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2009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要点一、问答题:(13分)1.1840年以后,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动,中国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
请指出近代中国社会呈现的各种矛盾?(4分)参考答案:中华民族与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与地主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封建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在中国争夺的矛盾2. 请指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2分)参考答案: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3.请列举出抗战胜利后中国存在的三种政治力量和三种建国方案。
(4分)参考答案:(1)三种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国民党(2)三中建国方案: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方案、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地主和大资产阶级专政的方案。
4.请列举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学生运动。
(至少举出三个)(3分)参考答案:五四爱国运动、一二九运动、一二三零运动(抗暴运动)二、论述题:(15分)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你最感兴趣的人物是谁?请说出名字并系统论述理由。
写出人物的名字、人物简介及主要活动和贡献、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或者贡献)。
(略)三、材料题:(12分)下面是一组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材料一: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战场年平均牵制日本陆军的74%以上,最高年份达90%。
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287万人中,有150万人伤亡在中国战场。
材料二:苏联元帅朱可夫说:“甚至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里,日本也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稍微尊重客观事实的人都不能不考虑到这一明显而无可争辩的事实。
”材料三: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难道不会这样吗?”材料四: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人。
按1937年的币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请回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答案:(1)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中国的抗日战争抗击、牵制了日本陆军的主力,大大减轻了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压力,为盟国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力条件。
使日本不敢贸然北进,使苏联得以集中兵力对付德国、避免两线作战。
使日本不能全力南进,从而减轻了美、英军队的压力,有力于先欧后亚的战略.四、论文题(20分)1840年后,中华文明面临新旧嬗变。
为了救亡图存,中国人吸收西方成果,先后提出各种主张及文化变革与融合范式,如:(1)“师夷长技以制夷”;(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3)托古改制;(4)“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5)打倒孔家店或全盘西化;(6)“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请以这些主张及文化变革与融合范式为关键点,写一篇小论文,阐明中国近现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历程,并做出相应的评价。
要求:1. 题目自拟;2.观点鲜明,条理清晰,逻辑严密;3.论文字数800字左右。
要求答出每一救国主张的形成背景,在此种主张的指导下先进的中国人所进行的艰辛的探索、探索的成果及影响;并概况出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主线及对我们今天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2008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及答案一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巨匠,请按时间顺序写出他一生中建立的五个重要的革命组织和政党的名称。
(5分)参考答案:兴中会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大党中国国民党二请说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4分)参考答案: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和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和白话文,反对旧文学和文言文。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针对中国革命的实践,毛泽东先后撰写了许多著作,如《矛盾论》和《实践论》等,请再写出八种毛泽东的其它论著的名称。
(8分)参考答案:《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论联合政府》、《论人民民主专政》等。
四请说出与冯玉祥有关的至少四个重要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4分)参考答案:中原大战、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淞沪会战、五原誓师、北京政变等。
五在《国民党怎样丢掉了中国大陆》中,有这样一种认识:在近代中国,取得政权和失去政权的“终极原因”是什么呢?是看谁搞了“土地改革”,请以此认识为基础简单介绍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10分)参考答案:(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土地政策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和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地主减租交租、农民减息交息。
(3)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同时,贯彻依靠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总路线。
六关于抗日战争,有这样一则资料:国民党军队与日军进行大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00余次;小规模战斗38000余次;消灭日军100余万人;阵亡将士380余万人;内有少将以上达150余名;将领以下之团、营、连、排长数万。
问题:请以上述资料为背景分析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15分)参考答案:“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抗战初期的国民党战场是主战场,组织淞沪、徐州、武汉等战役,抗击侵华日军2/3以上兵力,粉碎日寇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计划,客观上掩保障了敌后战场的开辟。
抗战中阵亡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以及国民党军“八百壮士”,与共产党的英雄一起并列为“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战的杰出代表”。
在相持阶段前期,国民党收缩和趋向消极,对日军某些进攻进行抵抗,牵制部分日军,保住西南、西北后方省区和东南部分省区。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战场为配合盟军在印度、缅甸作战,两次派远征军出国作战,对打通中印公路和抗击日军起了重要作用。
国民党在消极作战指导下,造成了豫湘桂战役的大溃败。
七请以中国近现代史的演变为基础,以“洪秀全、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毛泽东”六个人的名字为关键词,做一篇小论文。
主要要求如下:第一,自拟题目;第二,在阐释路径上重点突出中国近现代史的纲中之要,即历史如何选择了共产党、如何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如何选择了社会主义?重点论述三个选择中的一个或两个也可;第三,观点鲜明,有史有论,条理清晰,文字通顺,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24分)答案:第一,分别说出“洪秀全、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毛泽东”的救国方案;(12分)第二,阐释六个方案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10)第三,字面、逻辑、条理、文字、字数等。
(2)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
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
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
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梦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
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
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
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完全的殖民地。
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中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
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直追。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痛定思痛,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历史地理,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于是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
甲午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机的刺激,全民族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救亡图存的思想日益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