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概论知识点总结高美枝一、填空1.天体就是宇宙中各种星体与星际物质的总称,其中恒星与星云拥有极其巨大的质量,它们的集合体构成了星团与星系。
2.太阳大气按其物理性质的差异,从内到外依次可分为光球、色球与日冕。
3.0°经线与 180°经线就是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而20°W 经线与160°E 经线则就是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
4.在中纬度地区,天体的周日圈与地平圈斜交 ,所以人们所瞧到的天体都就是从偏东方升起,然后在偏西方落下。
5.昼夜长短与太阳高度决定了地球表面得到的太阳热量,它们就是地球上的四季与五带形成的主要因素。
6.地球上极昼极夜现象出现在±66°34′――±90°的范围内。
7.历法就是协调回归年、朔望月、太阳日这三种天文自然周期的方法,即科学地、人为地安排年、月、日的法则。
8.二十四节气实质就是反映了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周期,其长度等于回归年 ,因而就是地道的阳历。
9.恒星时就是用春分点的时角来表示的,主要用于天文学方面,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时间没有直接的关系。
10.区时就就是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平太阳时,就是该时区内使用的统一时间。
11太阳的能量就是由太阳内部发生由氢变氦的核聚变反应而产生。
12.月球的同步自转指月球自转的方向与周期与它绕日公转的方向与周期相同。
13、在极地,所有天体的周日圈都与地平圈平行 ,地平圈以上的恒星总就是位于地平线上称为恒显星;地平圈以下的恒星总就是位于地平线下称为恒隐星。
14. 不同天体的周日运动、不同纬度的周日运动与水平运动的左右偏转等现象就是地球自转运动强有力的证据。
15、我国农历属于阴阳历,其历月制度体现阴历成分,历制度则体现阳历成分;平均历月长度接近于朔望月,平均历年长度接近于回归年。
16、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地球上极昼极夜现象出现在北极圈以北与南极圈以南范围内。
17.恒星之间的距离通常用光年与秒差距表示,而天文单位主要用于说明太阳与行星之间的距离。
18.太阳的视表面就是人们用眼睛所见到的光芒夺目的太阳表面,通常所说的太阳的形状、大小、温度、辐射与光谱等都就是指太阳的光球层而言。
19.低、中、高纬度的范围依次为 0°~30°、 30°~ 60°、60°~90°。
20.太阳的回归运动在地球上直观地反映为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南北两侧的周期性往返运动。
21.太阳时等于太阳时角+12小时 ;这样,太阳日的起点就定在太阳下中天时刻,目的就是使一个完整的白天属于同一个日期。
22.日期变更的口诀就是向东退一日 , 向西进一日。
23.不存在月环食的原因就是地球本影的长度大大超于月地距离,且本影横截面大于月轮圆面。
24.发生日食时,由于月球影子(本影与半影)只能笼罩地球表面的部分区域 ,因而在地球上能瞧到日食现象的范围很小。
25.恒星的光度指恒星本身的发光强度(本领),常用绝对星等表示光度等级。
恒星的亮度指在地球上的受光强度 ,常用视星等表示。
26.太阳系主要由八大行星组成,依它们距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列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与海王星。
27.月球的自然条件有两个显著特征:①地形起伏 ,环形山广布、②没有大气,没有水,没有声音,没有云雾雨雪等气象变化,温差极大,气候条件恶劣。
28.地球的自西向东的自转运动,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29.地球上的五带就是指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与南寒带。
30.二十四节气中, 节气就是太阳黄经15°的单数倍,而中气就是太阳黄经15°的双数倍。
31.全球的时区具体可分为 24 个时区。
32.发生日食时,由于月球直径远远小于地球直径,月球本影任何时候都不可能笼罩整个地球 ,朝向太阳的半个地球不能全部观察到日食现象。
33.彗星的结构由彗头与彗尾组成,它奇特的外表就是由于通过近日点前后受太阳热力蒸发的一种暂时现象。
34.根据历法的基本原则,可以把历法大致分为太阴历、太阳历与阴阳历三种类型。
35. 地球自转运动强有力的证据有:不同天体的周日运动、不同纬度的周日运动与水平运动的左右偏转。
36.黄赤交角就是指黄道与天赤道的夹角,为 23 o 26 ′。
37. 正午太阳高度与昼夜长短决定了地球表面得到的太阳热量,它们就是地球上的四季与五带形成的主要因素。
38. 节气就是节月的起始点,而中气就是节月的中点,农历中的闰月就是指没有中气的月份。
39.区时就就是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平太阳时,就是该时区内使用的统一时间。
40.通常,中纬度地区就是指 30 o~ 60 o的纬度范围内。
41.由于在月球轨道距离处,地球本影圆锥的横截面比月球直径大得多,月球从地球本影中通过 ,所以只有月全食与月偏食,而没有月环食。
42.天体的周日圈就就是天体周日运动行径的轨迹。
43.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地球上的风与洋流都在发生水平偏转运动,南半球的南风将逐渐变为西南风。
44、根据标准时制度,全球可分为 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15°经度。
二.判断题:(6分,在括号内注明对“√”或错“×”)1.太阳系由八大行星组成,依它们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列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
( √ )2.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 × )3.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就是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向北同时升高。
( × )4.日食方向从太阳圆面的西缘开始,至太阳圆面的东缘结束。
( √ )5.发生月食时,朝向月球的半个地球表面能瞧到月食现象的地区范围很小。
( × )6.一个朔望月一般有两次大潮与两次小潮。
( √ )7、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中心,且在银道面上。
( × )8、恒星的亮度就是指恒星本身的发光本领。
( × )9、昼夜长短与太阳高度就是地球上的四季与五带形成的主要原因。
( √ )10、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不同经度的任意两地,总就是西边地点比东边地点的地方时快(早)。
(× )11、 00经线与1800经线就是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
( × )12、发生月食时,朝向月球的半个地球表面,均能瞧到月食现象。
( √ )13.由于地球自转运动的存在,地球上的风与洋流都发生偏转,在北半球的北风逐渐变为西北风。
( × )14.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而南半球昼短夜长。
( √ )15.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就是从太阳直射点向北升高,向南降低。
( × )16.月食方向从月面的东缘开始,至月面的西缘结束。
( √ )17.发生日食时,朝向太阳的半个地球表面均能瞧到日食现象。
( × )18.一个太阴日里一般只有二次涨潮与二次落潮,会出现二次高潮与二次低潮。
( √ )19.月球绕地月公共质心公转的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称白道。
( √ )20.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就是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升高,向北降低。
( × )21.月食方向从月面的西缘开始,至月面的东缘结束。
( × )22.北京时间就是指北京所在经度116°19°的地方平时。
( × )23.一个朔望月一般只有一次大潮与一次小潮。
( × )24.月球绕地月公共质心公转的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称天赤道。
( × )25.由于地球自转运动的存在,地球上的风与洋流都发生偏转,在北半球的北风逐渐变为东北风。
( √ )26.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就是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向北同时降低。
( √ )27.日食方向从太阳圆面的东缘开始,至太阳圆面的西缘结束。
( × )28.发生月食时,朝向月球的半个地球表面能瞧到月食现象的地区范围很小。
( × )三.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5分)1.北京时间: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120°E的地方平时 ,为我国目前统一的法定时。
2.日食限:日轮与月轮开始外切时,即开始发生日食时日轮中心与邻近黄白交点之间的黄经差。
3、日月会合运动日月会合运动就是月球在天球上不断地自西向东赶超太阳的结果,表现为朔(日月相合)―上弦―望(日月相冲)―下弦―朔(日月相合)依次出现、循环往复的运动。
它就是月球、地球与太阳真实的相互绕转运动在天球上的一种反映。
4、黄道十二宫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代,人们以春分点为起点,向东将黄道分为十二等分,每一等分所占的范围叫一宫,每宫跨30°,共十二宫,每一宫的名称就是根据当时所在星座的名称命名。
由于地轴进动,春分点每年西移50″,现已西移30°,现在十二宫与原来相应的星座分离。
黄道十二宫与二十四气相对应,每宫相当于我国的两个节气。
5、食年也称交点年,指太阳沿黄道连续两次经过同一黄白交点所需的时间,为346﹒6200日。
由于黄白交点每年沿黄道西移20°,故食年比回归年短约19日。
一个食年里有两个食季。
6.黄赤交角:为天赤道与黄道的交角:23°26′,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的周年视运动为相对于天赤道的往返穿越运动――太阳的回归运动,就是地球上的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产生季节变化与纬度差异,从而产生地球上的四季与五带。
7.本影:就是地球或月球影子的主要部分,呈顶端背向太阳的会聚圆锥。
在本影里,太阳光被全部遮掩,得不到太阳的任何光辉,瞧不到太阳圆面。
但由于大气折射作用,地球本影内并不完全黑暗。
8.引潮力:引潮力就是地球上各地点所受月球或太阳的实际引力与地心所受的月球或太阳引力(全球平均引力)的差值。
全球平均引力为地球提供了公转所需的向心力,各地点的引力差距―引潮力则就是地球发生潮汐变形的直接原因。
9.朔望月:指月相变化的周期,即从新月开始,经过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再回到新月的一次完整的月相变化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为29、5306日,它体现了日、月周期性的会合运动。
10.伪本影:与本影同轴但反向的发散圆锥。
在伪本影区内,只能得到太阳边缘的光辉,而得不到太阳中心部分的光辉,太阳的中心部分被遮掩。
11.黄白交角:指黄道与白道的交角,为5°9′。
黄道为太阳周年视运动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白道为月球绕地球公转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黄白交角的存在使日、月、地三者经常不在同一直线上,日食与月食现象只有当太阳或地本影横截面在天球上经过黄白交点附近食限以内的这段时间时才发生。
12、本初子午线0°经线,即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条经线,就是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经度的起算点。
13、国际日期变更线理论日界线为180°经线,就是人为设置的,它把时区的排列从无限方向变为有限方向:日界线以西的东十二区成为最东时区,就是一天当中时刻最早的地方;日界线以东的西十二区成为最西时区,就是一天当中时刻最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