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主要穴位及保健作用附各穴位位置图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人体穴位及保健作用(附穴位图)人体三大去火穴位常按除秋燥(图)导读:入秋后,天气干燥,人们易上火,易引起肺热、胃热等症状。
专家指出,人体自带三大去火穴位,每天经常按摩,可起到去火除秋燥的作用,以下为大家具体介绍这三个去火穴位及按摩手法。
人体三大去火穴位常按除秋燥(图)太冲穴太冲穴位于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厘米的凹陷处。
由于它属于足厥阴肝经,因此按摩此穴对肝火旺盛带来的上火症状效果非常好。
如果把手放在太冲穴上,稍用力就会感觉非常痛,说明肝火比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这个穴位。
按摩手法:在按摩太冲穴前,先用热水泡脚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3分钟即可。
人体三大去火穴位常按除秋燥(图)内庭穴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
荥穴可以说是热症、上火的克星。
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时,可以多按内庭穴。
按摩手法:内庭穴是在第二足趾和第三足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每天早晚用大拇指点揉100次即可人体三大去火穴位常按除秋燥(图)合谷穴合谷穴最好找了,我们平常说的虎口就是。
合谷穴取穴:左手四指并拢,虎口撑开,然后右手握拳竖起大拇指,在拇指中间有一条指横纹,把指横纹放在左手的虎口处,这时大拇指往前弯曲,指尖所指的穴位就是合谷穴。
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并且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
如果你有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头痛、咽喉肿痛、便秘、发热、口干,或者脸上的青春痘一个接一个不停地往外冒,就可以按合谷穴来消消火。
按摩手法:由于这个穴位按摩起来也比较方便,因此没有固定的次数,有空的时候按一按就可以了中脘穴人体,属奇经八脉之。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
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治疗恶心、治疗烧心、嗳气、治疗慢性肝炎、治疗慢性胃炎、等。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于人体的上腹部,上,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取穴方法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解剖在上,深部为胃幽门部;有腹壁上动、;布有第七、八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疾病胃脘痛,,,,翻胃,,纳呆,食不化,,膨胀,,肠鸣,泄利,,,胁下坚痛,虚劳,,,,惊悸,怔忡,脏躁,,痫证,尸厥,,产后血晕。
人体穴位配伍配百会穴、、神门穴治失眠、脏躁;配、天突穴、治哮喘;配、治急性胃肠炎;配、太冲穴、三阴交穴、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配上脘穴、(电针20分钟)治胆道蛔虫症;配、胞门、(针灸并用),治、痛经、(子宫不正);配气海穴、足三里穴、内关穴、百会穴治胃下垂。
自我按摩法安眠祛痘除口臭2011年09月23日10:37入秋后,天气干燥,人们易上火。
事实上,人体本身自带三大祛火穴位,每天坚持按摩,就能起到除秋燥的作用。
按脚背防失眠。
太冲穴在脚背上,位于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厘米的凹陷处。
由于它属于足厥阴肝经,因此按摩此穴对肝火旺盛带来的上火症状效果非常好。
肝火旺表现为头晕、易怒、口干舌燥、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
如果把手放在太冲穴上,稍用力就会感觉非常痛,说明肝火比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这个穴位。
手法:在按摩太冲穴前,先用热水泡脚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3分钟。
揉脚底治口臭。
内庭穴在脚底,在第二趾根部,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
荥穴可以说是上火的克星。
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时,可以多按内庭穴。
手法:每天早晚用大拇指点揉100次即可。
常搓虎口能祛痘。
合谷穴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虎口。
如果你有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咽喉肿痛、便秘或者脸上的青春痘一个接一个不停地往外冒,就可以按合谷穴来消火。
手法:这个穴位按摩比较方便,无需固定的次数。
▲按揉膻中穴除烦安神护心脏近年来,魏女士不知何故,一到秋天就烦躁不安、记忆力减退,且伴有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心悸、失眠等症状。
老公常常说她“喜怒无常”、“神经病”,孩子也常常远离甚至躲避她,使她十分痛苦,脾气也越来越坏。
前几日,她因在公共汽车上被人踩了一脚,竟然跟人又吵又骂;回家后又因家庭琐事与老公发生口角,一怒之下,一巴掌将老公打得鼻子出血,气得老公嚷着要离婚。
她不明白自己到底是怎么啦老公更不明白,平时给人温文尔雅感觉的夫人,不知何故在这个季节里,脾气变得如此乖戾暴躁中医认为,魏女士是肝郁气滞、心神躁扰导致的烦躁不安、易激惹或抑郁、记忆力减退,往往还伴有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胸闷、心悸等症状。
为此,建议她按揉膻中穴,远离烦躁。
穴位位置膻中穴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具体功效膻中穴不仅是心包经经气聚集之处,还是任脉与足太阴经、足少阴经、手太阳经、手少阳经的交会穴,能理气活血通络、宽胸理气、止咳平喘。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刺激该穴可通过调节神经功能,松弛平滑肌,扩张冠状血管及调节消化系统功能。
主治疾病胸腹疼痛、心悸、烦闷、呼吸困难、咳嗽、过胖、过瘦、呃逆、乳腺炎、缺乳症、咳喘病等。
保健作用当有心脏不适时,且伴有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头晕目眩等症状,按按膻中穴可提高心脏工作能力,使症状缓解;工作、生活压力大,难免烦躁生闷气,按按膻中穴可使气机顺畅、烦恼减轻;女性朋友常按膻中穴,不仅能防治乳腺炎,还可丰胸美容。
古籍记载历代针灸医家对本穴的主治病症论述颇多,但大都集中在范畴。
如治肺气咳嗽,上喘唾脓,不得下食,胸中如窒;疗膈气呕吐涎沫,妇人乳汁少(《》)。
上气短气,咳逆,噎气,喉鸣喘嗽,心胸痛,风痛,肺痈,唾脓(《针灸聚英》)。
膻中、天井主胸心痛,缺盆、膻中、巨阙主咳嗽,膻中、华盖主短气不得息、不能言(《千金》)。
膻中、少泽、大陵治胸前两乳红肿痛(《大成》)。
许多人在医院针刺按摩该穴后自觉腹内气体流动,胸部舒畅宽松,有的还可听到肠鸣音。
其实平时自己按揉就可以收到疏理气机的效果。
我建议大家每天按揉此穴100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时间约2~3分钟,便可达到《普济》中所说的:“气和志适,则喜乐由生。
”揉的时候请注意:四指并拢,然后用指头肚儿轻轻地做顺时针的环形揉动或者从上到下摩,千万别从下向上推!刺激膻中穴的方法揉法:拇指或由手掌大鱼际部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方向各按揉20次,反复10次。
擦法:拇指或手掌大鱼际部由上向下按擦即可,持续5-10分钟。
推法:两只手掌面自膻中穴沿胸肋向两侧推抹至侧腰部,20次左右。
温灸法:用扶阳罐温灸即可,每次3-5分钟左右。
适用于有寒证者或产后缺乳者。
通过罐体磁场和红外线刺激该穴位,具有宽胸理气、活血通络、清肺止喘、舒畅心胸等功能。
膻中穴的功效中常有这样的描述:某高手一挥手点了对手的膻中穴,轻者动弹不得,重者立即毙命。
虽然这只是小说家的臆想,但膻中穴的确是人体保健的要穴。
膻中穴位于胸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平第四肋间处。
膻中具有宽胸理气、活血通络、清肺止喘、舒畅心胸等功能。
《》认为“气会膻中”,也就是说膻中可调节人体全身的气机。
此外,膻中是任脉、、足少阴肾经、、手少阳经三焦经的交会穴,也是宗气聚会之处。
它有阻挡邪气、宣发正气的功效。
而现代研究发现,膻中穴位于人体胸腺的部位,可参加机体的细胞免疫活动。
而点按该穴后可影响心血管神经的调节中枢,促进全身血液的重新分配,改善冠状血流量,还可以提高胸肺部的植物神经功能。
现代医学也证实,刺激该穴可通过调节神经功能,扩张冠状血管及消化道内腔径,在临床上可用于(如咳嗽、支气管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如呃逆、呕吐、食道炎等)、(如心绞痛、心悸、心肌缺血缺氧等)以及产后缺乳等病证的治疗。
而我们平时常按膻中穴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心脏不适时,可有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头晕目眩等,此时按按膻中,可以提高心脏工作能力,使症状缓解;工作、生活压力大,难免烦躁生闷气,按按膻中就可使气机顺畅,烦恼减轻;女性朋友按此穴不仅能防治乳腺炎,还可丰胸美容;产妇灸膻中则可催乳。
女人经常按摩三阴交穴位可以治病防衰老三阴交穴就是我们的巨额财产,既可以帮助我们维持年轻,又可以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保证女人的魅力。
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三寸处(自己的手横着放,约四根手指横着的宽度)。
三阴交对女人、对人体究竟有什么神奇作用呢调月经,去斑,去皱,祛痘三阴交是脾、肝、肾三条经络相交汇的穴位。
其中,脾化生气血,统摄血液。
肝藏血,肾精生气血。
女人只要气血足,那些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不来月经等统称为月经不调的疾病都会消失。
而女人脸上长斑、痘、皱纹,其实都与月经不调有关。
只要每天晚上9点—11点,三焦经当令之时,按揉两条腿的三阴交各15分钟,就能调理月经,祛斑、祛痘、去皱。
不过,要坚持才有效果哦,坚持每天按揉,按揉一个月之后,才能看得到效果。
如果指望一两天就看到效果,只能是做梦了。
保养子宫和卵巢人体的任脉、督脉、冲脉这三条经脉的经气都同起于胞宫(子宫和卵巢)。
其中,任脉主管人体全身之血,督脉主管人体全身之气,冲脉是所有经脉的主管。
每天晚上5点—7点,肾经当令之时,用力按揉每条腿的三阴交穴各15分钟左右,能保养子宫和卵巢。
促进任脉、督脉、冲脉的畅通。
女人只要气血畅通,就会面色红润白里透红,睡眠踏实,皮肤和肌肉不垮不松。
紧致脸部肌肉,使脸部不下垂看看张曼玉和赵雅芝,现在脸都紧紧的,没有松垮下来,因为她们的饮食都很规律,脾没有受到伤害。
再看看大美人关之琳,经常在家开party,饮食无节制,喝酒无节制,伤了脾,脸部现在松弛得非常明显,老态骤然显现。
经常伤害脾,脸上及全身肌肉都会更快的松弛。
如果想在40岁之后,还能对抗地球的引力,保证脸部和胸部不下垂。
除了饮食要规律之外,还要经常在晚上9点左右,三焦经当令之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穴各20分钟健脾,因为三阴交是脾经的大补穴哦。
穴位:足三里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操作:用拇指端按揉。
约1~3分钟。
主治: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泄泻,便秘,四肢无力等。
穴位确定方法1:足三里是中医保健大穴,对各个系统都有调节作用,足三里的位置在犊鼻穴下三寸,胫骨全缘外3指。
犊鼻穴就是为主膝盖前下方的那个小窝。
方法2:足三里在膝关节以下三寸,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的地方,可以用简单的方法,用自己的手掌四指横放在膑骨下缘,下方第四横指外缘一横指处。
方法3: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
方法4:它属于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在膝部的正下方,当膝关节弯曲成直角时,膝盖骨下方凹陷处下四横指,就是足三里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