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铁路信号设备的防雷措施
摘要:新时期经济发展下我国铁路运输水平不断提高,铁路信号设备是铁路运
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设备组成,文章结合常见的雷害现象对铁路信号设备运行下
防雷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铁路信号;信号设备;设备防雷;防雷措施
引言
铁路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项目,历经长时期的发展,涌现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在
新时代背景之下,针对铁路运行效率与安全性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铁路信号设备的自
然灾害应对能力也需要大力提升。
通过提升铁路信号设备的防雷性能,可以减小雷害对设备
产生的影响,保证铁路的安全运行。
1铁路信号设备雷害产生原因分析
雷电对铁路信号设备产生的危害类型有直击雷和感应雷2种。
直击雷是雷电直接对铁路
信号设备产生冲击和影响,这种雷电灾害对铁路信号设备的影响非常大,造成的破坏程度也
比较严重,更严重的情况可能会直接导致信号系统的瘫痪与崩溃。
其次,感应雷。
这种雷电
所产生的影响明显要小于直击雷。
它对铁路信号设备的影响主要是来自于雷电的感应磁场,
通过感应磁场对信号系统造成一定的干扰,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铁路信号设备出现信号错误、
信号干扰等方面的问题,并不会产生根本的损害,因此维修难度大大降低。
但是感应雷对信
号设备的干扰往往会导致铁路信号设备出现错误的显示内容,这严重干扰了正常的铁路运行,给铁路出现带来难以估量的麻烦。
雷电对铁路信号设备的干扰主要是通过入侵信号完成的,
主要有3种入侵方式。
第一,通过交流电完成入侵。
雷电通过交流电完成入侵时会先进入高
压线路,然后通过高压变压器转换为低压再入侵低压设备。
第二,通过轨道电路完成入侵,
轨道电路传输线的主要材料是钢轨,钢轨是很容易传输雷电的材料。
第三,通过电缆完成入侵。
铁路信号设备连接的主要材料是电缆,电缆是一种很容易传输雷电的材料,当恶劣天气
出现时,雷电就很容易通过电缆入侵到室内,导致事故的出现。
因此,雷电干扰破坏铁路信
号设备的方式是多种的,想要规避或者减少损害还需要从根本环节入手,斩断连接,这样才
能够更好地完成铁路信号设备的防雷整治工作。
2铁路信号设备的防雷措施
2.1提高室内防雷技术方案成熟度
要强化对室内防雷技术应用重点的关注,从电源的角度出发,制定针对电源为主的关键
性机械部位的多级防护保障机制,使终端电子设备可以得到更加成熟的应用,为室内防雷技
术故障的识别和隐患的排除提供技术支持。
要针对铁路路网的运行情况进行多方位的分析,
并对其信号所受干扰及影响进行总结,提高室内防雷技术方案的设计针对性。
2.2设置屏蔽接地棚
屏蔽接地棚,又常被人们称作法拉第笼,通常设置在铁路信号设备的顶部与周围,利用
导电性较好的镀锌铜条,将接地网进行有效的连接。
信号楼的内部包含了大量的小功率电气
设备,包括电压较低的电子逻辑系统与遥控系统,为了保证这些设备的安全运行,减小雷击
对设备产生的损害,在条件允许的基础上,可以有效设置屏蔽网。
结合有关规范标准能够知道,该网格的规格不能够超过3.0m×3.0m,网格需要全部压环处理,并采用避雷带进行等电
位的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防雷害措施,可以保证雷电流能够有效的引入到大地,雷电流可以
得到更好分流,减小局部电压对铁路信号设备产生的雷击危害。
2.3确保电位均衡连接
在雷电侵入铁路信号设备的时候,会在建筑周围的地面出现强烈的电流,使电位呈现放
射性。
假设铁路信号设备建设在该范围内,会由于电位差的缘故而导致电压入侵的问题,从
而破坏信号设备。
对此,应当在电源线、金属管道、接地线以及信号线等部分装配过电压保
护设备,以达到消除电位差的效果,实现电位均衡连接。
同时,还要根据这一标准对防护层
的接口处进行处理。
一般来说,可以把铁路信号设备的金属管线、窗栅以及地线与地栅连接
起来,使铁路信号设备内部的金属骨架与部件构成屏蔽接地栅,以此来防止由于雷电灾害造
成的电位差对铁路信号设备形成的危害。
2.4构建智能防雷系统
传统的铁路信号防雷设备仅起到雷电防护的作用,无法实现对防雷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对
雷电流泄放起重要作用的机房接地电阻阻值等相关参数的监测功能,因此需要维护人员对防
雷设备进行定期巡检或重点检查,上述检查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安全防护手段,但存在一些状
态指示参数人工测量困难,且不容易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等问题,同时由于维护人员个人能力
的参差不齐,导致对防雷设备的检查结果容易受到维护人员的主观影响,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传感器应用、电子电路设计及网络搭建技术,设计了一套智能防雷系统,不仅可实
现本地及远程对防雷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功能,还能对机房接地电阻阻值、雷击电流、
雷击峰值等相关参数的实时监测,并将所有监测数据统一存储在系统的数据服务器中,为雷
电灾害影响、接地电阻阻值变化等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系统在应用过程中也发现了类如防雷
设备工作状态改变,而监测平台信息显示延时等问题,系统已在应用过程中结合用户提出的
宝贵建议,进行了相应的系统升级,解决了现已发现的故障难题。
智能防雷系统不仅可对所
有站的防雷设备进行实时监测,还可对各站上传的数据进行存储。
智能防雷系统具有远程数
据查看、故障迅速定位、历史数据可追溯等特点,是改善电务部门运维水平的重要系统,具
有实际应用价值。
2.5将过电流保护器件有效串接
铁路信号设备内部系统产生浪涌电压,会引发过电流现象,为了防止过电流危害微电子
设备,相关人员务必在信号入口位置,安装过电流保护设备。
无线电高压与电磁干扰是影响
铁路信号正常运行的核心因素,再加上铁路信号设备自身因素,大部分缆线铺设于户外,受
到的雷电干扰特别大,所以,做好相应的设备防护工作特别重要。
通过采取等电位连接模式,并将过电流保护器件进行有效串接,可以延长铁路信号设备的运行时间,提高铁路信号设备
的安全性。
2.6其他防雷措施
首先,设置避雷针。
为了避免雷电对铁路信号设备形成直接性的冲击,应当在铁路信号
设备较多的地方设置避雷针。
工作人员需要对该区域的铁路信号设备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科
学准确地设定避雷针的位置,使其地线与铁路信号设备的电线电缆距离在20m以上,以发挥避雷针应有的作用,对区域内的铁路信号设备形成保护作用,防止避雷针在直接冲击下产生
电磁感应而影响铁路信号设备。
其次,铺设接地网。
在铁路信号楼的周围,可以通过铺设接
地网的方式将电流引到地上,从而防止过电压影响到信号设备的正常运行。
通常情况下,接
地网采用铜包钢的材料,通过垂直的方式进行接地,间隔大约在2.5米,接地网的电阻应当
与贯通接地线相互连接,并且电阻值应当不超过10Ω。
另外,建设防雷塔。
如果区域内铁路
信号设备较为密集,可以通过建设防雷塔的方式来避免雷电灾害。
在铺设线缆的过程中,要
尽可能防止交叉现象的出现,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距离标准,将线缆与防雷塔之间的距离控制
在3m内。
结语
综上所述,铁路交通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出行方式,铁路交通的出行安全问题直接关系
着众多乘客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
保证铁路交通的安全运行还需要重视雷电对
铁路信号设备的损害及其影响。
通过对雷电危害进行分析,了解雷电对铁路信号设备产生影
响的途径以及主要影响方式,并根据此提出要完善铁路防雷电系统,采用多元化的防雷措施,提高铁路信号设备防雷水平,保证铁路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刘鑫东.铁路信号设备的雷电综合防护体系[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5):52.
[2]彭忠伟.雷电对铁路信号设备的危害及防雷整治[J].技术与市场,2020,27(02):138-139.
[3]徐林.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设备维护与管理工作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