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优秀乡村教师、希望小学教师、农村小学教师事迹材料用青春谱写奉献的诗篇——x县x乡中心小学xxx事迹xxx,女,x年x月出生,x县x乡中心小学教师、班主任。
xx年参加教育工作,小学高级教师。
在xx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她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教育事业上,深深扎根于农村教育这片沃土,踏踏实实工作,勤勤恳恳育人,赢得了广大师生及家长的赞誉。
先后获得?全省师德先进个人?、?xx市优秀教师?、?xx市骨干教师?、?xx县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执着,源于热爱;坚守,源于责任x县地处xxxxx,多丘陵,距省会xx公里。
x乡又属于x县的最边远乡镇,距县城x公里。
x正是在这样一个地处偏远,条件艰苦的地方无私奉献的乡村教师。
xx年,xx师范毕业的x放弃了到一所县城小学工作的机会,毅然决然的回到了生她养她的这片故土,回到了她曾经就读的村小——x小学,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
也曾有人问过她,你为什么放弃了县城的优越条件,回到这个穷乡僻壤来。
她的回答是那么简单,那么质朴:这里养育了我,这里需要我,我的人生价值在这里才会更好的实现。
的确,x就为了这句话,在这里一干就是x年。
x年,农村学校因网点布局调整而合并,x到了中心小学工作,一干又是x年。
x年来,x得到了鲜花、掌声、荣誉,她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也经受过困难、挫败、委屈,她更没有因此而彷徨、退缩,而是以执着的信念坚守着这份责任。
——只要心中有爱,就会创造奇迹x曾经说过,她坚信只要心中有爱,就会创造奇迹。
?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是会创造奇迹?。
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础,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师爱如雨,润物无声,育人无痕。
x一直用自己真诚的爱心呵护学生,用无限的爱心倾听着花开的声音。
xxx年,班级里有一个叫王剑锋的学生,因父母外出打工,王剑锋就成了少有关爱的留守儿童。
5月8号,王剑锋的生日,他的爸爸、妈妈没有回来,已经习惯了被关注的他在班级里伤心地哭了。
x得知后,特别举行了?我们和你在一起?的主题班会,在班会上,全班同学为他唱生日快乐歌,班级里的每一名同学给王剑锋写一句生日祝福,一起给他过了一个快快乐乐的生日,笑容又洋溢在他的脸上。
王剑锋的钢笔字非常漂亮,于老师因势利导,给他买来了习成绩滑了下来,成为了班里的中等生,甚至一度滑落到了中等偏下的位置。
他自己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经常偷偷地去网吧,常和外班不爱学习的孩子混在一起。
x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在接下来很长的时间里,x经常找于佳奇谈心,上课时经常提问他,放学后在班级陪他写作业,不断鼓励他在学习上要迎头赶上。
还经常和于佳奇的家长沟通,和他们讲不要只顾着赚钱而疏于照顾孩子的学习,让他们抽时间多陪孩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x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渐渐地,于佳奇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一些陋习改掉了,成绩也慢慢的提高上来了,进入了班级前20名、前10名、前5名……于佳奇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初中,升入高中,最后考取了重点大学。
到现在,于佳奇每次回家都不会忘记看望xxx。
x用自己真诚的心灵去拥抱学生的世界,用一腔真情滋润孩子们茁壮成长,收获了学生们沉甸甸的感激。
每当春节接到学生和家长的祝福电话,每当教师节收到孩子们的祝福卡片,x都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无私奉献只为桃李满园x曾说过,?不管到什么时候,我都不会愧对‘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也许正是为了这句誓言,她不断充实自己,潜心研究教学,积极参加课改教研,努力教书,精心育人。
x坚持学习,在取得了哈师大自考专科学历后,x年x 月,又通过全国自学考试获得了哈师大本科学历。
教学中,她肯于吃苦,敢于钻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愉快教学风格,x年x月,曾在学校召开了xxx教学风格研讨会,与会同志对她的教学给予了极高评价,她的很多做法在全校推广。
x善于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有多篇论文在在省、市获奖,x年,她撰写的《xxxxxxx》一文在《xxxxx》杂志上发表。
进入新课改以来,作为学年组长,x积极组织并参与教研活动,研究教学,带头出课。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x的带领下,教研组的教研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形成了浓厚的学习、研究氛围,x本人多次代表学校在市县级教研活动中出课并获奖。
x就这样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经得起诱惑、耐得住清贫,不求回报,只为有一天春色满园,桃李绽放。
——甘心情愿做叶的事业泰戈尔曾说过:?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
?教育工作的本身就意味着平凡,意味着付出,但正是日复一日的平凡与付出,才铸就了师者的伟大。
xx年来,为了自己无悔的选择,xxx把全部的爱奉献给了学生,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爱戴,但她也常常自责,因为忽略了自己的孩子,为了事业,对家庭亏欠的太多太多。
xxx的班级有一名叫王立柱的孩子,家境十分困难。
xxx 就经常把儿子穿小的衣服和鞋子给他穿,把买给儿子的水果、零食分给他吃,还经常把王立柱领回家中,和自己的儿子同吃同住。
有一次,王立柱从单杠上掉下来造成胳膊骨折,xxx从自己并不多的工资中拿出钱来给王立柱买营养品,治疗期间,每天都去看望他,给他补课。
曾经有几天,怕误了农时,耽误了一年的收成,王立柱的爸妈不得不去忙农活,xxx就承担起了照顾王立柱的责任。
当时,正赶上xxx的孩子也感冒发烧,看着儿子委屈的泪水,看到丈夫埋怨的眼神,xxx也感到了一丝酸楚,一份愧对。
但王立柱的一句话让xxx激动不已:?老师,你比我的妈妈对我还好?。
xxx知道,爱,让她赢得了一颗心,在自己转身离开儿子的那一瞬间,另一朵鲜花盛开了。
一份真情、一份爱心、一份固守,那么亲近、那么真实、篇二:农村小学优秀教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主要事迹介绍用青春谱写奉献的诗篇马老师是马咀小学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
自2000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就投身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实践。
一身朴素得体的衣着, 一副和蔼可亲的笑脸,这是学生们眼中的马老师——温和娴静。
踏实勤奋的工作作风,少言寡语却一丝不苟,这是同事们眼中的马老师——严谨谦恭。
一个刚入门的新手,能力有限却热情甚高,这是马老师对自己的中肯评价——虚心求经方能进取。
一、极投身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实践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马老师能够虚心地向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同时自己也认真钻研,精益求精,因而在业务上迅速成长起来。
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她认真学习新课标,刻苦钻研教材,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恰到好处的激发学生讨论的欲望,及时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适应课改理念,极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马老师不仅在教学工作中出类拔萃,在班主任这块教育地里她依然辛勤地耕耘,默默地奉献着,受到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好评,领导的肯定和同事们的赞许。
在班级管理中,她注重用爱心和耐心感染学生,因材施教,主动热情地帮助学生,促使学生形成团结、勤奋、道德的优秀品质。
二、爱心、细心加上耐心,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不能让一个差生掉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只要对差生有爱心、耐心、恒心,就能……”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在她的班上有这么一位学生叫许敏,家中姐弟三个,自己又是残疾。
家里生活艰苦,自己又经常被同学欺负。
生活在这种境况的他,没有童年的欢乐,总是沉默寡言,和别人说话也总是战战兢兢,使人看了痛在心里疼在心上。
对她这样的学生马老师总是给以更多的关心,及时了解他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同时多次找欺负他的学生谈话,积极表扬帮助她的学生。
学生的心灵毕竟是天真纯洁,渐渐欺负他的少了,帮助她的多了,她感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在给老师的评价表中许敏同学总是写这样平常而发自内心的一句话:“老师,你就像我的妈妈,我会用努力学习报答您的!”三、严格要求自己,注重师德修养马老师在思想上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与奋斗目标,她把热爱教育事业放在首位,注重为人师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立足本职,勤奋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文化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的技能。
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做到不迟到,不早退,端正教育思想,热爱教育事业,坚持教养并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自2009年担任学校教务主任以来,她勇挑重担又担任毕业班班主任工作。
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她从无怨言,默默工作,尽心竭力地做好领导交给自己的每一项任务。
在本年的毕业考试中,她所带的学生的各科成绩的优分率、及格率名列第一,深受学生家长的好评。
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还渴望有更多的锻炼自己的机会,不断地完善自己,超越自己。
所以从进入马咀小学起,她就积极参加各种讲课、评课活动,多次担任观摩课、公开课任务,让自己在教育的舞台上能有所成就。
马宝玉老师就是这样,凭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工作中不断取得一个个成绩。
2002年被钟祥市评为《优秀儿童工作者》;2005年她撰写的论文《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畅游》获得国家二等奖;2007年她撰写的论文《在学生心中栽下一棵感恩树》获市论文评比一等奖;2009年3月评为钟祥市教育先进个人。
篇三:2015乡村小学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推荐材料201x乡村小学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推荐材料穿越千里爱撒教育——新陂乡移陂小学优秀教师汪丽霞先进事迹推荐材料汪丽霞,女,1988年4月出生,江西省都昌县周溪镇泗山汪家村人。
2015年7月,宜春学院专科毕业,同年8月通过考试成为新陂乡塘坑小学特岗支教教师。
2015年6月,曾因患重病住进省人民医院,病情基本稳定后,她充分利用寒暑假、节假日的空闲时间,做后续的检查治疗,她对乡村教育的坚守奉献、与病魔痛苦的自信抗争、受学生及家长的真情拥爱,曾在《赣南日报》、《江西都市报》、《大江网》、《新华网》等多家媒体登载。
如今,她的病情已向好的方向发展,健康的身体、充实的生活,今年27岁的她,在赣南老区的乡村小学,一边喝着茶,一边翻阅着手中的教育期刊,与学校师生和谐相融,这样温馨而惬意的日子是她曾经的奢望,更是她最初的梦想。
在工作四年多的时间里,她把满腔的热血献给了她挚爱的孩子们,把丰实的勤劳智慧融入了小小的三尺讲台,使这块农村沃土上的花儿茁壮成长,竞相绽放。
"学生的成长,才是最真实的荣誉证书"汪老师热爱自己的工作,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
早在孩提时代,教师的圣洁和崇高品质在她的心中已根深蒂固。
大学毕业后,梦想成真,她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刚到支教的新陂乡塘坑小学,看到一排低矮的砖瓦土坯房,尘土四起的操场,一个个穿着朴素稚气未脱的孩子,尽管远离家乡、学校条件艰苦,但她不曾动摇过最初那颗育人的拳拳之心,凭着对教育的赤诚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不屑当地人不解的目光,在风里雨里依然是脚步坚定、豪情满怀!平凡的工作中,汪老师用心做好教育中的每一件小事,耐心处理好班级里的每个问题,用全部的爱呵护着每一颗幼小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