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作者:刘奎凤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21期
摘要:新课标理念下教学有效性,是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不断激发学生知识生命的潜能。
所以提高地理课堂的有效性首先就要了解学生,实施差异教学,并对课标进行认真解读,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适时渗透各科知识,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努力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1-0107-02
高中地理教学要体现课程理念,落实课程目标,达到课程标准,需要地理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充分考虑高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要,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标理念下教学有效性,是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在高质量完成文化知识传承和基本技能训练任务的同时撞出知识生命的火花。
而教师则要在营造一个平等交流的氛围中,不断激发学生知识生命的潜能。
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学生,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
一、了解学生——有效教学的起点
在教学中,教师对地理基本知识应该已是非常精通。
但只注重对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全面化,只关注自己的教学过程,不管学生,不备方法,导致教师讲课、学生学习两层皮,教学效果不好。
殊不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认识是教学的起点。
我们必须研究我们的学生,教师应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生的心理结构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上课前,授课教师可对在课堂上可能产生的效果、发生的反应做充分的预测。
根据课前的预测做适当的调整,使教学内容及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全面解读课标,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通过对课标的认真解读,围绕标准确定教学重点、难点、高考考点等,把握主干知识,让学生对主干的地理知识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以便适当分配学习时间,利于学生抓住重点、化解难点,为真正掌握知识做好铺垫。
根据课标做有效的教学设计,使教学紧紧围绕课标的核心思想走,是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
有效的教学设计应该是“为学习而设计教学”,应做好以下几点。
1.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在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出因人而异的教学目标,使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2.确定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
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授课教师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地梳理,对选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再加工和合理地组织与安排,分析各部分内容在全部教学内容中的地位和作用,以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锁定知识的“生长点”,使教学内容的设计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
3.教学过程设计凸现“动与导”。
在教学进程的编排和教学环节的组织上,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为学生提供有助于解决问题的线索,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获得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基本技能。
4.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探索适应学生差异的、开放的教学方法,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三、要实施差异教学提高地理课堂的有效性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要求高中地理学习中学生必须具有多种学习能力,而每个学生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学习能力又有极大差异,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
一般来说在自然地理与区域地理学习中,男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要优于女生,但在人文地理学习中女生又优于男生,如果忽视这些差异的存在必然会造成一部分学生学习低效的后果。
课堂是师生互相交往,互动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教师要充分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性,引领学生去探究知识。
“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获得有差异的成功”,这是新课程教学改革之理想。
四、地理课堂要注重学科渗透?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经济和科技发展,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使之成为文综试题的题眼,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这一实现教学意图的主阵地,在传授地理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适时渗透各科知识,这样既可调节课堂单一、枯燥的气氛,又可以使同学们获得更多的知识。
在自然地理基础知识教学中,与生物、化学、物理有着广泛的联系,如岩石的风化,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光化学烟雾的形成,酸雨、臭氧层漏洞、光合作用,教师可作适当的学科渗透,既可将知识讲解透彻,又能加强地理学科的科学性。
对于区域地理教学,可适当渗透文学、历史和政治知识,还可加强国防教育,如介绍到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时,就可与历史教学中的各根据地知识相结合,既增强了对该知识的感性认识,又使枯燥的记忆变得生动,还进一步巩固了历史学习。
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同样要注意与政治历史知识的渗透。
如讲到产业转移知识,我们就可结合政治中的市场经济规律来加深对产业转移知识的理解。
五、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现代教育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可以使课堂生动形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授课时,恰当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能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使课本内容与现实紧密地有机结合起来。
同时,现代教育媒体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传递信息,让学生真正做到眼耳并用,视听并用,使知识传递、接受、记忆变得比较容易,也更加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以适应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胡永生.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范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2]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3]倪文锦.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钟启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