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园林景观设计行业趋势

2020年园林景观设计行业趋势

后疫情时期,中小型民营设计院景观设计业务开拓思考
2020年已然过半,在全国经济下行的趋势下,设计市场依然笼罩在疫情的持续影响中。

单就风景园林设计业务整体而言,不算景气,但能否化危为机是每一个设计院应当思考的问题。

一、景观设计行业特点:
一是进入门槛较低。

景观设计相较于建筑、市政等其它工程专业,设计表达灵活,涉及工程技术安全的面较窄。

市场上的设计从业者有过土建施工方、苗圃老板、建筑室内等跨界设计师,甚至风水师都留下过作品。

景观设计资质申请较为简单,没有特别“高精尖”的设计业务,市场对于资质的要求并不高。

二是行业集中度低,大中小设计公司和工作室百家争鸣,设计能力和质量也层次不齐。

造成设计主体没有定价权,设计费的收取呈恶性竞争,逐年走低的趋势。

三是方案设计艺术性较强,明星设计师资源有限,纯粹的景观设计公司难以规模化发展。

对于方案要求较高的业主,通常是请知名景观设计师操刀方案设计,后期由施工图团队配合做深化设计。

二、景观设计业务类型
房地产景观设计
房地产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加之海南政府高举“不能成为房地产的加工厂”的旗帜,坚决破除全省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实行现房销售制,继续严格执行全域限购等政策,使得依靠房地产拉动景观设计业务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但是很多小规模的房地产项目还在建设中,且出于成本控制的要求,在委托景观设计业务时,会找小的设计公司甚至工作室。

该类设计业务基本没技术难度,设计院可以竞争的维度唯有设计费和贴身服务质量。

图1 :国兴一号
公共领域景观设计
以公园景观设计为例,在新区建设新的公园是做一个少一个。

而且新区的公园由于承载的多方期待越来越多,设计难度也比较高。

老公园的提升改造项目,能够参与的机会很少,通常经费也比较紧张。

校园、医院、社区等均有同样特点。

图2:白沙门公园
附着景观设计
指项目的主体专业不是景观设计,景观是作为配套专业的一部分。

如河道整治项目,主体是水质改善和生态环境优化。

但为了整体滨水景观的展示,提供市民游览休憩或商业空间,会将景观设计纳入项目专项,在服从主专业的前提下,满足提升功能的要求。

类似情况还有海绵城市设计、旅游景点配套、美丽乡村建设等等。

图3:农丰村美丽乡村
三、景观设计开拓思考
是危机,也是机遇
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会现金流紧张,被迫裁员甚至关门。

政府财政收紧,会将更多资金投入到经济发展而不是人居环境提升。

但是行业内浑水摸鱼的设计院会被淘汰,专注提升设计质量和关注生态人居需求的设计院,熬过今年后会迎来较好的发展机遇。

开拓思维,拥抱多元
单一做房地产景观的设计院将举步维艰。

专业领域过于狭窄的设计师,在转型做市政景观或其他公共项目时,因为缺乏规划思维和宏观视角,很难立刻转型。

上文提到附着景观设计业务,要求景观设计师开拓思维,不断学习,对其他专业要有一定的了解,使得景观专业能够合理的支持和协调主专业功能实现。

跨专业整
合、“微跨界”将成为常态。

“给排水+景观”、“市政道路+景观”、“农田水利+景观”、“装置艺术+景观”等,都将成为且已经在成为项目实例。

修炼内功,打造品牌
由于业务的规模和量级在不断下降,景观设计师除了在跨专业领域上充电学习之外,更需要不断打磨自身技能,修炼内功。

比如在方案设计环节,单效果图做的好看已经不能满足业主需求了(真正做到顶尖的也不多)。

如果设计师形象气质佳、汇报表达能力强,PPT制作有一定水平,且能站在甲方角度思考运营、成本、工期等问题,就比单纯做效果图的竞争力提升一个维度。

再比如报建和施工图设计环节,2020年审批局的要求较以往是更加严格。

报建文本的深度要求接近施工图设计,同时指标体系更为多样和细化。

如果设计团队及时转变工作思路,在商务和技术上重新组织成果路径,能为业主在报建审批时保驾护航,一定会获得不错的业务回报。

同时在某个景观设计业务上找到自身的细分领域,不断打磨形成特色设计品牌,紧密结合其他专业设计业务,将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长远地站稳脚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