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业管理现状分析与思考

物业管理现状分析与思考

物业管理市场现在分析与思考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小城市相继开发建设了大量的生活小区、写字楼等。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物业服务企业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

物业管理作为现代房屋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是随着房地产经济市场化和住房商品化的发展而产生的,它是房地产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延续,也是房地产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

物业管理实行的是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和市场化运作的运行机制,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物业管理是新生事物,受地域经济发展水平、政策规范、城市规划、设计环境和建筑质量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仍需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

本文试就目前物业管理的现状及应采取的对策进行分析。

二、我国物业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物业管理市场现状分析
自1981年我国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在深圳成立以来,物业管理在提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推进城市化进程中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据资料显示,目前全国绝大部分城市已经引进和推广了物业管理,全国物业管理企业已超过2万家,从业人员突破200万人。

深圳物业管理企业则有1200余家,从业人员达15万,年创产值45亿元。

目前我国物业管理发展迅速,物业管理类型多,涉及各个领域,约11大类,其中有多层住宅、高层住宅、写字楼、工业区、政府政法机关办公楼、医院、学校、车站、码头、宾馆、商场商业街和农民房等。

但同时,我国物业管理还存在着覆盖率偏低、地区间差距较大等不足。

与物业管理发达国家相比,由于受对物业管理的认识、市场经济发育程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物业管理覆盖率仍然偏低。

据统计,到2000年底,全国实有房屋建筑面积735459万平方米,实行物业管理的有98861.88万平方米,实行物业管理率仅为13%,其中,实有住宅建筑面积417331万平方米,实行物业管理的有82485.65万平方米,实行物业管理率为20%. 详细数据及各地情况见下表:
地实有房屋(万平方米)实有住宅(万平方米)
区面积物管面积物管率(%)面积物管面积物管率(%)
全国 735459 98861.88 13 417331 82485.65 20
甘肃 9647 39.05 0.4 5151 34.27 0.67
陕西 14328 301.08 2.1 7624 253.88 3.3
北京 27430 5930.99 21.6 14211 4630.85 32.58
深圳 7119 3387 48 3768 2540 67
上海 31802 20744 65 19310 16661 86
从我国物业管理的发展实践看,南方、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城市、大城市开展早、发展快;北方、经济不发达地区、内陆城市和中小城市推进的较慢。

统计数字说明,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不发达地区在物业管理方面的差距相当大。

(二)物业管理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物业管理虽然发展了20来年,但与国外成熟的物业管理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同时我国现阶段的物业管理行业尚属新兴行业,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

1.物业管理立法滞后,理论体系不够健全
物业管理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我国相关的法规建设十分滞后,这种法律上的缺位容易引发各种利益冲突,也不利于社会的安宁和稳定。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住房自有化和住区社会化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在物业由开发商移交给物业管理公司的过程中,开发商、施工单位、物业公司、业主四方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他们各自对物业的质量、养护、使用负有什么样的责任,这些都需要在法律上予以界定。

并且,规范和约束业主与业主之间,管理公司与业主之间的关系仅靠公约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一个具有强制性、权威性更强的物业管理的法规体系,通过法律的形式将各自的责、权、利明确下来,确保物业内的公共利益不受侵害。

因此,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物业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已成为物业管理发展的一个很重要问题。

2.物业管理市场竞争机制尚未形成
物业管理招投标管理不规范,基本是谁开发谁管理,未形成市场竞争机制,主要表现在:小区竣工交房阶段业主入住较少,基本是开发商自行选聘物业,在业主入住达到一定规模后,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难度较大,业主很难选聘自己满意的物业公司。

3.物业管理收费难且不规范
物业管理直接涉及到业主、使用者和物业公司的切身利益。

目前,物业管理表现
比较突出的两个问题是:―是收费难度大。

少数业主和使用者不愿交管理费。

还有一些业主经常外出或由于购房仅仅为了增值而长期闲置,也造成收费困难。

二是收费行为不规范。

国家计委、建设部早于1996年2月就颁发了《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暂行办法》将物业管理服务收费作了明确规定。

但是各地物价主管部门没有严格实施,有些物业管理企业忽视业主的合法权益,多收费,乱收费。

4.物业管理发展的区域性不平衡
我国沿海地区、发达地区物业管理服务发展较快,运作也比较正常;而在边远落后地区,物业管理服务的体系还没有建立,有的地方甚至还没有实行物业管理服务。

这就造成了我国物业管理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不利于我国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

5.物业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并缺乏专业人才
目前,我国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层次不高,物业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有限,物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

物业管理人才对物管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到物业管理的服务质量水平,而且关系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物业管理发展的若干对策
1. 要求政府部门尽快建立统一的物业管理法规,完善物业管理的法律体系,使物业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能够依法运行。

明确区分开发商、业主、物业公司之间的责、权,以减少纠纷,更好地维护各方利益,从而促进物业管理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2. 政府加大监管力度,推行物业管理的市场化进度,严格实施招投标制度,由业主来选择信得过、能够提供质价相符服务的物业管理企业,通过各物业公司之间的良性竟争来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

3. 着重加强边远落后地区的物业管理建设,广泛宣传物业管理的相关知识,提高社会各界对物业管理的认识。

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媒,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物业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只有提高了人们对物业管理的认识,才能更好地促进物业管理产业的蓬勃发展。

4. 提升人员素质,做好人才储备。

物业管理不仅涉及面广,而且专业性强,需要多方面的专业人才,并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现代化管理手段。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脉血,要适应市场的需要,就必须在人员培训上下功夫,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定向培训、专业培养,提升队伍素质,
以适应物业管理市场的需求。

四、我国物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针对目前我国物业管理的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未来的物业管理企业必将向着社会化、专业化以及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一)物业管理的社会化
物业管理涉及面比较广,业务也比较繁杂,物业服务公司既可以承担全部业务,也可以把专业性比较强的部分服务项目分离出去,委托专业公司来完成。

物业服务公司主要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物业管理社会化是以物业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相分离以及社会分工发达为前提的。

物业管理职能的社会化大大方便了业主和使用人,使广大业主和使用人能集中精力投入到他们自己的工作中去,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二)物业管理的专业化
物业管理是由专业的管理企业——物业管理公司实施对物业的统一管理,除了物业管理公司从事专业服务外,绿化公司、保安公司、清洁公司、清洁公司等专业化公司提供专业服务已逐步成为一种趋势。

物业管理公司仅仅是一个管理机构,而将一些专业管理以经济合同的方式交予相应的专业经营服务公司,这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序,并能进一步推进城市管理向现代化管理方式转换。

(三)物业管理的智能化与信息化
物业管理的智能化与信息化是物业管理的必然趋势。

在沿海城市、大城市的一些物业公司在物业管理中,运用现代控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和相关的设备系统实现对物业及物业设施设备、物业环境、物业消防、安保等的自动控制和集中管理,全面提升企业水平,打造了自己的服务品牌,实现了规模化、节约化经营模式,把竞争对手远远抛到后面,抢占了市场先机。

因此其已成为当前物业管理企业竞争制胜的关键筹码。

总之,随着我国房地产和物业管理行业的迅速发展,物业管理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物业管理行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急待解决,服务质量急需提升,否则难以适应社会对物业管理专业化、综合化的要求。

参考文献
胡伯龙,杨韬.物业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郭世民,周建华.物业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姜早龙,张涑贤.物业管理概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张瑞敏,吕晓娟.我国物业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市场论坛,2008,(5):34-35. 余东萍.我国物业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洪都科技,2001,(1):49-54.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