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罗马儿童博物馆建筑改造前的内景
2 光伏天窗和光伏遮阳棚
3 光伏材料与透明玻璃组成的天窗
4 光伏遮阳棚的多种设计备选方案
5 光伏遮阳棚外景
6 光伏天窗与被动式太阳能(冬季)
7 光伏天窗与被动式太阳能(夏季)
8 光伏天窗的内景
9 荷兰能源研究中心31号建筑改造前外观10 光伏遮阳板的立面(左)和剖面(右)11 局部1:1建造和测试12 建造的过程
13 建筑改造竣工后的外景14 光伏屋面
第一代光伏建筑一体化
第二代光伏居民建筑一体化
第二代商业建筑一体化
优点
(1)绿色能源。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产生的是绿色能源,是应用太阳能发电,不会污染环境。
太阳能是最清洁并且是免费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生态方面
的副作用。
它又是一种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 不占用土地。
光伏阵列一般安装在闲置的屋顶或外墙上,无需额外占用土地,这对于土地昂贵的城市建筑尤其重要;夏天是用电高峰的季节,也正好是日照量最大、光伏系统发电量最多的时期,对电网可以起到调峰作用。
(3)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技术采用并网光伏系统,不需要配备蓄电池,既节省投资,又不受蓄电池荷电状态的限制,
可以充分利用光伏系统所发出的电力。
(4) 起到建筑节能作用。
光伏阵列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大大降低了室外综合温度,减少了墙体得热和室内空调冷负荷,所以也可以起到建筑节能作用。
因此,发展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可以“节能减排”。
问题
虽然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有高效、经济、环保等诸多优点,并已在世博场馆和示范工程上得以运用,但光伏建筑还未进入寻常百姓家,成片使用该技术的民宅社区并未出
现。
这是由于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存有几大问题一、造价较高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建筑物造价较高。
一体化设计建造的带有光伏发电系统的建筑物造价较高,在科研技术方面还有待提升。
二、成本高
太阳能发电的成本高。
目前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是每度2.5元,比常规发电成本每度1元翻倍。
三、不稳定
太阳能光伏发电不稳定,受天气影响大,有波动性。
这是由于太阳并不是一天24小时都有,因此如何解决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波动性,如何储电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图
采光顶幕墙遮阳板地板
发展方向
目前建筑物空气温度调节消耗着大量的能量。
在我国,它要占到建筑物总能耗的约70%。
用空调机和燃煤来控制室温不仅消耗能量,带来外界的环境污染,而且并不能给室内人员带来健康的环境(虽然暂时它是舒适的)。
在太阳能用于采暖方面,除造价较高的
被动式太阳房有一些示范型建筑外,还没有大规模的采用。
主动式太阳能供能由于成本更高,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是远不相适应。
因此,建筑供能的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思想及太阳能与常规能源相结合的思想。
按照房间的功能,采用不同方案的配合及交叉,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太阳能用于建筑供能的一次投资和运行成本,使得整个方案在商业化的意义下具有可操作性。
被动采暖与降温的意义在于使建筑本身能量负荷大大降低(节能率约70%),使其所要求主动供能装置提供的能量大大降低。
也就是说,它将对昂贵装
置的要求降低。
另外,被动供能是巧妙利用自然条件的变化来调节室内温度。
我们认为,建筑物内空气温度调节技术发展方向不应当是改变自然环境来满足人的要求,而是应当尽量巧妙地利用并顺应自然界来满足人们对健康和舒适的要求。
研究空调的目的应当是尽量减少人工环境,而不是相反。
主动供能的意义在于保障建筑室内的舒适性增加。
在主动与被动供能相互配合组成供能系统的情况下,整套建筑供能系统的设备性能将会提高,而尺寸和造价将会降低。
第一代光伏建筑
光伏建筑一体化
1083410407 赵号一
光伏建筑实例研究
概念&原理&功能阐述
通讯 交通 地质勘探 边防 公共 农村电气化等
其他光伏系统
光伏建筑一体化即B I P V (B u i l d i n g I n t e g r a t e d P V ,P V 即P h o t o v o l t a -i c )。
光伏建筑一体化(B I P V )技术是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
光伏建筑—体化(B I P V )不同于光伏系统附着在建筑上(B A P V :B u i l d i n g A t t a c h e d P V )的形式。
光伏建筑一体化,是应用太阳能发电的一种新概念,简单地讲就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阵安装在建筑的围护结构外表面来提供电力。
根据光伏方阵与建筑结合的方式不同,光伏建筑一体化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
这种方式是将光伏方阵依附于建筑物上,建筑物作为光伏方阵载体,起支承作用。
另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集成。
这种方式是光伏组件以一种建筑材料的形式出现,光伏方阵成为建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如光电瓦屋顶、光电幕墙和光电采光顶等。
在这两种方式中,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是一种常用的形式,特别是与建筑屋面的结合。
由于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不占用额外的地面空间,是光伏发电系统在城市中广泛应用的最佳安装方式,因而倍受关注。
光伏方阵与建筑的集成是B I P V 的一种高级形式,它对光伏组件的要求较高。
光伏组件不仅要满足光伏发电的功能要求同时还要兼顾建筑的基本功能要求。
根据光伏方阵与建筑结合的方式不同,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
这种方式是将光伏方阵依附于建筑物上,建筑物作为光伏方阵载体,起支承作用。
第二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集成。
这种方式是光伏组件以一种建筑材料的形式出现,光伏方阵成为建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即第一类)是一种常用的形式。
2008年奥运会体育赛事的国家游泳中心和国家体育馆等奥运场馆中,采用的就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结合的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这些系统年发电量可达70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17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7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