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4.分析机动进给结构特点、实现纵向横向进给方法。
5.分析进给轴箱润滑方式。
6.轴承类型、调整方法。
7.了解挂轮传动特点。
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遵守试验室安全操作规程,车床工作时不准戴手套和拿棉纱,女同学应戴工作帽。
2、做打开主轴箱盖,观察和调试主轴箱有关内容时,防止主轴盖落下,特别注意不要开动车床,为安全起见,应把车床开关总是断开。
键连接:适用于实现轴与轴毂之间的轴向固定以传递转矩,有的还能实现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或轴向滑动的导向。(其他几类不再一一描述)
功用:支承轴及轴上零件,保证轴的旋转精度,减少转轴与支承之间的摩擦和磨损
根据支承处相对运动表面的摩擦性质,可分为:
a.滑动摩擦轴承 : 轴承与轴颈存在滑动摩擦
b.滚动摩擦轴承 : 轴承与轴颈存在滚动摩擦
(4)了解链传动的类型、结构形式、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及失效形式等。
(5)了解螺旋传动的类型、结构形式、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及失效形式等。
(6)了解摩擦轮传动的类型、结构形式、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及失效形式等。
3.润滑剂及密封装置
(1)了解润滑剂的类型、功用性能参数及应用场合等。
(2)了解润滑装置的类型、功用及应用场合等。
3. 了解常用润滑剂及密封装置的类型、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
4. 观察了解机械零部件的工作原理,加深与扩展理论教学内容。
5. 观察了解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准则。
实验步骤
1.常用联接件、轴系零部件
(1)了解螺纹联接、键联接、花键联接、销联接的常用类型、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受力情况、装配方式、防松原理及方法、失效形式及应用场合等。
(6)测量各种螺钉直径,,根据实验报告的要求测量其它有关尺寸。
(7)按拆卸的相反顺序将减速器复原,并拧紧螺钉。
三、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观察了减速器之后,了解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实现减速的关键点,也知道了减速箱的设计规范尺寸,通关了解其结构,意识到箱体与轴承盖接合面的凸台结构重要性,也通过老师的指导,知道了一个设计小细节的关键点。
(2)了解轴、轴承、联轴器与离合器等轴系零部件的类型、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装配型式、常用材料、失效形式及应用场合等。
2.机械传动
(1)了解各种带传动的类型、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张紧方法及失效形式等。
(2)了解齿轮传动的类型、常用材料、加工原理、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受力分析及失效形式等。
(3)了解蜗杆传动的类型、常用材料、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受力分析、自锁现象及失效形式等。
3.分析丝杠传动结构特点、开合螺母工作原理、定位调整方法。
纵向、横向的机动进给及快速移动的操纵机构。丝杠、光杆进给的互锁机构,对开螺母机构,结合教图,了解超越离合器及过载保险装置。
(3)根据齿轮圆周速度(高,中,低)确定轴承润滑方式(脂润滑,油润滑);
(4)选择端盖形式(凸缘式,嵌入式)并考虑透盖处密封方式(毡圈,皮碗,油沟);
(5)考虑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轴承间隙调整等问题;
(6)绘制轴系结构方案示意图。
3、组装轴系部件
根据轴系结构方案,从实验箱中选取合适零件并组装成轴系部件,检查所设计组装的轴系结构是否正确。
实验成绩
指导老师签名
年月日
实验项目四:车床结构及传动系统分析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过程的各个实践环节,通过学生直接接触机床传动系统实物,增进学生对机械部件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通过观察实验机床的机械传动结构、零部件形状特征,及相关实验内容使学生能熟悉机床传动系统中的齿轮传动副、带轮传动副、离合器、传动丝杠螺母副、主轴、花键轴、传动轴结构、轴系支承等各类典型传动零部件结构。
二、实验内容与过程:
基本内容
1.熟悉普通车床总体布局
2.了解车床进给传动系传动特点、传动路线。
3.熟悉车床进给传动系常用零件的类型、结构及安装调整。
4.了解车床进给传动系统操纵与控制。
实验步骤
1.调整各操纵机构、分析车床进给传动系运动传动原理、传动路线。
2.熟悉操纵机构工作原理、定位调整方法。
3.分析丝杠传动结构特点、开合螺母工作原理、定位调整方法。
<2>锥齿轮传动;
<3>交错轴斜齿轮传动。
齿轮失效形式主要有:轮齿折断;齿面点蚀;齿面胶合;齿面磨损,齿面变形等5种。
轮齿折断有过载折断和疲劳折断。
工作原理:(至少)两轮间以链条为中间挠性元件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运动。
特点(与带、齿轮传动比较)
优点:①平均速比im准确,无滑动;②结构紧凑,轴上压力Q小;③传动效率高η=98%;④承载能力高P=100KW;⑤可传递远距离传动amax=8mm;⑥成本低。
二、实验内容与过程:
基本内容
1.熟悉减速箱的基本结构,了解常用减速箱的用途及特点。
2.了解减速箱各组成零件的结构及功用,并分析其结构工艺性。
3.了解减速箱中零件的装配关系及安装、调整过程。
4.了解轴承和齿轮的润滑。
5.学习减速箱的基本参数测定方法。
实验步骤
1.观察减速器的外形,用手来回推动减速器的输入输出轴,体会轴向窜动;打开观察孔盖,转动高速轴,观察齿轮的啮合情况。注意观察孔开设的位置及尺寸大小;通气器的结构及特点;螺栓凸台位置(并注意扳手空间是否合理);轴承座加强筋的位置及结构;吊耳及吊钩的型式;减速器箱体的铸造工艺特点以及加工方法。特别要注意观察箱体与轴承盖接合面的凸台结构。
2.观察定位销孔的位置,取出定位销,再用扳手旋下箱盖上的有关螺钉,借助启盖螺钉将箱盖与箱体分离。利用起吊装置取下箱盖,并翻转180~一旁放置平稳,以免损坏结合面。
3.观察箱体内轴及轴系零件的结构、各零、部件间的相互位置,分析传动零件所受的径向力和轴向力向机体基础传递的过程,并进行必要的测量,将测量结果记于实验报告的表格中。画出传动示意图。
解答:
常用的机械连接有螺纹连接、键连接、铆接等。
螺纹连接中又分为四大类:(名称及适用场合如下)
a.螺栓联接,适用于被联接件厚度不大,需经常拆装的场合。
b.螺钉联接:适用于其中一个零件较厚且不需经常拆装的场合。
c.双头螺栓联接:适用于其中一个零件较厚且需要反复拆装的场合。
d.紧定螺钉联接:适用于固定轴和轴上零件,传递不大载荷的联接。
4、绘制轴系结构草图
5、测量零件结构尺寸(支座不用测量),并作好记录。
6、将所有零件放入实验箱内的规定位置,交还所借工具。
7、根据结构草图及测量数据,在图纸上用1:1比例绘制轴系结构装配图要求装配关系表达正确,注明必要尺寸(如轴承跨距,齿轮直径与宽度,主要配合尺寸),填写标题栏和明细表。
三、实验总结:
4.取出轴承压盖,将轴系部件取出并放在木板或胶皮上,详细观察轴系部件上齿轮、轴承、封油环等零件的结构,分析轴及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方法及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方法;分析由于轴的热胀冷缩时轴承预紧力的调整方法和零件安装、拆卸方法。并绘制轴系部件的结构草图。
5.观察减速器润滑与密封结构装置,分析齿轮与轴承的润滑方法及轴承的密封方法;油槽及封油环、甩油环的应用;加油方式、放油塞,油面指示器的位置和结构。
联轴器主要分为两大类:刚性联轴器,挠性联轴器
离合器主要分为分为:牙嵌离合器,圆盘摩擦离合器,电磁离合器、磁粉离合器、摩擦式离合器等。
组成:带传动通常由主动轮、从动轮和张紧在两轮上的环形带组成。
分类:平型带传动,三角带传动,同步齿型带传动
5.根据两轴的相对位置和轮齿的方向,可分为以下类型:
<1>圆柱齿轮传动;
首先,我们温习了课堂了解的卧式车床的传动原理图,附录图4,此图是进行运动分析的基础,然后了解卧式车床的传动框图,它进一步体现了车床的各种传动关系和运动。
根据传动原理图可以看到,有两个运动,主轴的旋转B和车刀的纵向运移动A联系这两个运动的传动链4—5—uf—6—7是符合运动内部的传动链,所以是内联系传动链,传动链1—2—uv—3—4是外传动链与动力源相联系。
。
实验成绩
指导老师签名
年月日
实验项目三:轴系结构设计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机械机构(机器)展示示教,帮助学生了解机械发展历史、加深对主要机械零件的认识,提高机械结构设计能力。
二、实验内容与过程:
基本内容
1. 了解常用联接件、轴系零部件的类型和结构,掌握其特点与应用。
2. 了解常用机械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及失效形式。
3、未经指导老师同意,不得拆卸机床上别的任何机构和零件,试验完成后。必须擦拭机床,加上润滑油,打扫下现场。归还工具。
三、实验总结:
1.写出车床进给传动系传动路线表达式。
卧式车床的工艺范围很广,可加工各种轴类、套同类盘类零件上的回转表面;车削断面及各种常用螺纹。机床的加工独享主要是轴类零件和直径不大的盘类零件,故采用卧式布局,为了适应工人用右手操作的习惯和便于观察、测量,主轴箱布置在左端。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实验
专业班级:机械11级B班
姓 名:钟晓林
学 号:20
指导教师:袁严辉
实践时间:2014-4-18至2014-5-23
教学单位:机电工程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2014年6月20日
实验项目一:轴系结构设计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熟悉和掌握轴的结构和轴承组合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加深课堂上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后面的综合课程设计训练打好基础。
缺点:①瞬时传动比不恒定i;②传动不平衡;③传动时有噪音、冲击;④对安装粗度要求较高。
应用:
适于两轴相距较远,工作条件起重、金属切削机床、摩托车、自行车等。
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解常用联接件、轴系零部件的类型和结构,掌握其特点与应用。
以及常用机械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和失效形式。通过观察了解机械零部件的工作原理,加深与扩展理论教学内容。从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