细胞为扁平的方形、长方形和波状不规则形。
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液泡大。
外壁常增厚并角质化,或有蜡被。
二•表皮表面附着物(一)•气孔 1.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对合而成,中间的空隙称为气孔。
2气孔器:气孔和保卫细胞合称为气孔器。
分布:植物叶片和嫩茎枝上。
作用:逬行气体交换的通道,防止水分蒸发。
3保卫细胞:比周围表皮细胞小,含叶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