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全)

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全)


处理资料时注意

1.学会讲故事 2.在“生活冲突”中寻找“戏剧冲突”
1.5 电视编导基本素质


影视节目制作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 术。前者是硬件,后者是软件。 影视制作需要“T”型人才,即一专多能, 既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又能独立完成多 方面的工作。不仅要求有良好的艺术感觉 和影视知识,还要有对新技术的掌握能力。 国外的数字制作人员要求有艺术与工程双 重学历。
2.学会镜头分解

电视画面是由若干个镜头构成的。每个镜 头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个是镜头本身的 含义,一个是镜头的延伸含义。镜头本身 由时间和空间构成,镜头分解则是指对时 间和空间的切分。
3.镜头的取舍与搭配

电视的表现不仅仅是语言或者画面某个单 方面,而是包括了字幕、音乐等元素的综 合考虑。单项优秀未必整体十分优秀。电 视创作者所追求的应该是在单项完美的基 础上注重整体的完美!
镜头的构成
一、景别:

被摄物在画面中占据的位臵大小(主要指 人);景别本身无意义(是指信息量), 只是一个操作概念;

1、 特写组:大的景别是什么意思?( 大特;特— 头,稍带肩;近— 胸部以上) 特点:A.比较电影化、不正常,善于表现人 的心理;B.消除观众与人物之间距离,易使 人产生认同、同情;C.特写是一组镜头的重 点;D.特写善于表现细节和人物视点;E.创 造独特的视觉形象;F.近景特写常用于专场 ;
4.镜头的隐喻效果


处理方式: 1.隐喻的主体和喻体出现在同一画面中 2.运用镜头编辑手段,通过镜头组接在一个 段落里形成镜头的隐喻 3.使用摇镜头来实现隐喻的手法
5.真实再现的思考


还原真实 接近真实 创造真实 实现真实再现中的间离效果:用虚焦距前 景体现镜头的设计感,写意画面居多,注 重画面描述,慎重使用声音。或者用后期 处理,加字幕等方式
二、角度:

位臵、视点; 视角是态度,焦距是心理距 离;

1、高度:平— 存在,记录片常用,记实性 ,表现力较弱,构图易死板,缺乏张力; 仰— 优势感,透视变形较大,效果太强烈 ,易形成公式化象征意义;邪教化,主观 参与; 俯— 将人物变得更渺小,压抑,展 示空间关系,场面,画面为全、中景多; 例外:近景俯(特殊要求);
1.1 编辑意识

前期策划:编辑的开始 镜头拍摄:电视化过程 后期编辑:镜头的文章 影视编辑是影视创作的后期工作,它是根 据节目的要求对镜头进行选择,然后寻找 最佳剪接点进行组合、排列的过程。目的 是最彻底地传达出创作者的意图。

电视编导是一个整体的大概念,包含了方 方面面的工作,诸如节目的设臵、编排, 对主题与素材的选择,以及文稿、旁白 (文字稿、报道词、解说词)的组选、编 写,图像、画面的编辑、组合,音乐的选 取和编辑等。
1.2 镜头分解


1.电视不等于真实 2.学会镜头分解 3.镜头的取舍与搭配 4.解说词的构成
1.电视不等于真实


电视编导必须明白,一个节目是由若干生 活时间片段完成的一个屏幕时间段,观众 正是在这些时间段里获得了一个完整的时 间感,之后才获得了所谓真实时间,而那 种真实仅仅只是他的感觉,而不是等于。 电视节目所呈现的一个完整节目是由若干 个局部空间来完成整个屏幕空间塑造的, 每个镜头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局部空间 。

2、方向:正— 可表现物体特征,庄重而呆 板; 侧— 有透视感,但难以表现物体特征 ; 反— 出于特殊需要;

现代电影的特征: ① 中全景、齐腰(低机位): A.容易产生 前景,运动中加强效果;B.易于表现空间, 使画面具有三个以上层次;C.属于特殊机位 ,不正常,但最合理的视角; ②中近景、机位平视:A.现代电影要求在镜 头视角上客观为主;形式、故事、人物表 演; B.平视机位缺少透视,比较容易形成 装饰感,仪式感; 透视←→仪式

2、 中景组:中近景— 腰以上,对话场 面;中景— 膝以上,小动作场面; l 特点:A.数量最多,常规叙事手法景别 ;B.全景与特写的过渡;C.同时兼顾景与人 ,中庸; l 局限性:①人景两难全;②比较难产 生感染力;③难于左右观众注意力、对白 、动作;客观;

3、 全景组:人全— 人撑满整个画面, 顶天立地; 全— 一个场景或一群人的全貌 ; 远— 人物比例小,以表现环境为主; l 特点:A.主要表现环境,表现人与景的 关系;B. 创造意境,为故事展开开创气氛 ;C.展开群众场面和大场面一般为高机位; l 局限性:①全景长度不能太短,信息 量大;②节奏缓慢,不善于表现运动;③ 表现演员的戏有舞台化的倾向; l 电影的景别观念:全景式电影(强调“ 环境”和“人”与“环境”的关系)和特写式电 影(强调人的内心、人性)




电视节目声音包含现场的同期声(环境和 采访)、解说词以及音乐音响 声画对位 声画对位——声画分离,或声画分离—— 声画对位 声画对位——声画分离——声画对位或声 画分离——声画对位——声画分离的方式 完全声画分离的方式
4.建立时空结构



非剧情节目,创作思维的出发点首先应该 确定关注点,然后再提炼主体,应尽力避 免主题先行。故事内容中,情节和细节是 构成的重要要素。 创作者在关注点的基础上,要有基本的判 断和预测能力,判断正在发生的事的价值 所在,预测正在发生的事的重要走向。 理清叙事事件的主线和脉络。



资料镜头包括历史资料镜头和现实资料镜 头,它是通过各种方法将历史上、现实中 的事件真实地记录下来。 资料镜头一般是比较罕见珍贵的,是现实 中镜头所无法替代的。具有真实性。 资料镜头的作用:交代背景,营造真实感 ,帮助叙事、弥补影像的不足,再现过去 还原历史
3.转场的方式



场面转换首先是镜头转换,然后是蒙太奇 段落的转换,最后是情节的转换 1.通过摄像机实现转场:遮挡,消失,出画 入画,甩,虚焦点 2.后期编辑完成的转场:淡入淡出,叠画, 翻页、停帧等特技 3.无技巧自然过渡转场:相同主体转换,主 观镜头转场,特写转场,动势转场,解说 词或同期声转场,空镜头,运动镜头、隐 喻、声音转场,两极镜头转场等。
4.解说词的构成


A为拍摄节目所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B构成解说词的第二部分是拍摄到但在节目 中未使用部分的内容。 C构成解说词的第三部分是指“画外信息” 。画外信息是指那些在拍摄现场能够拍摄 到但由于某些原因没有拍摄到,或感受得 到却无法拍摄的内容。
1.3 镜头组合


1.熟悉素材 2.寻找画面编辑点 3.声音处理的方式 4.建立时空结构
1.5 电视编导基本素质



专业素质要求: 1.编辑的基本功要过硬(技术和艺术) 2.要具备娴熟的编辑手法 3.对素材的审视 4.对工作勤恳,对艺术精益求精,对事业执 著追求,对专业一丝不苟的精神。会活动能力 2.良好的表达能力 3.较强的组织能力 4.敏捷的反应能力 5.良好的观察能力 6.较好的合作意识 7.吃苦耐劳的精神
1.熟悉素材



熟悉素材是一个繁琐又细致的工作。 思考过程: 一是整体的节目结构思考,由于对现有素 材做到了烂熟于胸,所以就有了二度创作 全新结构的可能 二是镜头思考,对于举足轻重的镜头要了 解 三是节目文本思考
2.寻找画面编辑点


首先考虑匹配问题:一是景别匹配,二是 方向匹配(主体运动方向、镜头与镜头之 间的运动方向、人物视线关系与镜头之间 的匹配),三是位臵匹配 画面编辑点分为以下三种: A动作编辑点 B情绪编辑点 C节奏编辑点


以全景为主的电影的几种形态: ① 客观写实,多反映社会现实问题,主 要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内容与创作方法, 创作思想; ② 以反映意境为主的电影,景与人的交 织是指唯美主义的交织,一般易反映意境 ;《黄土地》、《悲情城市》 ③主要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以特写为主的电影:(主观化倾向强) ① 深刻反映人物内心世界,表达人性主 题; ② 需要强烈视觉效果,靠大量特写形成 电影节奏;《战舰波将金》奥德萨阶梯; 好莱坞常用手段;
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
第1章 电视节目编辑基础
1.1 编辑意识

影像世界——视听语言 好比一个人在表达,即使所要表述的内容 精彩万分,所要表达的思想才华横溢,但 是,表达者说不清道不明,又如何让人感 同身受?
1.1 编辑意识


影视编辑是影视创作的重要环节,是一项 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创作活动。编辑的思维 应该贯穿节目创作的始终。 影视艺术三重工作: 第一重创作是作家对于文学剧本的创作 第二重是导演、摄像、演员等的再创作 第三重是影视后期编辑的再创作
第2章 电视节目制作前期
2.1节目策划

重要的是对材料的分析与发现 非剧情类节目选题选定:首先熟悉被拍摄 对象——准备材料,其实搜集材料之后的 分析加工——分析材料。之后才进入拍摄 方案、拍摄思路的确定阶段。
导演自身素质要求



1.要有灵性 2.要有点悟性 3.要有点韧性
2.2 导演工作准备



筹备阶段: 1.研究剧本 2.遴选演员 3.写作导演阐述 4.选景 5.创作分镜头剧本
导演阐述


导演阐述是导演对未来影片或电视剧描绘 的蓝图,是导演创作意图和完整构思的说 明,也是导演的纲领性的整体设计。 导演阐述的写作并无固定的模式。但应力 求明确、生动、具体,富有吸引力和说明 力,能鼓舞摄制组全体成员的创作热情和 积极性,同心协力,共同完成摄制任务。
C节奏编辑点


外在节奏——形式上的节奏感。主要体现 在镜头的长度,景别的大小,镜头动静的 差异,音乐音效的节奏等。快节奏,慢节 奏 内在节奏——内容上节奏把握。设计叙事 方法和技巧、叙事节奏。叙事节奏是指艺 术作品的情节发展与情绪演进中所显示出 来的轻重、缓急、快慢的有规律性的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