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招标案例

工程招标案例

某劳务分包公司,有木工作业一级、砌筑作业二级、抹灰作业(不分资质等级)的劳务企业资质证书。

在某工程施工中,与该工程的施工总承包企业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额为158万元,最终实际结算额为1536万元。

该劳务分包企业实际承揽的劳务作业工程,除木工、砌筑、抹灰作业外,还包括脚手架、模板、混凝土等作业内容。

问题:
该劳务分包企业在承揽该劳务分包工程中有无违法行为?
1.该劳务分包企业具有3项劳务作业资质。

但越出其资质允许范围承担了脚手架、模板、混凝土等劳务作业。

另经查实,该劳务分包企业的劳务合同费用,除人工费外,还包含了主要材料、大中型周转设备和机具、安全文明施工的设施等内容及费用,实际上是让该劳务分包企业承担了应当由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承担的施工内容。

2.该劳务分包可以定性为违法分包工程和违法越级承揽工程,应当依法对施工总承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作出处罚
柴某与姜某是老乡,二人在外打拼多年,一直想承揽一项大的建筑装饰业务。

某市一商业大厦的装饰工程公开招标,当时柴某、姜某均没有符合承揽该工程的资质等级证书。

为了得到该装饰工程,柴某、姜某以缴纳高额管理费和其他优厚条件,分别借用了A装饰公司、B装饰公司的资质证书并以其名义报名投标。

这两家装饰公司均通过了资格预审。

之后,柴某与姜某商议,由柴某负责与招标方协调,姜某负责联系另外一家入围装饰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张某,与张某串通投标价格,约定事成之后利益共享,并签订利益共享协议。

为了增加中标的可能性,他们故意让入围的一家资质等级较低的装饰公司在投标时报高价,而柴某借用的资质等级高的A装饰公司则报较低价格。

这样,柴某终以借用的A装饰公司名义成功中标,拿下了该项装饰工程。

xx与xx有哪些违法行为?
答:
xx与xx有两项违法行为
(1)以他人名义投标。

《招标投标法》规定:
“投标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也不得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进一步规定:
“使用通过受让或者租借等方式获取的资格、资质证书投标的,属于招标投标法规定的以他人名义投标。


(2)串通投标。

《招标投标法》规定:
“投标人不得相互串通投标报价,不得排挤其他投标人的公平竞争,损害招标人或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

投标人不得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进一步规定:
“投标人之间协商投标报价等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