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微生物检验
培养基
• 对照培养基 按标准物质管理,由中检院负责研制 分发。
• 计数用培养基 a.需氧菌总数: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TSA) b.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SDA )
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或含抗生素的SDA。
计数的方法
• 1. 平皿法:包括倾注法和涂布法。该项下明确可使用直 径较大平皿,且培养基的用量应相应增加。 • 2. 薄膜过滤法。 • 3. 最可能数法(Most-Probable-Number Method,简称
2015版中国药典微生物检验
2015版微生物检验
• 实现了三部药典标准的统一 • 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药品微生物检验标
准体系,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征 • ①全面与国际标准接轨; • ②推动了药品微生物控制由终产品检验向
过程控制转变。
2015版微生物检验
• 微生物基础知识 •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 物计数法(通则1105)解析
• 格式变化 • 内容变化 • 通用要求变化
—适用范围 —检测环境变化 —培养基 — 计数的方法 — 菌种及菌液制备 —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 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 供试品检查
格式变化
• 2010版附录ⅩⅢ C/附录 XI J: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 2015版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
通则1105)解析 •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
通则1106)解析 • 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通则1107)解析 • 培养基的质量管理 • 工艺用水的检查 • 无菌检查法 (通则1101)解析
微生物基本知识
• 定义: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对所有 形体微小,单细胞或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 胞甚至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统称。
• 沙氏葡萄糖琼脂、玫瑰红钠琼脂 、白色念珠菌、黑曲霉。
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 1. 术语变化: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 2.需氧菌总数测定用五种菌株试验 • 3. 菌液加入方式:菌液加入供试液中,使
每1mL供试液或每张滤膜所滤过的供试液中 含菌量不大于100cfu,且所加菌液的体积不 超过供试液体积的1%。
球菌
• 杆菌
杆菌
螺旋菌
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阴性细菌细胞壁 构造图
菌落
菌落(colony):将单一微生
物细胞或一小堆同种微生 物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 表面,当它占有一定空间 并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 该细胞就会迅速生长繁殖。 结果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 肉眼可见并有一定形态构 造的子细胞集团。
真核微生物形态
法(通则1105) •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 控制菌检查法(通
则1106) • 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通则1107)
格式变化
中国药典2010年版微生物计数法编排方式
中国药典2015年版微生物计数法编排方式
内容变化
适用范围
• 微生物计数法系用于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 的嗜温细菌和真菌的计数。
• 真核微生物:是细胞核具有核膜、核仁, 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 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的一类微生 物。
酵母菌特性
①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 ②多数为出芽繁殖,也有裂殖; ③能发酵糖类产能; ④细胞壁常含甘露聚糖; ⑤喜在含糖量较高、偏酸性环境生长。
酵母菌菌落特征
与细菌相似,较细菌大而厚,圆形,光滑湿润, 粘性,易用针挑起,颜色单调,多为乳白色、少 数红色、常有酒香味
MPN。 MPN法用于微生物计数时精确度较差,但对于 某些微生物污染量很小的供试品,MPN法可能是更适合 的方法。
• 注:方法选择原则:根据供试品理化特性和微生物限度 标准等因素选择。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 胰酪大豆胨琼脂:金黄色葡萄球菌、 枯草芽孢杆菌、铜 绿假单胞菌、白色 念珠菌、黑曲霉
• 胰酪大豆胨肉汤:金黄色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枯草 芽孢杆菌
供试品分类及供试液制备
• 1. 水溶性供试品 • 2. 水不溶性非油脂类供试品 • 3. 油脂类供试品试品: • 4. 需用特殊方法制备供试液的供试品:①
膜剂、②肠溶 及结肠溶
• 一般随机抽取不少于2个最小包装的供试品 ,混合,取规定量供试品进行检验。
• 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供试品的检验量为10g 或10ml;膜剂为100cm2;贵重或微量包装 药品的检验量可以酌减。
霉菌特性
丝状真菌的一个通俗名称,意即“ 发霉的真菌”。霉菌的营养体由菌丝构 成,菌丝无限生长并产生分枝,分枝的 菌丝相互交错在一起,形成菌丝体。
霉菌菌落特征
• 霉菌细胞呈丝状,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营 养菌丝和气生菌丝。霉菌菌落较酵母菌大 质地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或蛛 网状、绒毛状或棉絮状。菌落与培养基连 接紧密,不易挑取,常有霉味。
微生物的分类
• 原核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 支原体、衣原体、蓝细菌和古细菌
• 真核微生物:酵母菌、霉菌、粘菌、原生 动物和藻类
• 非细胞型生物:病毒、噬菌体、类病毒、 拟病毒和朊病毒
微生物特点
• 体积小,比表面积大 • 吸收多,转化快 • 生长旺,繁殖快 • 适应强,易变异 • 种类多,分布广
• 明确规定本法不适用于活菌制剂的检查。 • 增加了检测产品的范围。
2010版:系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料辅料受 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
检测环境变化
• 微生物计数试验环境要求 微生物计数试验环境应符合微生物限度检
查的要求。检验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防止再污染,防治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 品中微生物的检出。单向流区域、工作台面及 环境应定期进行监测。 • 9203: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 “微生物限度检查应在不低于D级背景下的B级 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
试剂和试药
• 中和剂、灭活剂和表面活性剂均应对微生物无 毒性其相互间具有相容性,有利于样品中微生 物均匀分散。
• 稀释液 1、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2、pH6.8 无菌磷酸盐缓冲液、pH7.2无菌磷酸盐缓冲液 、pH7.6无菌磷酸盐缓冲液;如需要,可在上 述稀释液灭菌前或灭菌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或中 和剂等。3、0.9%无菌氯化钠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