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 地图基础知识

1.2 地图基础知识


100 100 100 100
150
150
150
100
3、地形图中的等高线特征
I
400
200
H
城镇
①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②同线等高 ③相邻等高线相差一个等高距,或者相等 ④同图中等高线疏密程度反映坡度缓陡. ⑤除了陡崖处,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合
活动:读出图上各处的地形名称
一、常见地貌类型等高线特征与判断
(2)M、N、P、Q四点中,海拔 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 A A.M、N C.M、Q B.M、P D.P、Q
(3)若在Q地建一小型度假村, 应特别注意防治的自然灾害是( ) C
A.风沙
C.滑坡
B.洪涝
D.寒冻
【练一练】
2.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 米),回答(1)~(2)题。 判断方法:
例题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 读下图, 完成8~9题。
区域宏观地形 8. 右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 ①以丘陵、平原为主 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③以平原、盆地为主 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 微观地形( 9. 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 地形部位) A. 山脊、山谷 B. 山脊、山脊 C. 山谷、山脊 D. 山谷、山谷 答案.8 C 9 D
200
与河流相交的等高线总 200 P 100 是凸向上游方向即高处
200
300
Q 500
600
相对高度
500
500
300
500
(1) P点与 Q 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 190 m B.385 m C .550 m D .632 m
【答案】 B
(2)、陡崖相对高度: 活动:如图,有一 90 °陡崖,画出其等 高线,说说该处等高线的特点。 能不能表示出陡崖的准确高度? 如何在等高线图中推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范围?
二、地图三要素——方向
1、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指向标定向法:
3、一般情况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活动:读出图中公路的走向
C
B
A D
三、地图三要素——图例和注记
活动:图中这些符号代表什么地理事物,你能认识哪一些?
第二部分
等高线地形图
常见的地形图
• 分层设色图 • 等高线地形图
闭合曲线, 内高外低。
闭合曲线, 外高内低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等高线向高处 凸出,中间低 于两侧
两组表示山峰 的等高线之间 的区域
多条等高线重 叠在一起处
1、各种地形(小地形)的等高线形态特征 (1)山峰:闭合等高线,中间数值最大。 (2)山谷:等高线显著弯曲的部位,且凸向高处(数 值大的方向) (3)山脊:等高线显著弯曲的部位,且凸向低处(数 值小的方向) (4)鞍部:等高线呈马鞍状分布,位于两山顶之间山 脊的最低处,两山谷的最高处。 (5)陡崖:等高线的重合处,山谷处的陡崖有瀑布。
特殊等高线的数值判断 (1)闭合等高线的数值特征:
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线 闭合区域: ◆若其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
1、趋势:增加
例 1、如图,判断图中A、B的海 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
3、比四周高 2、高度:50--100 3、比四周低
拔范围各是多少? 值低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
B:50米>HB>0米。
1.上图是他们使用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推断他们的位置最可能 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降水量多于乙地 B.乙处易产生泥石流 C.图中河流落差可能为450 m D.该处山地可见亚寒带针叶林
例题
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下面问题。
【小题1】图中公路沿线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点出现在 (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C
顶部 底部
500米≤H顶<600米
200≤H <400
200米< H底≤300米
(2)、陡崖相对高度:
顶部 底部
陡崖顶部与底部的相对高度差
一看陡崖顶部 二看陡崖底部 三数等高距 重叠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陡崖的相对高度: 重叠等高线之 重叠等高线之 间的高度差 ≤ L < 间 的 高 度差 + 2 个等高距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推算等高线数值、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知识链接:等高线特征 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
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为0(如在鞍部)或相差一个等高距。
要求:推算出图上某一等高线的数值或计算两地相对高度 例题:求H与I、H与城镇的相 对高度 I 100m 400--500m 0--100m I
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但表示的内 容越﹍﹍,精确度越﹍﹍;比例尺越小,则图上所表示的 实地范围﹍﹍,内容越﹍﹍,精确度越﹍﹍。
实地范围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内容越﹍﹍;比例尺越小, 图幅面积﹍﹍,内容越﹍﹍。 应用: 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 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 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答案 2. D
(4)借助经纬网估算比例尺
170° A 180° 170° 50°
B
60°
练习1:若图中A、B两点的图上距离为2.22cm,
000 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1:50 000 , 用文字表达为
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0千米
3、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
B.山脊 D.鞍部 )
6.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a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A.东北向西南 C.西南向东北 B.东南向西北 D.西北向东南
答案.5 C
6D
3、各种宏观地形的等高线形态:
(1)平原:海拔低于200M,且等高线分布稀疏。 (2)山地:海拔500M以上,区内高差大,等高线分布 密集。500-1000低山,1000-1500中山,1500以上高山 (3)丘陵:海拔500M以下200M以上,区内高差相对较 小。 (4)高原:海拔高度相对较大;中间高四周低;内部等 高线稀疏高差小,四周等高线密集高差大。 (5)盆地(山间谷地):中间低四周高,内部稀疏四周 密集,等高线闭合状。
2、各种地形(局部地形)的等高线剖面特征
A山谷





100 200 ③
B山脊





300 200 ③ 100
A
300
B
C鞍部
M
400 300 200 100
X
100
200
300 400
C
N
Y
一组同学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考察。考察途中他们看到如下景观 :“正前方和左侧各有一座山峰,其中一座山峰目测距离约2km(只 考虑图示范围内的地形)”,据此完成1-2题。
下列各种不同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 A、1:4000000 B、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30千米 C、 50 0 50千米 C )
D、1:2000000
4000000cm
4000000 km
4.比例尺大小与范围、表示内容详略关系
活动:到一陌生的山区徒步露营,使用的地图比例尺有什么要求?
图幅大小相同时:
A . 1 : 4 0 0 0 0
B . 1 : 2 0 0 0 0 0
C . 1 : 4 0 0 0
D . 1 : 2 0 0 0 0
例题 (2012年合肥质检)下面三幅图中,甲图为M地附近地区的平面图,乙
图和丙图分别为过甲图相应的点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5~6题。
5.该地区的地形是(
A.山峰 C.山谷
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
1 海拔: 又叫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 相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 各点的连线
等高线的绘制
100 100 150 200 200 150 150 100 100 150 100 200 200 200 200 150 100
[命题立意]
本题组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题时要注意观察等
高线的数值、间距以及比例尺等关键点。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海拔可以推算,图中右上角(东北部)
海拔最高,大于80 m,小于85 m;图中右下角(东南部)海拔最低,大于20 m ,小于25 m。据此可知,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大于55 m,小于65 m,正确 答案为C项。第(2)题,河水流速取决于坡度大小,等高线越密,坡度越大, 流速越快;反之,流速越慢。从图中可以看出,③附近等高线最密集,坡度 最大,河水流速最快。第(3)题,根据题目要求可以判断,水库大坝应建在图 中河流①②之间的河谷处,据图可知,该处河谷最低处海拔在40~45 m之间 ,要使坝高达到13 m,坝顶海拔需达到55 m左右。根据比例尺估算该处两侧 两条55 m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坝长,约为40 m。
400 300 200 100
H
城镇
H
城镇
[例2] (2011年高考课标全国卷)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A.50 m B.55 m C.60 m
D.65 m
等高线数值的推算方法:
方法: 第一步:描一描 在图中描出一或两条基本能贯穿全图的已知等高 线作为基准线 第二步:看一看 看看地势海拔的升降变化趋势,河流通常是相对 较低处,由河谷向两侧对称逐渐升高 第三步:数一数 按地势变化趋势数一数所求等高线与基准线的相 对高度差,求出其数值
第一部分 地图基础知识
地图三要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