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都地铁口非机动车停放调研报告

成都地铁口非机动车停放调研报告

成都地铁站口非机动车停放调研报告作者:陈建华马小俊摘要:本小组针对成都地铁一号线的出站口非机动车停放位置,运营时间,费用,服务半径,覆盖性进行分析。

说明地铁站口非机动车停放在生活和规划中的作用,得出现有的站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

关键字:位置,尺度,服务半径,停车设施。

背景:成都市作为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之一,成都地铁也越建越好了,在享受地铁带给我们生活出行便利的同时,服务于大众的与地铁配套的公共设施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地铁站口的非机动车停放站点。

成都地铁是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自2005年12月28日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于正式启动建设,2010年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建成通车。

成都地铁2005年开工。

按照成都市“五大兴市战略”中的“交通先行”战略要求,成都市正积极推进地铁多个线路建设。

其中,地铁2号线1期工程已在2012年9月16日开通试运营;2号线西延线于2013年5月底开通试运营;2号线东延线2014年开通试运营;4号线1期于2015年底开通试运营。

地铁站口已然在成都市民的家门口拔地而起,随着地铁线路各站点的逐渐开通,将有越来越多的成都市民选择地铁作为日常出行上班的交通工具,在享受快捷便利交通的同时,离地铁站口较远的市民却遇到了不少尴尬。

家住地铁站附近,走路约20分钟。

打的太贵,开车太挤,骑自行车去赶地铁最方便。

骑到了地铁站口却发现,周围没有配套的停车点位……成都地铁1号线迎来通车两周年,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也已经开始试运营。

此后,成都地铁将进入“年年都有新线通车”的高速发展期。

地铁线路的开通无疑给市民出行带来极大便利,然而,这“最后一公里”问题却遇到了尴尬。

从地铁站口到家门口的1~3公里,打车不划算,走路又有点远,骑自行车本是最方便的方式,但通过实地走访发现,地铁1号线和2号线大多数站点都没有自行车寄存点。

中国城市地铁站口非机动车停放现状:1、有的城市地铁站口全无停放设施;2、有地铁站口停放设施的城市停放站点数量不足;3、绝大部分停车站点配套设施不完善;4、管理方式上各有差异。

内容:1、针对国内城市地铁站口非机动车停放现状,初步假设可能出现的问题。

2、外出调研:成都地铁一号线、二号线各站口。

3、对地铁站口的非机动车停放站点的位置,尺度,服务半径,覆盖进行分析4、对其他城市或国外的成功例子进行分析5、对比分析后,以成都城市规划为角度出发分析城市地铁站口非机动车停放站点在城市设计中的规划方法:实地调查,询问及查阅相关资料——所选位置示意图蓝色——一号线橙色——二号线1、1.1区域位置:升仙湖1.2形式:室外露天停车场1.3服务范围:红花堰小区、泰来小区、五汇苑等小区1.4服务半径:600米1.6是否收费:是1.7实际使用情况:停车场就建在升仙湖站出口处,存放后去乘坐地铁和返回取车都十分便利。

升仙湖站口外面很空旷,有一个很大的停车场,专供前来坐地铁的市民停放,这个停车场建了建成已有一年多时间,每天在这边停车转乘地铁的市民很多。

该停车场约800平方米,除非机动车外,还能满足汽车的停放要求。

地铁站出口即有一个公共汽车站,对于较远处的小区居民可坐公共汽车到这里换乘地铁。

停车场从凌晨6点半到晚上10点半营业,费用分自行车、电瓶车和汽车依次收取0.5元、1元和10元,方便市民出行。

1.8个人观点:现阶段升仙湖地铁站口外场地空旷,易于规划与实施,现有的停车场有专人看守,安全性得到一定的保障,价钱也很实惠,但停车设施有待提高。

升仙湖地铁站口附近小区升仙湖地铁站口非机动车停放站点车辆有序停发升仙湖地铁站出口的公车站点,方便较远出市民坐车换乘2、2.1区域位置:骡马市2.2形式:地铁站口停车点及附近小区配套设施2.3服务范围:附近居民2.4服务半径:600米2.5是否收费:是2.6实际使用情况:骡马市地铁站口有用白线规划好的非机动车停车用地,但只是纯粹用油漆画了一块地出来而已,没有其他的任何配套设施,安全性可见一斑。

地铁展D出口往北走约二十米,就是交通大厦楼,底下就可以停车。

或者在D 出口往南走,也可以在房产中心负一楼停放。

收取的费用是普通自行车五毛钱。

用白线规划好的非机动车停车用地交通银行配套停车设施2.7个人观点:骡马市地铁站口的非机动车停放点规划用地面积很小,单纯停放自行车的话大概也就只能停放20辆左右,而且现在还缺乏基本的配套设施,安全性欠缺,这也是市民宁愿选择付费到附近大楼停放的原因。

3、3.1区域位置:天府广场3.2形式:地铁站口附近商场配套设施3.3服务范围:附近居民3.4服务半径:600米3.5是否收费:是3.6实际使用情况:天府广场站点虽然面积很大,但却没有找到相应规划的非机动车停放点,相比之下,附近商场的停车位却是“车多为患”,即使有的停车位置离地铁站口有200多米的距离,但就观察所得,仍然有不少停放的自行车车辆。

天府广场附近店铺配套停车位天府广场附近店铺配套停车位3.7个人观点:也许是考虑到用地的有限,以及景观的优美性,天府广场地铁站口现在还没有非机动车的停放站点,我们认为,除了可以与附近商家合作之外,如果构造技术可行的话,可以把非机动车停放点放到地下去,方便乘客存取,实现无缝连接,并且不影响地面景色,安全性方面也能与地铁公司方面协议管理。

4、4.1区域位置:华西坝4.2形式:地铁站口附近建筑配套设施4.3服务范围:附近居民4.4服务半径:600米4.5是否收费:是4.6实际使用情况:华西坝地铁站口位于人民南路三段,可用地块不多,距华西坝地铁站口不远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学院里有一个停车场,前来就诊的市民较多,虽同时开展对外服务,但守车人说,停车场6点就会收班,停车位的数量也是捉襟见肘。

华西坝地铁站口无非机动车停放站点华西口腔学院停车场4.7个人观点: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学院外沿人民南路三段的人行道宽度充裕,华西坝地铁站口没有合适的非机动车停放点规划用地,这里却像是早已为之准备的非机动车停放站点,而且或规划实施的话,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学院的停车管理结合,停放的安全性也能得到很大的保障。

5、5.1区域位置:省体育馆5.2形式:地铁站口附近商场配套设施5.3服务范围:附近居民5.4服务半径:600米5.5是否收费:是5.6实际使用情况:省体育馆旁边有足够大的非机动车停车场,不过主要是周边商场的配套建设。

A世界、时代数码大厦、来福士广场和省体育馆等配套停放设施,面积大,能满足大量车辆的停放要求,但管理人员不多,因此安全性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A世界和时代数码大厦的停车管理随着傍晚电子商铺的打烊也随之结束,对于上班人士来说结束的时间点和下班时间有一定的冲突。

A世界室外停车场时代数码大厦楼下停车位来福士广场停车场4.7个人观点:虽然省体育馆附近有一定数量的非机动车停放数量,但局限性很大,安全性方面也有待改进。

省体育馆B2站口沿街宽度充裕,规划成相应的非机动车停放站点也可。

其他站点:除了以上5个站点之外,我们还在文殊院地铁站口、华西坝地铁站口、桐梓林地铁站口附近发现一些零散的停车点位。

比如,文殊院站B出口附近的小巷子里有一个停车点位,在一家网吧的外面,但下午4点就收班,并且周末不营业。

文殊院站G出口则有十几辆自行车停在路口划了线的临时停车区域,由一位80多岁的老婆婆看管。

桐梓林站C出口旁边的小区也可以对外停车,管理员也是位80岁的老婆婆。

除了这些站点,1号线的其余站点旁,我们没有发现可以寄存自行车的点位。

2号线停车点位不够,大多无人看守成都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已经开通试运营。

我们走访了6个地铁站,有两个站附近有专人值守的非机动车停车点,有两个站连无人值守的非机动车停车点也没有。

在一品天下站,4个出入口旁都没有自行车停车点。

C出口附近的银行门前,宽敞的人行道上停着一排轿车。

中医药大学·省人民医院站,A口温哥华广场有一个非机动车停车点,守车的大爷说,晚上7点后就没人守了。

B口人行道上有划了白线的非机动车停车点,没有人守车。

C口没有停车点,旁边医院内的自行车停车点一般都会停满。

D口一家KTV门前没有停车点,几辆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随意停在宽敞的人行道上。

通惠门站北侧C口和E口处的人行道很宽敞,这里有6处画了白线的非机动车停车点,几辆自行车停放在线内,无人值守。

春熙路站附近的香槟广场北侧和红星路步行广场旁均有非机动车停放点,有守车人。

牛王庙站B2口前有划线的非机动车停车点,而B1口和A口宽敞的人行道上没有划线。

调查结果显示,如果市民想要骑自行车到地铁站去转乘地铁,大多数站点旁很难找到非机动车寄存点,能够提供停车的站点一般存在时间限制,不能太晚去取。

地铁口的自行车租赁现状存在的问题:地铁站口都已规划非机动车停放点尚未落实,,雷声大雨点小。

非机动车停放点的停放范围没有停放标准范围,也就是在非机动车停放点没有明确是从哪头到哪里,几米范围内是收费点,而超出部分不是收费点的明文规定?具体说吧,也就是我停在看是不是收费点的边上,而又有人来收费,我就想知道我停的地方是不是他收费的范围,也就是停车收费的范围有没有明确的规定呢?对地铁口非机动车违章停车的处罚规定:建议:1、地铁口非机动车布点数量根据人流量、主要人群、使用频率来确定。

2、停放范围要有明确的界限,要有停放的标准来约束乱放,乱停。

3、服务半径可根据周围情况是否还有其他的非机动车停放点(例如,在超市门口,在银行门口,在学校附近,在小区附近等)来确定。

4、从交通连续性的角度,非机动车停放的地方最好跟地铁口不要太远,可控制的100 m之内。

当然,越近越好越方便。

5、从环境保护意识的角度,非机动车与地铁的交通出行是比较环保的,也可缓解当代城市普遍从在的问交通拥挤问题。

6、规划地铁口非机动车停放点,可根免费和收费标准据各个城市的不同来提前做好规划,然后付诸实施。

7、管理方面,规定在哪些地方免费,哪些地方收费,哪些地方前几个小时免费,过时及收费等措施。

比如说应该在人流量比较大,停留时间比较长的点可以设当的收取费用。

在人流比较小,停放时间比较短的地方就可以采取免受费用。

8、非机动车应该作为地铁的一个配套设施,在地铁规划的同时也将这个问题考虑在内的话将会为市民带来极大的方便。

非机动车停放的配套设施及范围的限定成都地铁规划图成都市的现象:一是乱停乱放严重。

尽管相关部门在地铁口的旁边设置有专门的停车场,并且在地铁口设置了警示牌,但是有人还是倾向于把自行车停放在地铁口的要道上。

究其原因,可能是有人觉得停放在进出口处取车比较方便,而且停车场停放比较不安全。

这就导致了需要进出地铁的有人必须采取迂回的方式才能通行。

二是无主车辆增多。

乱放、乱停的现状许多自行车都是被遗弃在地铁口处的,上面堆满了灰尘。

这些废弃的自行车不但占了很大的空间,而且在经历风吹日晒后东倒西歪,严重影响城市的景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