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咳嗽、湿性罗音等
3、透明膜Leabharlann 成---加重缺氧。 见于腺病毒、麻疹病毒、流感 病毒性肺炎。
4、多核巨细胞---见于麻疹病 毒肺炎
• 红色肝样变期
3.灰色肝样变期 Grey hepatization (5~6 days)
大体: 肿胀,灰白色,质实如肝,切面干燥,
颗粒状,肺表面有纤维素──胸痛、 胸膜摩擦音
镜下: 肺泡壁毛细血管贫血
肺泡腔内有
症状---咳
大量纤维素──体征---肺实变
中性粒细胞
体征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缺氧和紫绀减轻,咳脓性痰,胸痛。 叩诊--实音,听诊--支气管呼吸音,触诊—语颤增强; X线检查--大片致密的阴影
病理学呼吸系统疾病
复习
(一)呼吸系统组成及特点 1. 组成: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肺。是通气和换气的器官。 2.特点: (1)与外界相通 (2)血流量多 (3)自身防御功能, 自净
(二)肺组织学 肺实质 肺间质 肺导气部 肺呼吸部
小气道 肺小叶 肺腺泡 肺泡(肺泡上皮 肺泡毛细血管膜 肺泡 隔 肺泡间孔) Lambert管道(孔)
3.按病变范围分类:
大叶性、小叶性、间质性、节段性和 肺泡性肺炎等
一、大叶性肺炎
lobar pneumonia
● 定义: 细菌所致肺泡内弥漫纤维素性炎症。
● 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寒战,咳嗽、咳铁锈 色痰,胸痛、肺实变体征等
● 多见于轻壮年,起病急,预后好
● 病因:肺炎球菌
病因及发病机理
90%由肺炎链球菌引起, 3型毒力最强。少数由其他 化脓菌引起。
2. 胸膜肥厚、粘连 3. 肺脓肿和脓胸 4. 败血症、脓毒血症 5. 中毒性休克
二、小叶性肺炎
(lobular pneumonia)
概念
以细支气管为中心所属肺组织发生 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 临床特点:发热、咳嗽、呼吸困难, 两肺散在性湿性罗音。多见于小儿、 老年人及体弱多病者,病情重,预 后差。
• 混合感染
• 病因及发病机理
多数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引起,少数由 其他化脓菌引起,但往往是混合感染。在机 体抵抗力下降时,细菌乘虚而入。常见于下 列情况:
• 1.继发于麻疹、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恶性 肿瘤等。
• 2.长期卧床的坠积性肺炎。
• 3.全身麻醉、昏迷的吸入性肺炎及围产期羊水 吸入性肺炎。
年龄 病因
青壮年 肺炎球菌
小儿、年老 多为混和感染
炎症性质 纤维素性炎
化脓性炎
病变范围 肺大叶
肺小叶
大体 单侧肺.左下叶多 两肺各叶,背侧及下叶多,病
肺大叶实变.病灶大 灶常小(直径约1cm)散在病变
镜下
纤维素性炎
化脓性炎,肺组织有破坏,
无组织坏死,肺泡壁完整
预后
较好
较差
三、病毒性肺炎 viral pneumonia
左主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
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 肺泡囊 肺泡
气管
支 气 管 树 结 构 示 意 图
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一、炎性疾病: 二、慢性阻塞性肺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 COPD
三、肿瘤性疾病: 四、粉尘沉着性疾病: 五、与循环系统有因果系的疾病: 六、先天性疾病:
•病理变化 (pathological change)
大体:
两侧肺散在性、小的黄色病灶,下 叶后部明显, 病灶大小不一,直径约 1cm,病灶可融合,称融合性支气管肺 炎。
小叶性肺炎
镜下 • (1)细支气管化脓
性炎; • (2)周围肺组织化
脓性炎; • (3)邻近肺泡代偿
性肺气肿。
• 小叶性肺炎
肺炎
Pneumonia
概念:肺的急性渗出性炎症。 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
肺炎分类: 1.按病因分类:
(1)感染性: 细菌性、病毒性、支原体性、 真菌性和寄生虫性肺炎 (2)理化性: 放射性、吸入性和类脂性肺炎
(3)变态反应性: 过敏性和风湿性肺炎
2.按病变性质分类:
浆液性、纤维素性、化脓性、出血性、 干酪性、肉芽肿性和机化性肺炎等
大量红细胞
体征
• Red • Solid • Consistency resembling fresh liver
临床表现
• 毒血症表现,寒战、高热, 呼吸困难,咳铁锈色痰
( rusty sputum ) , 胸
痛。有明显的缺氧和紫绀 症状。 • 叩诊--实音, • 听诊--支气管呼吸音, • X线--大片致密的阴影。 触诊—语颤增强
结局:吸收消散 发展为第二期
听诊 影象
Red, edematous
2.红色肝样变期 Red hepatization (3~4 days)
大体:
肺叶肿胀, 重量↑, 色暗红,质实如肝, 切面呈粗糙 、颗粒状,肺表面有纤维素
渗出──胸痛、胸膜摩擦音
镜下:
肺泡壁充血
肺泡腔内有
症状─咳
大量纤维素── 体征─肺实变
临床与病理联系
• 1.咳嗽、咯痰——支气管炎性渗出物刺激所 致。
• 2.呼吸困难、紫绀——支气管通气和肺泡换 气障碍。
• 3.湿性罗音——肺泡内渗出物。 • 4.X线——散在性小灶性阴影。
并发症: • 1.呼吸衰竭 • 2.心力衰竭 • 3.脓毒血症、肺脓肿、脓胸 • 4.支气管扩张
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区别
概念 : 上呼吸道V感染向下蔓延所致。 主要由流感V、合胞V、腺V、麻疹 V、巨细胞V等。
多见于小儿。
病理变化
1、间质性肺炎:肺泡 壁、 细支气管壁、小叶间隔明 显增宽,充血水肿,炎细 胞浸润—L、M 肺胞腔、支气管腔内空虚
临床--刺激性干咳;缺氧 征
2、重者炎症累及肺泡, 出现炎性渗出物及肺组织 坏死。
在机体抵抗力下降 时,细菌乘虚而入。病变 起始于肺泡,迅速波及整 个肺大叶,以肺泡内渗出 大量纤维素为特点。
pneumococcus
病变和临床表现
按其发展过程分四期:
1、充血水肿期: Stage of congestion
大体:肿胀、暗红、重量↑
镜下:肺泡壁充血
肺泡腔内有水肿液── 症状:
炎细胞
体征:
4. 溶解消散期 5. dissolution and dissipation stage
大体: 颜色、质地、重量渐复正常
镜下: 肺泡壁血管开放
症状
肺泡腔内白细胞崩解—— 体征
纤维素溶解
• 消散期
结局和并发症
1. 肺肉质变(carnification)
Pulmonary carn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