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会诊管理制度与相关流程各医院都应制订会诊制度与流程,那么会诊就是临床医疗工作中集思广益,发扬学术民主,共同解决病人诊疗问题得重要措施,病人在诊断、治疗上有困难或涉及其她专业问题需要专科协助解决时,应及时组织会诊,会诊又分为多种形式,如急诊会诊、专家会诊、病区会诊、术前会诊等等,为了让会诊工作更加有章可尊,依法执业,依法行政得权利,特制定如下会诊管理制度与流程。
一、科内会诊:
本病区或本科内得会诊。
由主治(主管)医师提出,经科主任同意后,召集本病区或本科室得医护人员参加(亦可结合疑难病例讨论会进行)。
二、科间会诊:
1、在本专科领域内对病人得诊治有困难,需要相关学科协助得,可提出科间会诊。
2、急会诊:应邀科室应在接到会诊邀请后10分钟内前往会诊;普通会诊:应邀科室应在接到会诊邀请后24小时内前往会诊;严禁应邀医师未查瞧患者而直接行电话会诊。
3、科间会诊原则上由各科主班医师(或由科主任指定人员)负责完成,并做好会诊得登记工作,如碰到较为疑难得会诊,或同一病人经两次会诊后仍未明确诊治意见得,会诊医师应立即如实地汇报科主任,由科主任安排医师处理。
4、住院病人得普通会诊由管床医师提出,经主治医师同意后,由床位医师填写会诊邀请单。
会诊单上应详细写明患者得病情、邀请会诊得目得与要求,由主治医师签字确认后送至被邀请科室。
被邀请科室医师前来会诊时,必须有分管得床位医师陪同,
以便共同讨论。
会诊结束后会诊医师应将会诊意见按规定格式记录在会诊单上,同时在会诊记录本上签字。
床位医师也应及时将会诊意见记录在病程录中。
5、住院病人得急会诊由主管医师提出,经上级医师同意后,可直接电话联系被邀请科室,后补填写会诊邀请单,会诊结束后会诊医师应将会诊意见按规定格式记录在会诊单上。
中午及夜间急会诊必须就是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得医师或经二线医师同意后,方可提出邀请。
6、急诊病人得急会诊由急诊当班医师提出,可直接电话联系被邀请科室,后补填写会诊邀请单。
三、全院疑难、危重病例、重点患者会诊
1、住院病人病情诊断有困难或病情危重需要她科协助诊治得,可提出全院会诊。
全院会诊由床位分管医师提出,经科主任同意后,由床位医师填写会诊邀请单。
会诊单上除了需要详细写明患者病情、会诊得目得与要求外,应在会诊单右上角标明“全院会诊”字样,并明确写明会诊得时间、地点、邀请会诊得专家,经副主任以上医师确认签字后送至被邀请科室,并报医务科。
全院会诊可实行点名会诊,未点名者应邀科室应安排主治以上医师参加,必要时可邀请分管院领导或医务科同志一起参加。
全院会诊由科主任主持,并指定专人记录,会诊结束后由床位医师及时将会诊意见记录在病程录中。
2、门诊病人经两次就诊仍不能明确诊断者,门诊医师要向科主任提出会诊申请,流程参照住院病人。
会诊结束后应及时将会诊意见记录在门诊病历卡上,供门诊医师参考。
四、院外会诊或远程医学会诊
1、本院不能解决得疑难病例或由于本院无相应学科不能解
决诊治问题时,可提出院外会诊。
经治科室应当向患者或其授权委托人说明会诊、费用等情况,征得患者或其授权委托人同意后,由经治科室科主任提出,书面报医务科批准;当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征得其近亲属或者监护人同意。
2、院外会诊由床位分管主治医师提出,经科主任同意后,由管床医师填写院外(远程医学)会诊邀请单,内容包括拟邀请医院、医师姓名、专业及技术职称、会诊得目得、理由、时间、地点、费用与联系人等情况,并附会诊患者病历摘要。
经审核后加盖医务科公章,由医务科(节假日及夜间为行政值班)或远程医学中心工作人员向被邀请医院发出书面会诊邀请函。
3、院外(远程医学)会诊由科主任负责接待会诊专家,必要时可邀请分管院领导或医务科同志一起参加,指定专人记录,会诊结束后由床位医师及时将会诊意见记录在病程录中。
五、会诊登记本详细记录说明
科间会诊与全院疑难、危重病例会诊得会诊登记本得一般项目由经治科室医务人员填写,后与会诊申请单一起送达拟邀请科室。
双方医务人员在邀请科室会诊登记本上签字确认送达时间。
被邀请会诊得医师在到达科室后在会诊登记本签字确认。
六、会诊费用得收取。
科间会诊与全院疑难、危重病例会诊得会诊费用由提出邀请得科室按物价部门规定收取会诊费,并归入科室。
各科室每月5日前将上一月得会诊情况进行详细统计,由科主任或护士长签字后上报医务科审核,再交财务科做表。
院部对会诊医师补助10元/次。
属我院诊疗需要请外院专家得会诊费、差旅费等均由院方承担,会诊科室按物价部门规定收取相关费用。
支付方式由科室先
垫付后再由医院报销。
属患方主动要求邀请得,会诊费、差旅费等均由患方承担。
以上内容谨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