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信息管理
4、布朗运动
信息在人的作用下往往作无规则、无休止的运 动。人际交谈、小道消息是这种信息流动的主 要方式。 信息越独特,对人们现实生活关系越密切,其 布朗运动往往也越剧烈。 信息的布朗运动各有利弊。如当涉及到某个人 时,它可能影响其声誉,或扩大其影响;当涉 及到人际关系时,则可能影响或促进团结。 信息的布朗运动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尽力控 制它的消极方面,利用它的积极方面。
特征三:信息利用的加速普及化
主要归功于信息运动过程中教育的机制的建立 和完善。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和文献情报机构 和教育体系是基本组成部分。 教育思想的转变 从面向过去,过份强调掌握过去的知识,到强 调集中传递近现代以来的最新知识和信息; 从强调知识的“灌输”,到强调掌握基本知识 基础上发展智能和培养获取新知识的方法技能。
(3)信息运动不守恒规律
信息运动不守恒:
指各种信息在时空坐标中不因转移、传播而减 少或消失,相反,信息由于生产、传递和反复 使用而得到 量的增加(增殖) 质的提高(增值)
近代科学证明,物质和能量运动总是不灭的、守恒的, 即在封闭的系统内,不论发生何种变化过程,各种形 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换,但能量的总和是个恒量。
特征二:信息传递迅速化
由于交通的发展和通讯技术的网络化、现代化, 信息的空间传递越来越快了。
信息传递经过:
语言传递阶段 点点之间的信息交流模式 文献传递阶段 点面之间的信息交流模式 电子传递阶段 面面之间的信息立体交流。
电子传递改变了过那种在通讯网络中实现了传递 信息的范围电话、 广播、电视到计算机通信网络,一浪追逐一浪。
经过表现与传递,当信息为其他事物 所感知时,才能称其为信息。
(4)载体要素
信息由物质客体生成,并被物质介质表 现与传送;信息在表现与传送过程中始 终都有物质载体承载着它。
信息源流示意图
信源
(语义、差异、)
传递要素 载体要素 信道
信息 被传者
传者
二、医药信息源形成与分布的规律
(一)医药信息源形成中的信息培养规律 目的:明确何处寻找信 息 1、按组织边界划 内部信息源
一般来说,各类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 集中了大批信息资源的生产者、传播者、管理者和消 费者,同时形成了大量的信息资源管理机构。 在全球范围内,发达国家是信息源集中地区,而广大 发展中国家以吸收信息为主,其信息源功能相对较弱。
(2)信息源的机构分布不平衡
信息源机构:
各类决策机构、 教育与科研部门、 协会与学会、 广播电视部门、编辑出版发行机构、 图书馆、档案馆、数据中心、信息中心、调查与咨 询机构、策划机构、统计中心 集中了社会上主要的潜在信息资源和现实信息资源, 是社会中的信息源机构。
3、接力式运动
信息运动从信源到新宿主需要多次接力传 递,可为以下运动形式:
有意识接力式 如层层传达文件、微波通信等。 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有益,应该积极发展; 大力优化接力条件和减少不必要的接力环节。 无意识接力式 信息运动如传播小道消息等,往 往产生不良影响,以至于影响团结或造成失密, 应加以控制。
非信息源机构、其他组织,主要任务充当吸 收源角色。
(3)信息源的个人分布不平衡
有些个人善于积累和存储信息,信息源功能较强。 另外一些人利用信息的能力较弱并且不注意信息的积累, 其信息源功能较弱,所以主要充当吸收源。 各类决策人员、管理人员、 研究开发人员、技术人员、 传播人员、教师、 统计人员、策划人员、调查人员、咨询人员、信息资源 管理人员等 由于以上人员积累了丰富的潜在信息资源和一定数量的 书刊音像资料,所以在社会上充当主要信息源角色。 一般大众则主要充当吸收源。
2、信息源的特征
它是人类一切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反映,是人类 知识和记忆的物质载体。 它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它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第一要素,只有通过传 播到达接收者并得到利用,才能发挥其作用。 它总是处于不断传播与使用的循环之中。在循 环过程中,可以不断得到调整、补充、改编与 重组,使其所含内容的针对性更强。 接收者并非是独占使用,信息源可以传播到不 同接收者,同时使用,具有可共享性。
三、医药信息运动特征
(一)信息运动过程形式的多样性 1、辐射式运动
信息生成以后便向四面八方作辐射式传播和扩散, 特别是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情况下,信息可以 以光的速度作辐射式传播。 信息的辐射式运动:范围广、流量强、流幅宽、 密度大、速度快,适用于传播为社会多数人所需 要的最新信息或人们所关心信息。 辐射式运动的主要手段:有广播电视网、计算机 网络、报刊杂志等形式。
认真阅读这组信息,从语法信息、语义 信息、语用信息三个角度分析,说明了 什么?(5分钟思考)
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复
习
“语法信息”——反映医药信息传递符号的结 构形式,包括数字、词汇、声音和图像等基本 形式,不涉及信息的含义和效用。 “语义信息”——医药信息是以医学、医疗 卫生和公众健康或药学、药物为信息内容的。 “语用信息”——医药信息是以医学、医疗 卫生和公众健康或药学、药物为应用(效用)领 域的。 三者和称“全信息”
3、信息源的基本结构(4)
(1)语义要素
从广义上讲,这种语义并非专指用人类语言表 达的语义,动物发出的一些声音等,也具有一 定的意义。 从狭义上讲,人们对信息的基本要求是能够被 人类破译并理解,能用人类语言表达的。 正是信息具有了语义,信息才具有使用价值。
(2)差异要素
信息只有表现出差异才能称其为信息。(申农)
2、信息运动的基本规律(重点)
(1)加速运动规律(3)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快, 时间越来越短,而信息量也越来越大; 社会信息,从生产到传递、利用和普及等环节 之间加速运行。 时空缩胀规律 (基本规律 ) 信息运动在时间上越来越浓缩,在空间上越来 越膨胀的发展态势,就是信息加速运动规律, 或称信息运动的时空缩胀规律。
印刷型信息源、 缩微型信息源、 实物信息源、 声像信息源
4、按信息的运动形式划分
静态信息源
动态信息源。
5、接其他划分方法
根据提供信息的单位和部门的性质进行划分
文献信息部门:图书馆、科技信息中心和档案 馆等 非文献信息部门:咨询公司等
(二)医药信息源的分布规律
1、信息源的分布(3)
第二章 医药信息运动原理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人文与管理学院 王 宇
管理资料
第二章 主要内容
一、信息源的形态结构
二、医药信息源形成与分布的规律 三、医药信息运动特征
上海首次公布医疗机构服务排行榜
上海近500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谁家 收治病人量最多?谁家均次费用最低?谁 家平均住院天数最短?谁家病人满意率最 高? 2006年11月14日,市卫生局发布全市医 疗机构本年度相关服务信息,还将择日首 次公示各级医疗机构医疗事故鉴定情况和 受到卫生行政处罚的信息。
(二)医药信息源流的结构
1、信息源的定义
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的《现代高级英语学习者 字典》的解释有三种含义:一是“河之源 头”;二是“来源或出处”;三是“原始文 件”。 在《辞海》中,“源”本作为“原”,指水 流起头的地方,引申为“事物的来源”。这 个引申义与英文“源”的第二种解释是相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文献术语》中将 信息源定义为:“个人为了满足其信息需要 而获得信息的来源”。
有与无,这是最简单的信息,也是最原始的 信息。 多与少
a 既是定性概念,也是定量概念。 B 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了解程度。
强与弱 信息表达强与弱是一种力的量度。 时空差异
a、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得信息, b、在什么时候和在什么地方能够获得何种信息是无 法预知的。(信息的不对称性)
(3)传递要素
产生于组织的内部,包括组织中的各个部门(如生产部、 人事部等),这些部门在工作中形成了大量的有用信息, 供管理人员分析组织当前状况,以便进行决策。
外部信息源 是指在组织外部为组织活动提供信息的信息源, 与组织自身的业务和外部环境相关。
2、按信息的数字化形式划分
数字化信息源 非数字化信息源。
3、按信息源的载体形式划分
医药产业国际化趋势增强
从国际医药产业分工的格局来看,发达国家以新药创新 为主,依靠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占据着产业分工的 高端部位。发展中国家则以仿制药为主,主要是生产原 料药,在产业链中处于中低端部位。 发达国家的大型制药企业通过合并实现技术、资金、人 才和市场销售网络的优势集成。
在提高市场垄断程度的同时,整合后的跨国制药巨头企 业开始将资金流向以基因功能开发为代表的现代生物 工程和天然药转移,更加注重以新技术开发为主 要特征的高端业务的发展,并逐步将技术含量低的产业 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2)梯度增减规律
信息度增减规律侧重信息运动的空间分
布状况。信息的梯度表现为落差、不均 衡和涨落。 信息梯度分布规律是指信息量、信息密 度在地域分布上的不平衡、不均匀的特 征。
各国、各地区信息运动呈加速发展的态势. 由于发 展程度不同,信息生产量、贮存量、使用方式、流 动速度等方面都是不均衡的; 不同国家、地区之间信息分布密度不均匀。(马太
•从信息资源的建设、开发、利用等角度出发, 信息源经常是指狭义的信息源. •拥有相对信息优势的信息媒体,包括善于积累 和存储信息的个人以及生产、制作、存储和传 播信息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