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织学与胚胎学习题完整版

组织学与胚胎学习题完整版

组织学与胚胎学试题题签一、选择题(40X 0.5分=20分)(一)单项选择题(30X 0.5分=15分)答题说明:每题下有A B、C、D E五个备选答案,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于答卷纸上相应题号下填上所选答案字母。

1. 苏木素能染上:BA.线粒体B.核染色质C.高尔基复合体D.溶酶体E.微管2. 电镜下观察的纹状缘是:DA.纤毛B.绒毛C.鞭毛D.微绒毛E.嗅毛3. 关于上皮组织的特点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CA.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B.细胞排列和结构有极性C.细胞基部均附着于基膜上D.细胞游离面有不同的特殊结构E.无血管,有神经末梢4. 疏松结缔组织中最多的细胞是:CA.巨噬细胞B.肥大细胞C.成纤维细胞D.浆细胞E.网状细胞5. 参与免疫功能的细胞有:EA.脂肪细胞B.纤维细胞C.网状细胞D.成纤维细胞E.浆细胞6. 骨小管内含有:A.血管B.神经C.骨细胞突起D.胶原纤维E.网状纤维7. 这种纤维本身就是细胞:DA.神经原纤维B.胶原纤维C.弹性纤维D.肌纤维E.网状纤维8. 心肌细胞彼此相连形成功能整体是靠:CA.T小管B.肌浆网C.闰盘D.肌丝E.二联体9. 蒲肯野纤维是特化的:CA.平滑肌细胞B.骨骼肌细胞C.心肌细胞D.神经胶质细胞E.神经细胞10. 形成周围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髓鞘的细胞是:DA.星形胶质细胞B.小胶质细胞C.少突胶质细胞D.施万细胞E.卫星细胞11. 关于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结构的叙述哪项不对:EA.内皮细胞含核部分较厚、凸向管腔、其他部分薄B.胞质中有许多吞饮小泡C.内皮细胞间有间隙,也有紧密连接D.内皮细胞基部有基膜和周细胞E.内皮细胞杆状、核凸向管腔、外有不连续基膜12. 内弹性膜发达的血管是:CA.大动脉B.大静脉C.中动脉D.小动脉E.中静脉13. 起搏冲动发生的细胞是:AA.结细胞B.移行细胞C.蒲肯野纤维D.神经细胞E.心肌细胞14. 中枢淋巴器官特点之一是:DA.较周围淋巴器官发生晚B.均以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为支架C.培养效应性T淋巴细胞或B淋巴细胞D.淋巴细胞增殖不受抗原直接影响E.出生前结构功能尚未发育完善16.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属胰腺结构?BA. 胰岛B.粘液性腺泡C.浆液性腺泡D.泡心细胞E.闰管18. 胆小管位于:CA. 汇管区B.肝小叶间C.相邻肝细胞之间D.窦周隙内E.肝门处19. 一个肺小叶的组成:AA.细支气管与其下属分支至肺泡B.终末细支气管与其下属分支至肺泡C.呼吸性细支气管与其下属分支至肺泡D.肺泡管与其下属分支至肺泡E.小支气管与其下属分支至肺泡20. 属于肺呼吸部组成的结构是:AA.终末细支气管B.肺泡管C.肺泡囊D.肺泡E.呼吸性细支气管21. 关于肺泡上皮细胞下列哪种说法正确:EA」型细胞呈立方型B」型细胞有嗜锇性板层小体C. H型细胞体积较小D. H型细胞也呈扁平E. H型细胞有嗜锇性板层小体22. 呆小症是由于:BA.儿童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B.儿童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C.儿童期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不足D.成人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E.成人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23. 腺垂体分为:DA.前叶和后叶B.前叶、中间部和后叶C.远侧部、结节部和漏斗部D.远侧部、结节部和中间部 E.远侧部和中间部24. 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是:DA.有分泌颗粒B.溶酶体多C.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多D.滑面内质网和管泡状嵴线粒体丰富E.高尔基复合体发达25. 球旁细胞是由:CA. 入球微动脉的内皮细胞分化而来B.出球微动脉的内皮细胞分化而来C.入球微动脉的平滑肌分化而来D.出球微动脉的平滑肌分化而来E.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分化而来26. 抗利尿激素主要作用于肾脏的:BA.近曲小管和集合小管B.远曲小管和集合小管C.远曲小管和细段D.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E.近曲小管和细段27. 促使精子达到生理成熟的部位是:DA.曲精小管B.前列腺C.尿道球腺D.附睾E.输精管29. 卵母细胞完成第一次成熟分裂是在:CA.原始卵泡形成时期B.卵泡生长发育时期C.排卵前48小时D.排卵时E.排卵后48小时30. 当子宫内膜处于分泌期时,卵巢处于什么阶段?AA.黄体形成B.排卵C.卵泡发育D.间质腺形成E.白体形成(二)多项选择题(10X 0.5分=5分)答题说明:A、B、C D E是五个备选答案。

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在答卷纸上相应题号下填上所选答案字母。

31. 关于细胞连接,下面哪组是对的?A.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B.中间连接又称粘着小带C.桥粒又称粘着斑D.缝管连接又称缝隙连接E.两种以上的细胞连接称为连接复合体32. 与组织创伤修复有关的细胞是:A.BA. 成纤维细胞B.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C.网状细胞D.浆细胞E.肥大细胞33. 可见到杯状细胞的粘膜上皮是位于: A.B.C.D.EA. 鼻腔呼吸部B.结肠C.总胆管D.气管E.空肠34. 有孔毛细血管主要的结构特点是:B.C.EA.内皮细胞的间隙最宽B.内皮细胞有孔C.内皮细胞孔上有的具有隔膜D.内皮外无基膜E.内皮外的基膜是连续的35. 关于胸腺小体的描述正确的是:A.位于胸腺髓质内B.由数层上皮性网状细胞围成C.外层细胞幼稚、核清晰、中心细胞退化 D.分泌胸腺素E.分泌淋巴因子36. 淋巴小结生发中心的组成是:A.B.DA.暗区B.明区C.副皮质区D.小结帽E.边缘区37. 胃底腺壁细胞的结构特点是:A.B.C.D.EA.胞体呈锥形或三角形B.核圆形居中,可见双核C.胞质内有细胞内分泌小管D.滑面内质网样的微管泡系统多 E.线粒体丰富39.构成生精上皮的细胞是:B.DA.间质细胞B.支持细胞C.成纤维细胞D.生精细胞E.类肌细胞二、填空题(10X 0.5分=5分)1. 结缔组织来源于(间充质),由(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后者包括(纤维)和(基质)。

2. 胰岛素是胰岛内(B )细胞分泌的,它的生理功能是(使血糖降低)。

3. 肾上腺髓质细胞数量多的是(嗜铬细胞),它能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两种激素。

三、名词解释(10X 1分=10分)1. 肥大细胞3 .肌节4 .窦周隙6. 蒲肯野纤维8 .致密斑9 .顶体10 .门细胞第二节37.甲状腺激素是指44.胃底腺壁细胞D44.胃底腺壁细胞D55.睾丸中支持细胞D55.睾丸中支持细胞D4.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自青春期至绝经期,子宫壁的功能层,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变化,称月经周期。

从月经的第一天起至下次月经的前一天为一个月经周期。

在典型的28 天周期中,第1~4天为月经期,第5~14天为增生期,第15~28天为分泌期。

增生期此期卵巢内有一批卵泡在生长,故又称卵泡期。

在卵泡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逐渐增厚;基质细胞分裂增殖,产生大量的纤维和基质;子宫腺增长,腺腔增大,腺上皮细胞呈高柱状;螺旋动脉增长,弯曲;增生期末,卵泡成熟并排卵,进入分泌期。

分泌期排卵后,卵巢内出现黄体,故分泌期又称黄体期。

在黄体分泌的雌激素、孕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继续增厚。

子宫腺极度弯曲,腺腔扩大,腔内充满腺细胞的分泌物,内有大量糖原。

固有层基质中含有大量组织液而呈现水肿状态。

基质细胞肥大,胞质内充满糖原、脂滴。

螺旋动脉增长,更加弯曲。

若受精成功,内膜继续增厚,发育为蜕膜;否则,进入月经期。

月经期若排卵后未受精,月经黄体退化,血中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下降,螺旋动脉收缩,内膜缺血致腺细胞坏死,血管破裂使血液溢入基质。

继之,螺旋动脉短暂扩张,使基质中血量增多,冲破内膜表层流入宫腔,阴道出血,即月经开始,持续3~5天,直至功能层全部脱落。

然后,基底层残留的子宫腺上皮分裂增生,向表面铺展,修复内膜上皮,进入增生期。

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的神经内分泌调节卵巢和子宫内膜受下丘脑- 垂体-性腺轴的调节而发生周期性变化。

存在于下丘脑弓状核等处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可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使垂体前叶分泌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

卵泡刺激素促进卵泡发育并产生大量雌激素,使子宫内膜进入增生期。

血液中高水平的雌激素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抑制卵泡刺激素的分泌而促进黄体生成素的分泌。

当二者的血中浓度达到一定比例关系时,卵巢排卵并出现黄体。

黄体分泌的孕酮和雌激素使子宫内膜进入分泌期。

当血中孕酮浓度高到一定水平时,又反馈作用于下丘脑,抑制黄体生成素的释放,黄体退化,血中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进入月经期。

血中低水平的雌、孕激素又反馈作用于下丘脑,促进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使垂体前叶分泌卵泡刺激素,卵泡又开始生长发育,子宫内膜又进入增生期。

5. 在心内膜垫发生的同时,原始心房顶端背侧壁的正中线处,发生—镰形矢状薄膜,称第I房间隔或原发隔,此隔渐向心内膜垫方向生长并与之融合,将原始心房分为左右两部分,其游离缘的凹陷处和心内膜垫之间暂留有一孔,称第I房间孔或原发孔,该孔的存在使左右心房仍然相通。

以后,心内膜垫组织增生,逐渐与原发隔游离缘融合,使该孔逐渐缩小,最后封闭。

在第I房间孔闭合之前,第I房间隔的头端被吸收,又形成一个孔,称第II房间孔或继发孔,使左右心房仍能相通。

与此同时,在原发隔的右侧长出一较厚的半月形隔膜,称第II房间隔或继发隔。

继发隔与心内膜垫融合后,其下方也留有一孔,呈卵圆形,称卵圆孔,其位置在继发孔的尾端,两孔上下交错重叠,原发隔的下部恰好覆盖在卵圆孔的左侧。

原发隔很薄,相当于卵圆孔上的瓣膜,故称卵圆孔瓣。

出生前,由于右心房压力高,加之卵圆孔瓣的存在,右心房的血液可流入左心房,反之则不能。

出生后,肺循环开始,左心房压力增大,致使两个隔膜紧密相贴并逐渐愈合,卵圆孔封闭,左、右心房完全分隔。

在原始心房分隔过程中常见的畸形是房间隔缺损,最常发生在卵圆孔处,常见原因为:①在形成继发孔时,原发隔过度吸收,不能完全遮盖卵圆孔;②继发隔发育不全,形成异常大的卵圆孔,以致卵圆孔瓣不能完全将其封闭;③既有原发隔过度吸收,同时继发隔又形成大的卵圆孔;④卵圆孔瓣出现穿孔。

6. 定义:精子和卵子结合而生成受精卵的过程称受精,发生于排卵后的12~ 24小时内,在输卵管的壶腹部进行。

过程当精子接触卵细胞周围的放射冠时,其顶体释放顶体酶,这一过程称顶体反应。

在顶体酶的作用下,精子穿过放射冠和透明带而与卵膜融合,其头部细胞核与少量细胞质进入卵细胞,其细胞膜与卵膜融为一体。

此时,卵浆中的皮质颗粒释放入卵周隙,改变了透明带中精子受体糖蛋白ZP3勺性质,致使透明带不再能够接受精子的穿入,从而避免了多精入卵,这一过程称透明带反应。

同时,卵细胞核和精子的核胀大,分别成为卵原核和精原核,两个原核逐渐接近,最后融合,核膜消失,染色体混合,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二倍体细胞,受精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