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产20万吨硫磺制酸工艺设计

年产20万吨硫磺制酸工艺设计

目录1.1.1设计规模设计规模:20万吨/年1.1.2 产品及规格:原料: 硫磺规格: 含水:0.24% 灰分:0.72%产品:98%的浓硫酸规格:产品质量标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硫酸标准(GB / T 534-2002)一等品规格,硫酸质量符合下表要求。

表1.1 硫酸质量指标表指标名称浓硫酸1 硫酸(H2so4)≥98.02 灰粉%≤0.033 铁(Fe)含量≤0.014 砷(As)含量%≤0.0055 透明度mm≥506 色度ml≤ 2.01.1.3 硫酸的性质及基本用途硫酸纯品为无色油状液体。

工业品因含杂质而呈黄、棕等色。

密度(液态)1.831g/cm3。

凝固点10.36。

沸点(330±0.5)℃。

98.3%的硫酸水溶液为恒沸混合物,沸点339℃。

一种活泼的二元无机强酸。

能与许多金属、金属氧化物或其他酸的盐类反应生成硫酸盐。

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脱水作用和氧化性。

能使木材、纸张、棉麻织物等强烈脱水而炭化。

与水混合反应激烈,放出大量热。

用水稀释时应在不断搅拌下将硫酸缓缓注入水中,切勿将水注入酸中造成溅酸伤人。

低于76%的硫酸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生产方法有接触法和硝化法。

主要用于生产磷酸,磷肥,各种硫酸盐,二氧化钛(硫酸法),洗涤剂,染料,药物,合成纤维等。

也可用作搪瓷、金属的酸洗剂,有机合成的磺化剂和脱水剂,以及用于金属冶炼,石油精制和电子工业等。

用工业硫酸在石英设备中蒸馏提纯,或以去离子水吸收三氧化硫制成纯品,再经微孔过滤膜进行超净过滤而得半导体及硫酸。

超净高纯试剂。

是半导体工业用量最大的化学品。

一般和过氧化氢一起用于除去晶体上已完成屏蔽作用的光刻胶,或作腐蚀剂。

还可用作电子产品的清洗剂和腐蚀剂。

用纯净水吸收洁净三氧化硫气体制得蓄电池硫酸。

也可用蒸馏法、吹出法对工业硫酸提纯制得。

用作铅酸蓄电池中的电解液和电镀等。

1.1.4 我国硫酸工业的发展状况【1】我国硫磺制酸工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得到了快速发展。

据统计,1994 年全国硫酸总产量15 300kt ,硫磺制酸只占总产量的1. 0 % ;而2002 年全国硫酸总产量30 510. 93 kt ,硫磺制酸产量已占总产量的36. 4 %。

预计至2005 年、2010 年硫磺制酸产量将占当年总产量的41. 4 %、42.1%。

不但产量增加,硫酸生产技术的进步也很显著。

在生产发展中技术不断进取是我国硫酸工业的特点。

特别是20 世纪80年代以来,加强与国外技术交流和国际合作,引进部分工艺技术和先进设备,通过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开发了许多新设备、新材料,使我国的硫酸生产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逐步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采用国产化技术建设硫酸装置一直是我国硫酸工业的主体。

从生产硫酸的原料看,硫磺是世界硫酸生产的从生产硫酸的原料看,硫磺是世界硫酸生产的主要原料(占65 %以上) 。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污染控制的日趋严格,石油和天然气回收的硫磺不断增加,已取代天然硫成为硫磺市场的主体(近年的统计数据为87 %) ,世界硫磺的价格虽有波动,但尚能承受。

我国由于硫磺资源缺乏,一直以硫铁矿为主要原料。

近十年来由于国际市场硫磺供应充足,同时我国石油、天然气回收硫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硫磺制酸有了快速发展。

与硫铁矿制酸相比,硫磺制酸在建设投资、水电等消耗,以及原料运输量都低得多。

硫磺还是一种清洁原料,生产过程对环境污染较小,环境效益突出。

适度发展硫磺制酸,使硫酸生产原料多元化,已成为我国硫酸工业发展的策略之一。

由于硫酸需求量和生产量都比较大,而硫酸生产过程处于高温和强腐蚀介质中,排放的气体中存在污染环境的有害成分,因而现代的硫酸生产技术被工程界、科技界广泛关注,并发展到比较高的水平。

我国硫磺资源较少,硫磺年产量多年来维持在30万吨左右,根据有关部门预测,我国在今后的10-15 年内,为满足国内对油品的需求,进口原油量将达到1 亿吨,而且大部分为中东高硫原油,在加工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硫化氢气体;同时内地炼厂对原油的深度加工,也会副产大量酸性气体。

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我国回收硫磺的总产量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未来的5至10 年间,我国的回收硫磺预计可达到100-150 万吨,扣除工业用硫磺30-40 万吨,还有100万吨以上的硫磺可用于硫酸生产。

预计2010年我国进口硫磺总量将达到800万吨,届时硫磺制酸产量将占我国硫酸总产量的30 %。

我国对硫磺需求的快速增长将引起世界市场硫磺供求和价格的波动,若不及时加以适当的控制,当我国硫磺进口量占到世界硫磺贸易量的20%时,世界市场硫磺价格将出现不断上涨的趋势,我国硫磺制酸将面临极大的风险,同时会导致硫铁矿企业萎缩,使我国硫酸工业以及需要硫酸的工业受到极大的损失。

所以应引起高度重视和适度控制。

进入本世纪,我国硫酸工业增长势头加快,年平均增长幅度已达到12.54%。

自2003年以来,我国硫酸产能与产量已成为世界最大硫酸生产国和消费国2006年我国硫酸产量4430万吨,与2000年硫酸产量2350万吨相比,产量几乎翻了一番,是全球硫酸总产量的25%,并成为全球硫酸市场最为活跃贸易量大的国家之一,也是硫酸进口量较大的国家之一。

进入本世纪,我国硫酸工业以每年递增一个百分点的速度持续增长。

我国硫酸70%用于化肥生产,其它为化工,农药,医药,冶金,纺织等工业。

我国硫酸产量不足需,每年须进口硫酸与硫磺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40%左右。

出口量相对较小,2007年1-5月份,硫酸出口量占总产量的0.0047%,仅是去年同期的1/2。

2007年上半年,我国硫酸产量将达到2550万吨,全年产量将达到5100万吨,增长幅度将达到12.8 %。

我国硫酸工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1.1.5 硫酸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硫酸是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又是许多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

硫酸常常被列为国家主要化工产品之一,人们往往用硫酸的年产量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化工生产能力。

硫酸在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具有广泛用途,在有关化学工业方面尤其重要。

硫酸所以被誉为化学工业的发动机。

硫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几乎所有的工业都直接或间接地用到它。

硫酸最大消费者是化肥工业,用以制造磷酸、过磷酸钙和硫酸铵。

在石油工业中,硫酸用于产品的精炼。

钢铁工业需用硫酸进行酸洗。

在有色冶金工业中,需用硫酸配制电解液。

硫酸是硝化工序不可缺少的脱水剂。

硫酸还是现代氟工业的基础。

其他如制革、造纸、电镀、印染、医药、农药、炼焦、蓄电池、合成洗涤剂等生产也都需用硫酸。

硫酸也是十分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被人称为化工之母,衡量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是否发达,首先就看这个地区的硫酸产量。

我国的硫酸工业开始于19世纪,19世纪70年代以前,我们过的硫酸基本依靠进口,用黄金交换。

现在我国的硫酸工业飞速发展,从1949年的年产4万吨,到2000年的2356万吨每年,以每年20%的高速增加。

自从加入WTO后,中国彻底的打破了资源的局限性,在全球范围内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硫酸的工业原料也根据国际市场进行重组,一统天下的硫铁矿制酸,几年之内就被逼退到只剩半壁江山。

2006年全国也将关闭四万吨以下的硫铁矿制酸,硫磺制酸法受到制酸界的广泛关注。

我国的硫磺资源较少,年产量常年维持在30万吨,根据有关部门预测我们过未来的10-15年内,为满足对油品的需求,原油进口量将达到一亿吨。

其中大部分为中东高硫原油,其加工中必然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气体;同时内地炼油厂对原油的深度加工,也会产生大量酸性气体。

因此,我国硫磺的回收总产量在未来的5-10年间预计可达到100-150万吨,除去工业上用硫磺30-40万吨,还有100万吨以上的硫磺可共用于硫酸的生产。

2003年我国的硫酸表现消费量为3565.2万吨。

其中磷复合肥占67.6%,增加18%;其他化肥消耗4.1%;非化肥用酸28.3%增加8.7%虽然国内产量增加很快,但还是无法完全满足需求。

2003年进口硫磺499万吨,比上年增加22%;进口硫酸193.9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同时我国硫酸的产量也达到了3371.2万吨,增加10.5%,摆脱了长期以来位居次席的地位,超越了美国的3050-3100万吨。

由于硫磺进口价位一直居高不下。

部分硫磺制酸装置改回硫铁矿制酸,使硫铁矿制酸的产量达到了1303.4万吨,比2002年增加了8.1%,占总产量38.7%;硫磺制酸产量为1260.9万吨,占总产量的37.4%;冶炼烟气制酸产量为752.1万吨,占总产量22.3%;磷石膏以及其他制酸产量为54.7万吨。

2004年硫酸产量以及市场显现多年的未见的好形势,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从2003年底开始,中央紧抓三农问题,出台一系列对化肥企业的好政策,促进了磷复合肥特别是高浓度磷复合肥的生产,复合肥每月以同比20%以上的速度增加;二是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增加了对硫酸的需求,因此,2004年硫酸每月的产量同比增长都在18%以上,全国硫酸市场上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形势,价格一路上扬。

2004年全国硫酸产量3994.6万吨,同比增加了18.5%其中产量最大的是云南。

2005年1-2月总产量为669.4万吨,比2004年同期564.9增加了18.5%。

预计2005年硫酸产量可超过4400万吨,同比增加10.1%;其中硫磺制酸2000万吨,同比增加23.2%;冶炼烟气制酸900万吨,同比增加4.7%;硫铁矿制酸1450万吨同比增加1.4%;其他制酸55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

进口硫酸175万吨,由于韩国硫酸减少,总进口量比2004年进一步下降。

2006年利用废热能源,硫资源带来的废热能源是硫酸行业得天独厚的优势,石油、天然气、煤等主要能源原料的供不应求更加反映出硫酸行业废热能源的弥足珍贵。

对国内硫酸企业来说和国际市场完全平等的接轨将意味着硫酸价格的进一步下降。

目前,西北欧的硫酸企业出售硫酸废热能源获得的利润,已经远远超过了销售硫酸获得的利润。

因此充分利用硫酸系统高中低温位废热能源是十分必要的。

我国现有利用硫酸系统的中压蒸汽发电的硫酸企业只占硫酸企业总数的10.6%,数量太少,应该积极利用热管技术等新技术回收硫酸中的废热,提高我国硫酸废热的回收水平。

对于中国的硫酸工业来说, 21 世纪是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加入WTO 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资源的全球化配置、国外资金与技术的全面介入, 必将打破中国硫酸工业的原有格局, 我们的技术水平、生产管理水平也将因此而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对于企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只要迅速树立“国际准则”观念, 及时调整发展方略、不断提高竞争实力,就能够成功地立足于国内乃至国际硫酸市场。

面对未来, 我们充满信心:经过入世风雨的涤荡之后,中国必将跻身于世界硫酸强国之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