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测量技术第六章资料

电气测量技术第六章资料

电气测量技术
测控系统自检采用下面几种方式:
① 开机自检。每当接通电源或者复位之后, 测控系统即 进行一次自检。大多数计算机测控系统都具备开机自检的功能 。
② 周期性自检。为保证系统长时间可靠稳定的工作,有 时在其运行过程中周期性地插入自检。周期性自检是自动进行 的,不需要操作者的介入。
③ 连续监控。测控系统一般内设有专门电路或者附加专 门的检错码,时刻监视系统运行状态,一旦出现某种故障,就 停止测控系统工作, 转入出错处理。
电气测量技术
对待故障有两种基本策略。一种是采用冗余技术,故障产 生时, 设法避开故障的作用,屏蔽它的影响。另一种是测试 故障, 在故障产生时,及时发现和排除,使系统可靠地工作 。
故障测试分两种。如果要求确定测控系统是否存在故障, 称为故障检测。如果要求确定故障发生的具体位置(故障定位) , 称为故障诊断。 故障诊断要比故障检测难得多。
依靠测控系统内部的微机和内附的故障检测电路来自动 实现故障检测和故障诊断,称为自检。如果故障的测试是靠 外部自动测试设备来完成的, 则称为故障的外部测试。
电气测量技术
不管是哪种检测方法,其原理都是:给被测对象施加一 定的检测激励信号,根据其输出响应信号来判断是否存在故 障。所加的检测激励信号称为测试矢量或测试码。不是任何 信号都可充当测试矢量的。测试矢量加在电路后,电路有故 障和无故障时的响应信号是不同的。响应信号又称响应矢量 或响应序列。
(3) 内部自动校准采用上述第一种校准方法依靠测控系统 内部微机和内附标准源自动完成,即根据系统误差的变化规律 , 用一定的测量方法或计算方法来扣除系统误差。
电气测量技术
6.1.2
测控系统可能产生故障的物理原因很多。从外部因素讲, 空间强电磁场的冲击,电网电压的冲击,机械振动,温度、 湿度的变化,或者使用和维护不当,都可引起系统的接插件、 内部元器件和电路板的工作不良。从内部因素看,随着时间的 变化,系统内部元器件和电路板的老化引起其性能下降和参数 变化。这种变化超过一定的容限时就会形成测控系统故障。 此外,和传统仪器不同,测控系统除硬件故障外,还可能出现 软件故障。
标准仪器 校 测 控系 统
图6-1 用同类型标准仪器进行比对校准
电气测量技术
② 采用准确度高的可步进调节输出值的标准信号源(见图 6-2)。校准时,信号源的指示值作为真值,它与被校测控系 统指示值的差值就是该系统的测量误差。从小到大调节标准源 的输出,可以测量出被校测控系统在所有测量点上的校准值。
信号源
被 校 测控 系 统
电气测量技术
图6-2 用标准信号源进行校准
与传统仪器的手动校准不同,测控系统都是可程控的, 在控制器的程控命令指挥下,校准完全可以自动进行,它有如 下特点:
(1) 它分为外部校准和内部校准两种方式。
(2) 外部校准采用上述第二种校准方法,但不需要像校准 传统仪器那样,手动调节被校仪器的输入信号,也不需要打开 机箱手动调节仪器内部的可调元器件,而是使用由测控系统组 成的自动校准系统来实现的。
过去,在校准无内置微机的传统仪器时,信号源的输出的 改变和被校仪器功能、量限的设定等都是靠手动调节的。测量 的数据也是靠人工进行观测、记录和处理的。当被校仪器超过 误差时,需用手动调节仪器内部的可调元器件的参数(可调电阻 ,可调电容,可调电感)来使其指示值向标准源的指示值靠拢。
电气测量技术
被 校 信号 可 调 标准
电气测量技术
图6-3为系统进行内部自检的原理图。图中的被检测部件 为系统仪器电路的一个组成部分, 为清楚起见,将其从系统 电路中分离开来表示。自检电路由测试矢量发生器、响应序列 寄存 器、多路转换器 MUX和多路分配器 DMUX组成 。在MUX和 DEMUX处于两种不同位置时,系统有两种不同工作方式。
电气测量技术
6.1.3
测控系统的自检,主要是针对下列部件:
(1) 测控系统的数字电路部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 存储器(RAM、ROM、EPROM)、输入输出口、逻辑控制电路、总 线等。
(2) 测控系统的模拟电路部件。包括模拟量输入通道、 模拟量输出通道、电源、标准源等。
(3)系统的软件部分。
电气测量技术
测 试 矢量 发生器
S1 a b MU X
S2
被 检 测部 件
a
b
DEMUX
仪 器 电路 板 仪 器 微机
电气测量技术
故障定位有一个细度问题。被检测的对象规模大小不同 时,对故障诊断的细度要求也不同。 通常, 诊断一个系统 时,要求故障定位到印刷电路板级, 诊断一块印刷电路板时 ,要求故障定位到集成电路块级,诊断一块集成电路时, 则 希望将故障定位到其输入、输出脚或内部的元件上(在集成电 路设计时)。
电气测量技术
系统误差是由于测控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固定不变或按确 定规律变化的因素的作用造成的。可利用校准的方法来减小 仪器的系统误差。 校准有两种不同的实现方法:
(1) 根据系统误差的变化规律,采用一定的测量方法或 计算方法,将它从测量系统的测量结果中扣除。
(2) 准确度等级高的仪器其系统误差小。因此,可用准 确度高的标准仪器去修正准确度低的被测系统。这里,有两 种方案可供使用。
电气测量技术
① 采用同类型的准确度高的标准仪器(见图6-1)。 校准时,标准仪器和被校测控系统同时测量信号源输出的一 个信号,标准仪器的显示值作为被测信号的真值,它与被校 测控系统显示值的差值即为该仪器的测量误差。由小到大改 变信号源的输出,可以获得测控系统在所有测量点上的校准 值。
电气测量技术

第六章 自动校准和抗干扰技术
6.1 误差校准和自检 6.2 测控系统的内部自动校准 6.3 测控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电气测量技术
6.1 误差校准和自检
6.1.1
测控系统的准确度是用测量误差来衡量的。测量误差包括 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为了保证测控系统的精度,应该减少偶 然误差和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主要是由于周围环境和测控系统内部的偶然因素 的作用造成的。为了减小偶然误差,除去要稳定测量环境外, 可在规定条件下对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再利用统计方法对测 量数据进行平均和滤波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