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现状论文我国对知识产权(商标、专利、版权)的保护现状和不足开题报告研究内容:本文首先从介绍知识产权及相关概念入手,进而阐述中外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和现状及其重要性,然后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不足,并针对各个不足提出解决方案,最后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进行展望,得出结论。
1导论2中外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和现状及其重要性2.1 关于知识产权的几个概念2.2 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重要性2.3 中外知识产权的发展及现状3 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不足3.1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未从根本上形成3.2 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仍然不够健全3.3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侵权与滥用并存3.4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尚不健全3.5 利用知识产权资源的能力和水平较低3.6 知识产权交易还不发达3.7 缺乏完善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4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现存问题的解决4. 1 提高本国的技术创新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4. 2 确立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4. 3 知识产权制度与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体系的呼应与配套5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展望6结语研究方法、手段及步骤: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即根据选定的课题,通过分类阅读相关文献获得资料,再经过整合分析,得出结论,从而撰写出论文。
本文的研究步骤是:(1)确定选题(2)分析问题(3)收集资料(4)列出提纲(5)拟写初稿(6)修改初稿(7)完成论文参考文献:[1]邱爽. 产权、创新与经济增长[J]. 2011年 11期[2]赵姝杰. 我国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 2011年 S2期.[3]徐元.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研究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研究[J]. 2011年 07期.[4]刘美玉. 知识产权制度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 2011年 S2期[5]徐子涵. 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远远不够./GB/16456231.html.(2012年6月5日)[6]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不足. /aarticle/dongtai/200511/20051100710642.html.( 2012年6月5日)我国对知识产权(商标、专利、版权)的保护现状和不足摘要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知识产权制度规范了国际技术贸易,促进科技成果在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我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知识产权人的权益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尤其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更容易遭受发达国家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限制。
加之我国现在处于知识产权制度完善的十字路口。
远不到位的保护与尚有缺失的权利限制(广义的,即授权前与后的限制)问题都有待解决。
本文将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不足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我国知识产权;国际贸易;Our Country to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rademark, Patent, Copyright) of Protection Status and InsufficientAbstractWith the knowledge econom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become increasingly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c resources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ore essential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 economic society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yste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vides more wide development space.With China's export products technology content increase,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y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a conflict is getting higher, especially at present our country most enterprise lack of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suffer more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intellectual property trade barriers restrictions.Our country is now at the intersection in its intellectual property system perfect.This paper will present situ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n China and the limitations of the problems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actual situation proposed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China; international trade目录1导论 (8)2中外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和现状及其重要性 (10)2.1 关于知识产权的几个概念 (10)2.1.1 知识产权的属性 (10)2.1.2 知识产权的含义 (10)2.2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重要性 (10)2.3中外知识产权的发展及现状 (11)3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不足 (13)3.1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未从根本上形成 (13)3.2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仍然不够健全 (14)3.3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侵权与滥用并存 (14)3.4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尚不健全 (14)3.5利用知识产权资源的能力和水平较低 (14)3.6知识产权交易还不发达 (15)3.7缺乏完善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 (15)4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现存问题的解决 (15)4.1提高本国的技术创新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15)4.2确立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16)4.3知识产权制度与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体系的呼应与配套 (16)6结语 (16)参考文献 (17)1导论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知识和人才对一国的经济贡献率日益超越传统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器。
随之而来的,是知识产权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影响力加大、影响范围增广,知识产权保护已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高度。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明确指出:“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 自20世纪中叶以来,以关贸总协定及其后继的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心,倡导并形成了战后新的国际贸易体制,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新的国际贸易秩序带来了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化问题,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从传统的国内智力成果保护领域走向知识产权贸易的国际市场。
进入八十年后期,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使用,知识经济初露倪端,知识产权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日益成为发达国家维护科学技术垄断,加强市场竞争,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手段。
虽然我国的知识产权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但是因为我们的立法时间比较短,所以在立法和执法上都存在许多不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外商的不满,对外商投资者进入中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把仅仅适合发达国家(乃至个别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制度强加给全世界,是发达国家的一贯做法。
有效的产权制度可以防止私人收益(成本)与社会收益(成本)发生背离,克服“外溢性”,是激励创新的根本制度.本文旨在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不足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建议和对策。
希望通过撰写论文的方式,深入了解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以便更好地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做出贡献。
2中外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和现状及其重要性2.1 关于知识产权的几个概念2.1.1 知识产权的属性知识产权是产生于精神领域的非物质化的财产权,是基于智力成果、经营标记或知识信息所产生的权利。
信息性,知识产权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客体的信息性;无形性,知识产权的客体不具有一定的物质形态,因此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公共性;排他性;易逝性,知识是无形的,但知识的应用结果是有形的,因此,生产者对它们的控制很容易消失;稀缺性;有用性。
2.1.2 知识产权的含义知识产权又称智力成果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因其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领域里创造的精神财富所亨有的权利。
知识产权包括的范围比较广泛,通常认为知识产权包括工业产权和著作权。
根据1967年7月14口在斯德哥尔摩签订的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规定,知识产权包括下列各项内容:①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②艺术家的表演以及唱片和广播节目;③人类一些活动的发明;④科学发现;⑤工业产品外观设计;⑥商标、服务标志以及商业名称和标志;⑦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活动;⑧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由于智力活动而产生的其他一切权利。
而在世界贸易组织签订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工PS)中,知识产权被界定为:①版权与邻接权;②商标权;③地理标识权;④工业品外观设计权;⑤专利权;⑥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拓扑图)权;⑦商业秘密。
2.2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重要性由于知识本身的性质、社会不合理的经济和道德机制导致了市场失灵,只是市场充分竞争情形是不存在的,因此无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认为知识产权充分保护的市场最有效率。
从资源配置效率角度而言言,知识产权的充分保护有利于经济增长。
知识产权的保护利于科技创新。
以最早产生知识产权制度的英国为例。
可以说,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产业革命,若没有专利制度就不可能发生。
当时的先导产业——棉纺织业中的许多发明,如水力纺纱机、瓦特的蒸汽机等,都是在专利权的保护和激励下创造出来的。
2.3中外知识产权的发展及现状美国于1790年颁布了美国第一部《专利法》——“有用技术进步促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