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提纲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提纲

《应用化学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09~2011)》编写提纲
一、建设目的和意义
应用化学是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下与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工业催化并列的一个二级学科(编号080704)。

是以化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化工、材料、医药、信息、生命、环境、能源、地球、空间和核科学等工业生产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进行应用基础理论和方法及应用研

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隙分析仪、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AGLIENT 3DCE毛细管电泳仪、VARIAN Cary 100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岛津GCMS-2010PLUS气质联用仪等1100余万元仪器设备。

承担各类基金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创新基金1项、省部级15项、横向项目4项,省教育厅12项。

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35篇。

获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

开发橡胶、塑料助剂、医药、
农药中间体和食品添加剂等精细化工产品12个,创建“含有活性氢大分子量有机化合物衍生化萃取-气相色谱”等分析方法22项。

1、现有基础
2、主要研究方向
本学科点在功能材料与精细化工领域的研究方向主要有四个方面:(1)功能材料
以与环境化学物质(如气体)之间作用所引起的电阻改变来检测各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敏感材料探索为主的功能材料研究始于1997年。

经过10余年的发展,目前已有较为完善的粉料合成手段、气敏元件制备工艺设备、电化学分析仪和电池循环系统及部分表征等设备,并有校级“功
ISTP、
、冯。

20年
1996年吉林省科技厅技术鉴定;连续法合成叔十二碳硫醇的工艺研究(小试)。

1996.12年中国石油吉化集团公司技术鉴定;连续法合成叔十二碳硫醇的工艺研究(中试),1998.12年中国石油吉化集团公司技术鉴定;3000吨/年连续法合成叔十二碳硫醇技术转让项目于2005年开车成功;乙烯装置阻聚剂COPEXIT-001的研制,98.10中国石油吉化集团公司技术鉴定;丁
腈橡胶生产中单体丙烯腈回收用消泡剂的研制,2000.12年吉林省教育厅技术鉴定;从酒精杂醇油中提取异戊醇的工艺研究,1991.12通过吉林省科技厅技术鉴定;合成甘氨酸新工艺的研究,1993.6通过吉林省教育厅技术鉴定;三聚甲醛精制新工艺的开发研究,1990.5投入工业化应用,中国石油吉化集团公司横向委托项目;芳烃抽余油合成环己烷的工艺研究,1989.5.27中国石油吉化集团公司鉴定;丁醇馏分回收工业酒精的工艺研
);
(硕
以“毛细管气相色谱、填充柱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为主要手段,建立快速、简捷、准确的有机物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实时在线生产工艺控制分析方法为主要特色。

以创新分析方法和理论与破解企业技术难题为目的进行应用研究,在本领域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建立并应用的分析方法有22项。

产学研结
合的优势和特色十分明显。

本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为薛连海教授。

成员有吴霖生副教授、孙艳辉博士、李敏副教授、张汆博士、王金秀硕士。

(4)化学分离
主要涉及复杂体系微相分离和高效毛细管电泳的分离富集。

采用统计力学手段研究复杂物系热力学性质、为微相分离结构和自组装形态提供理
篇,
3
(包括培养方案、师资队伍、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与改革、教学管理、专业特色和评价体系、实验基地、文献资料、研究所(室)等),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我们的不懈追求。

为此:
(1)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在上级领导统一领导下,采用稳定和引进并重措施,
抓好“教学”和“科研”两支队伍建设;重点加强学术带头人以及学术骨干和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有为有位”、“统筹兼顾”;采用“教学、科研、服务”综合测评,最大限度调动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积极鼓励教师申报或参加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不断提高本学科的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科研氛围,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争取更多的横向课题;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增强学术气氛,每年外聘3-4名本学科
质联用仪等大型仪器,使我们的仪器设备拥有率已跃入安徽同类高校前列。

实践基地2007年一年净增4个。

这均为实现本学科点的跨跃式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近30多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有近200人考取了研究生。

4、已有物质条件
(1)现有化工原理、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专业、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实验室和功能材料研究所等实验室和研究所(室)4000m2;拥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紫外吸收光谱仪、多功能X射线衍射仪、同步热分析,智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隙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毛细管电泳仪、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气质联用仪等仪器设备1000余万元。


种。

5
方面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拥有了实验科学研究必须具备的近1000余万元的大型仪器设备。

主要的差距在于几个主要研究方向学术负责人和研究团队的力量还比较薄弱;项目小、研究经费缺乏;研究设施尚不完善,实验室面积不足,大部分研究人员尚无固定的研究场所、材料研究必需的电镜尚无;在省内
具有较高影响的教学和科研成果相当不足。

三、建设目标与发展规划
1、学科队伍建设
学术团队是学科建设的关键。

将按“学科带头人必须具备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宽的学术视野、善于把握学术前沿和高度的责任感、凝聚力,能带领本学科始终走在学科建设的前列;学科骨干必须具有宽阔的胸
位学
2
“化
及“Elsevier”外文数据库使用权等文献资料是学科建设基地;科研立项、课题经费、论文﹙检索﹚论著、发明专利以及各类成果的获奖等是学术成果的标志。

如何精心组织协调学科成员、紧紧围绕学科方向和学科基地的自身条件、紧密结合企事业单位需求,与相关学科、其它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做强做大学科方向、积极寻求新学术生长点,管好、
用好仪器设备,为地方经济服务、完成横向课题、争取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零突破,多出标志性成果,乃本学科建设内容的重中之重。

另外,根据我院“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我们在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重视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

建立起与企业间联系关系,积极申报横向课题。

在若干应用研究成果基础上,促使研究成果的生产力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3
(包
从模仿性训练向研究性训练转变。

改革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模式,积极撰写教学论文,编写讲义和出版教材和辅导资料提升教学水平;继续采用“412学时学科基础实验+108学时专业实验+2周专业实习+优秀学生创新基金+16周毕业论文”平台和“1:200配专职辅导员、1:1(每专业每年级)配导师,优秀学生二下进教师课题组、三上进考研班”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
教学效果、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物质条件
改善教学和科研条件。

为选择的几个重点发展的研究方向配置关键性的研究设备和仪器,增加教学实验室使之适合不断扩展的教学规模,建立专门的研究实验室满足科研需求。

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建造能“在贴近真实生产操作系统界面反复进行
5
学科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3)实行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特聘岗位负责制,制定并完善“教学、科研、服务”综合测评体系,动态化管理学术团队。

(4)坚持专项经费专项使用原则,给予学科带头人充分的自主权。

四、本二级学科对应的一级学科规划
1、本一级学科中尚未授权的二级学科名称
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工业催化
2、本一级学科5个主要研究方向介绍
(1)功能材料
具有优良电学、磁学、光学、热学、声学、力学、化学、生物医学性能的功能材料制造的功能元器件是信息、空间、能源等现代高新技术及其

322)
第一个被发现的具有不饱和有机分子与金属键链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此后,有机硅、有机钠、有机锌等相继问世并得到应用。

著名的格氏试剂及其催化反应极大地推动了有机化学的发展,Ziegler-Natta催化剂也给工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

1951年具有特殊结构和类似芳烃的二茂铁得到了制备和结构确证,为有机过渡金属开辟了一大类新型的有机金属配合物。

现已发
现,周期表中几乎所有金属元素都能和碳结合,形成不同形式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迄今已先后有10位科学家因在有机金属化学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而荣获Nobel化学奖。

目前金属有机化合物研究重点为继续合成具有导向性的新型的金属络合物以及其结构和反应性能。

(5)高分子离子液体合成与性质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