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西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图

山西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图

提要]全年全省22个省级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科工贸总收入2667.5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区内生产总值833.1亿元,增长22.7%;税收收入86.8亿元,增长17.9%;进出口总额24.5亿美元,增长36.0%;引进国内资金471.8亿元,增长141.9%。

山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2011年2月24日2010年,是山西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的一年。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面对经济结构深层次矛盾的困扰,面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繁重任务和安全生产的巨大压力,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创新发展思路,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推动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全年全省国民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相关新闻:贵州:2015年基本完成病险水库加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农村饮水安全:深得民心的“惠民工程”平安县干沟水库春耕时节供水充足焦作下达抗旱应急饮水解困工程项目资金170万元天津市冬春农田水利基建任务完成七成一、综合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908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3.5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5161.2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3363.4亿元,增长9.1%。

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448.3亿元,增长6.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54.1亿元,增长7.1%;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675.5亿元,增长18.4%;房地产业增加值192.0亿元,增长5.5%。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385元,按2010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3900美元。

图1 “十一五”时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2%、56.8%和37.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0%、70.3%和26.7%。

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8.5%。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3%。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7%。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9.5%,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9.7%,生活资料价格上涨4.9%。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0%。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0%。

房屋销售价格上涨3.0%,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2.3%,二手住宅价格上涨4.8%,房屋租赁价格上涨2.4%。

就业:全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9.6万人,完成全年计划40万人的124%;创业就业11.9万人,完成全年计划10万人的119%;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3万人,完成全年计划15万人的122%;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2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6%,低于4.2%的年度控制目标。

二、农业种植面积:全年全省农作物种植面积376.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9%。

其中,粮食种植面积323.9万公顷,增长2.9%;油料种植面积15.7万公顷,减少7.6%;棉花种植面积5.9万公顷,减少16.3%。

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154.9万公顷,增长6.7%;小麦种植面积72.9万公顷,增长0.1%。

粮食产量:全年粮食总产量1085.1万吨,比上年增产15.2%。

其中,玉米766.0万吨,增产17.1%;小麦232.2万吨,增产10.0%。

畜禽及水产品产量:全年全省猪牛羊肉总产量63.6万吨,比上年增长4.1%。

其中,猪肉产量53.1万吨,增长4.8%;牛肉产量4.9万吨,增长1.5%;羊肉产量5.6万吨,增长0.4%。

牛奶产量73.2万吨,增长1.0%。

禽蛋产量70.5万吨,减少6.4%。

水产品产量3.1万吨,与上年持平。

林业生产:年末全省森林面积221.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4.1%。

全年木材产量4.8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7.0%。

全年完成造林29.1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7.7%。

退耕还林工程完成配套荒山荒地造林面积6.4万公顷。

全年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造林面积6.2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8.4%。

农业机械:年末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2809.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8%。

机械耕地面积256.0万公顷,机械播种面积218.2万公顷,机械收获面积102.7万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8.1%、9.6%和19.3%。

全省农机化经营总收入97.7亿元,增长11.5%。

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5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占第二产业比重88.9%,比上年上升0.8个百分点。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446.3亿元,比上年增长23.2%。

图2“十一五”时期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全社会原煤产量7.4亿吨,比上年增长20.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7.3亿吨,比上年增长26.8%;焦炭产量8476.3万吨,比上年增长11.1%;钢材产量2862.0万吨,比上年增长25.0%。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690.9亿元,比上年增长41.2%。

其中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175.4亿元,增长42.5%,煤炭、焦炭、冶金和电力工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38.3亿元、1434.9亿元、2592.6亿元和1109.6亿元,分别增长51.8%、31.8%、43.3%和20.5%;新兴产业中,装备制造业、医药工业和食品工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42.4亿元、92.1亿元和392.0亿元,分别增长44.6%、19.5%和40.1%。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688.9亿元,比上年增长56.4%;实现利润844.8亿元,增长98.3%。

建筑业:全年全省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74.8亿元,比上年增长9.1%。

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5.9亿元,增长17.4%;上缴税金63.4亿元,增长17.1%。

四、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52.6亿元,比上年增长26.2%。

按城乡分,城镇投资5816.0亿元,增长26.4%;农村投资536.6亿元,增长23.7%。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282.6亿元,增长28.2%;第二产业投资2617.5亿元,增长21.0%;第三产业投资3452.5亿元,增长30.3%。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投资3190.8亿元,增长28.1%;非国有投资3161.8亿元,增长24.3%。

图3“十一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图4 “十一五”时期国有、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建成投产项目8187个,项目建成投产率59.9%;新增固定资产2996.0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51.5%。

房地产开发: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92.2亿元,比上年增长24.1%。

按工程用途分,住宅投资457.5亿元,增长21.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60.8亿元,增长38.9%。

五、能源能源生产:全年全省一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6.3亿吨,比上年增长20.6%;二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3.0亿吨,增长11.8%。

能源外调:全年全省向省外运输煤炭5.1亿吨,比上年增长14.8%,外运煤炭占原煤产量比重69.1%;向省外输送电力685.2亿千瓦小时,增长14.0%,外输电量占发电量比重31.9%;向省外运输焦炭6121.0万吨,增长13.1%,外运焦炭占焦炭产量比重72.2%。

能源投资:城镇投资中,能源工业投资完成1512.8亿元,比上年增长24.1%。

其中,煤炭工业投资931.2亿元,增长55.5%;焦炭工业投资95.6亿元,下降6.8%;电力工业投资362.9亿元,下降11.2%。

煤炭资源整合:2010年全省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截至2010年底,全省矿井总数已减少到1053座,办矿主体已减少到130个,70%的矿井生产规模达到年产90万吨以上,年产30万吨以下的煤矿全部淘汰,保留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

六、国内贸易消费品零售:全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7.9亿元,比上年增长18.4%。

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559.5亿元,增长18.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48.3亿元,增长16.7%。

七、对外经济进出口贸易:全年全省海关进出口总额12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6.8%。

其中,进口额78.7亿美元,增长37.3%;出口额47.1亿美元,增长66.0%。

图5 “十一五”时期海关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全年出口煤炭192.0万吨,比上年增长20.1%,出口金额3.4亿美元,增长69.3%;出口焦炭166.1万吨,增长630.3%,出口金额7.0亿美元,增长637.5%;出口镁及其制品9.8万吨,增长34.5%,出口金额2.8亿美元,增长38.8%;出口机电产品12.1亿美元,增长9.2%。

全年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2435.4万吨,比上年下降8.8%,进口金额28.7亿美元,增长32.1%;进口机电产品20.0亿美元,增长107.9%。

招商引资:全年全省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52家;按全口径统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纳入商务部口径统计的7.1亿美元,增长44.8%。

全年全省对外经济合作新签合同额1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9.9%;完成营业额7.2亿美元,下降37.1%。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交通运输:全省公路线路年末里程13.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002.5公里。

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304.9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57.0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5.3%,其中私人汽车213.3万辆,增长20.5%。

本年新注册汽车48.4万辆,比上年增长27.7%。

年末轿车保有量121.8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5.3%,其中私人轿车103.0万辆,增长28.8%。

邮电:全年全省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5.9%。

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9.4亿元,增长9.2%;电信业务总量688.2亿元,增长16.3%。

局用交换机总容量545.8万门。

固定电话用户年末为720.7万户。

其中,城市电话用户488.1万户,农村电话用户232.6万户。

新增移动电话用户267.3万户,年末达到2225.1万户。

年末全省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2945.8万户,比上年末增加229.2万户。

电话普及率85.1部/百人,其中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为20.8部/百人和64.3部/百人。

全省宽带接入用户342.1万户,增长22.2%。

图6“十一五”时期全省年末固定、移动电话用户旅游:全年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130.3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1.3亿人次,分别增长22.0%和17.8%;旅游外汇收入4.7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1052.3亿元,旅游总收入1083.5亿元,分别增长22.9%、21.5%和21.4%。

九、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财政:全年全省财政总收入1810.7亿元,比上年增长17.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