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艺文件(植物蛋白饮料)编制:审核:批准:2008—10—30发布2008—11-01实施岑溪市可乐饮料厂ﻩ★关键质量控制点1、均质采用均质机 参数1000公斤/小时 ,压力为20~25MP a 2、灌装采用全自动瓶装机 参数8000瓶/小时 温度70~80℃ 3、杀菌采用杀菌锅进行高温杀菌 参数6000瓶/锅 杀菌温度121℃~123℃,保温时间为25~30分钟1. 原料选择1.1生产过程中使用水源为自来水,经过净水过滤器的过滤。
1.2黄豆应该选择颗粒较大,蛋白质含量高,风味浓的品种,保质期不能超过一年。
初选是必须剔除霉烂变质、虫蛀、出芽、及瘦小的种仁和沙石等杂质。
1.3用清水清洗干净并浸泡4小时左右,浸泡时料水比为1:3.。
2.磨浆浸泡好的黄豆使用磨浆机进行磨浆,先采用粗磨,磨浆时料水比一般为1:(10-15)进行。
3.调配将调和好的白砂糖、水以及相关食品添加剂经过滤后,一同放入储料罐,在蒸汽的作用下与豆浆进行调配。
4.过滤磨好的浆液体应该组织细腻、润滑、颜色乳白,用200目筛网进行过滤,得到浆液。
5.均质将过滤好的豆浆经高压均质机均质,压力控制在20~25MPa。
6.灌装封口豆浆经均质后放入高位储料罐,灌装车间工作人员在灌装前做好灌装机的清洗和准备工作,发现异常及时纠正后才能进行灌装。
7、灭菌灭菌前先将消毒锅预热,待消毒锅产生蒸汽后,才能将灌装好的豆浆放入消毒锅进行灭菌,灭菌温度设置应为121℃~123℃,保温时间为20~30min。
8、包装将灭菌后的豆浆自然冷却后装箱、送检,然后放入成品仓库,待检验合格后方可销售。
1、目的大豆的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必须进行控制,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大豆采购控制。
3、职责3.1采购人员负责大豆采购过程的控制。
3.2车间专人负责对大豆的验证和记录。
4、技术要求4.1应符合GB/T 8612-1988《豆制食品业用大豆》要求,对重量、色泽、气味等项目进行检验、判定并验收。
4.2符合GB/T 5492-1985《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规定的大豆色泽、气味要求。
4.3符合GB/T 5494-1985《粮食、油料检验杂质、不完善粒鉴定法》规定的大豆杂质要求。
5、采购人员在大豆采购前必须熟悉采购的技术要求,在实施采购时严格执行技术要求。
6、质检科检验员检查并记录采购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1、目的对配料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要求,保证不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2、适用范围调配过程控制。
3、职责3.1车间操作人员负责调配过程的控制。
3.2车间专人负责对调配过程的检查。
4、技术要求4.1应符合GB16322-2003《植物蛋白饮料卫生标准》规定的要求。
4.2符合GB 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的要求。
5、车间操作人员在调配前必须熟悉配料的技术要求,在实施采购时严格执行具体产品配方。
将按重量比例:大豆5%、白砂糖 5%、稳定剂0.2%、食用香料0.01%、其他为水。
6、质检科检验员检查并记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1、目的有效控制包装计量的准确性,保证产品净含量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定量灌装过程控制。
3、职责3.1车间操作人员负责按要求定量灌装。
3.2质检科检验员负责核定。
4、工作程序4.1进入包装间必须穿戴本厂统一的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头发不得外露,工作服和工作帽必须定期更换,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带入包装间;必须按照卫生要求进行穿戴和消毒;严禁一切人员在包装腔作势车间内吃食物、吸烟、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等;4.2作业前检查灌装机的工作状态和卫生状况,确保作业时达到卫生要求; 4.3 包装前必须洗手消毒,包装时必须穿戴一次性卫生手套;4.4车间操作人员负责抽检开始灌装的头十瓶进行计量并做好记录,如发现净含量达不到要求,要及时调整灌装机,并重新进行计量记录。
若调整后达不到要求,马上向车间领导汇报。
4.5根据生产计划确定包装数量并领取包装物资;并在给包装瓶打印生产日期的同时检查包装的完好情况;封口应严实,不得出现漏口;4.6 包装好的产品应轻拿轻放,避免破损、挤破;4.7检验员负责对成品进行出厂前的检测,检验合格的产品方可出厂。
1、目的对灭菌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有效杀灭饮料中的微生物,防止产品变质。
2适用范围灭菌过程控制。
3、职责3.1车间操作人员负责按要求对灭菌温度进行控制并记录。
3.2检验员负责该工序的检查。
4、技术要求控制灭菌温度121℃~123℃,灭菌时间为25~30分钟。
5、工作程序5.1车间操作人员在灭菌前先清洗灭菌锅,做好卫生工作。
5.2将包装好的、经检查无漏口的饮料依次放入灭菌锅,注意不能放得太满,以免影响灭菌质量。
5.3按技术要求设定参数,并做好记录。
1.范围本规程规范了本厂植物蛋白饮料豆奶的试验方法、规则,适用于出厂检验。
2.引用标准QB/T2132-2008《植物蛋白饮料豆奶(豆浆)和豆奶饮料》GB/T 16322-2003《植物蛋白饮料卫生标准》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5009.5-2003《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T 4789.2-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T 4789.3-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JJF 1070—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程》GB 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3.技术要求技术要求按下表4.试验方法4.1 感官按QB/T 2132-2008中5.1规定方法进行检测。
4.2 净含量按JJF 1070规定的方法检测。
4.3 蛋白质按GB/T 5009.5中规定的方法检测。
4.4脲酶活性按QB/T 2132-2008中附录A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4.5 菌落总数按GB/T 4789.2中规定的方法检测。
4.6大肠菌群按GB/T 4789.3中规定的方法检测。
5 检验规则5.1 同一批投料、同一品种、同一包装规格的产品为一批。
5.2 抽样方法从包装在品中随机抽样,随机抽取12个独立包装,6个样品作感官、理化指标检验;2个样品用于微生物检测。
其他备用。
5.3判定规则按出厂检验要求检验并判定,检验项目全部合格时,判整批产品为合格品。
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项目时,可从同批产品中加倍抽样复验一次,若仍有一项不符合,则判整批产品不合格。
产品质量管理制度l、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部门、地方有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制度标准的规定,坚持质量第一。
2、对出厂的每批产品应按规定进行出厂检验,未经检验的不准出厂,检验不合格的,不准以合格品出厂。
3、对生产工序和出厂产品处理、包装、重量、标识和贮存等进行检查和监督。
4、建立质量台帐,定期分析产品质量动态,向生产部门、公司领导汇报,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5、产品配方中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非食品级添加剂。
6、在生产过程中应按规定开展产品质量检验工作,并作好各项检验记录。
7、严格按产品标准及有关规定对出厂产品进行检验,并出具产品质量检验报告。
8、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以合格产品出厂。
9、应严格管理保存好原始记录和报告单,不得缺页,装订成册,按月、年保管。
10、不准使用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计量器具。
11、仪器设备如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查明原因,特别是电光分析天平,需经专业人员修复校准合格后,方能继续使用。
*号检验项目检验计划1 *号检验项目的检验周期:对在出厂检验项目中注有“*”标记的项目脂肪、总固形物、总砷、铅、铜、霉菌和酵母、致病菌、食品添加剂等化验室负责每年的上半年和下半年送广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进行检验,如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向厂长汇报,对不合格样应立即封存,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处理。
若在质检系统的监督检验中包括“*”号项目且检验结论为“合格”的,化验室可相应减少对“*”号项目的送检次数。
2 *检验项目的检验单位:每年的*号检验项目一律送广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进行委托检验,有特殊情况需送其它部门检验的需经厂长批准,方可进行,所送单位必须是有合法地位、有资质的检验机构。
产品标签、包装、运输、合格证1、标签食品标签应符合GB7718规定。
外包装标志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规定,并应标明产品名称,厂名、厂址、配方、生产许可证号、标称净含量、生产日期等,表面光洁,贴标整齐,文字清晰、密封性能良好、无渗漏等。
2、包装成品的包装材料必须无害,包装容器,应采用无毒耐油的材料制成。
包装物应满足相应标准要求,使用的包装物有出产检验合格证。
产品必须包装后方可出厂销售,包装应采用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包装材料。
3、运输产品的运输应采用无污染的封闭式的交通工具,不得与其它有毒有害物品混装混运,运输过程应保持清洁卫生。
4、合格证每批产品经检验合格,发放合格证后方可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