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护理查房 (2)
护理措施
五、有感染的危险 1、熟练掌握导尿技术,预防尿路损伤,插拔尿管时一定要严格无菌操作。 2、导尿前首先清洗患者会阴部要彻底,特别是四肢瘫,大小便失禁者。 3、在引流过程中发生脱落及渗尿,应采取无菌操作进行处置,并更换已脱
落导管,保床单清洁,集尿袋应放置在膀胱水平之下,一般每日排放2次, 不要空放尿液,并且注意在排放前后洗手防止逆行感染。 4、遵医嘱每天予碘伏进行会阴抹洗
6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7
其他辅助检查
脑MRI检查: 能较早期发现脑梗死,特别是脑干和 小脑的病灶。 DSA、MRA、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此3项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寻找脑血管 病的血管方面的病因
8
病例介绍
患者刘井良,男,73岁,患者2年余前因情绪激动突发头晕,四肢乏力,站 立不稳,当时由120急诊送入中山三院,急诊查CT提示“双侧小脑梗塞”,经 脱水、降压、改善循环等保守治疗,病情恢复良好。
(3)躯体症状:肢体偏瘫或轻度偏瘫、偏身感觉减退、步态不稳、肢体无力、 大小便失禁等。
3
脑梗塞临床类型:
(1)完全型脑梗死:指脑缺血6h内病情即达到高峰,常为完全性偏瘫,一般病情较重。 (2)进展型脑梗死:指缺血发作6h后,病情仍在进行性加重,此类患者占40%以上。造成进展原
因很多,如血栓的扩展、其他血管或侧支血管阻塞、脑水肿、高血糖、高温、感染、心肺功能 不全、电解质紊乱,多数是由于前两种原因引起。 (3)缓慢进展型脑梗死:起病2周内症状仍在进展。 (4)稳定型脑梗死:发病后病情无明显变化者,倾向于稳定型脑卒中,一般认为颈内动脉系统缺 血发作24h以上,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发作72h以上者,病情稳定,可考虑稳定型脑卒中。此类 型脑卒中,脑CT扫描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的梗死灶机会多,提示脑组织已经有了不可逆的病损。 (5)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RIND):是指缺血性局灶性神经动能障碍在24~72h才恢复,最 迟在4周之内完全恢复者,不留后遗症,脑CT扫描没有相应部位的梗死病灶。
5 、 补 充 足 够 的 水 分 多 食 纤 维 素 丰 富 的 食 物 , 以 预 防 便 秘 。
15
护理措施
人体活动功能水平分级
0级:完全独立
1级:需要使用设备或器材进行帮助。 2级:需要他人的帮助、监护和指导 3级:需要他人及设备、器材的帮助 4级:完全依赖,不能参加活动。
16
护理措施
三、吞咽功能障碍
19
护理措施
一(营养失调) 饮食:指导患者进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铁、和钙等微量原素的食品, 减少脂肪的摄入,适量控制盐的摄入。 二(知识缺乏) 耐心为病人及家属讲解药物的作用,帮助病人了解脑梗塞相关知识及康复过 程,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三、(焦虑) 缓解病人家属焦虑,评估病人情绪,帮助其了解病情进展。
10
护理问题
11
护理问题
1.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等有关 2.躯体运动障碍 3、吞咽功能障碍 4、语言沟通障碍 5、有感染的危险:与长期使用尿管有关 6.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 7.知识缺乏:缺乏脑梗塞的相关知识 8.焦虑:与术后出血等有关
12
护理措施
13
护理措施
一、皮肤完整性受损 1、保持适宜的温湿度,为患者提供适宜的环境 2、评估病人的皮肤状况(如发红、破损等)及营养状况。 3、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无渣屑。 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易出汗的部位,可用爽身粉涂擦;夏季可在局部垫凉席、
20
康复训练:
站立 训练
中频电击疗法
针灸疗法
21
问题讨论
如何预防脑梗塞?
22
23
4
二、脑梗塞的分型
»1、全前循环梗死(TACI) »2、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 »3、后循环梗死(POCI) »4、腔隙性脑梗死(LACI)
(前循环是颈内动脉供血区包括大脑中 和大脑前动脉;后循环则为椎基动脉 供血区)
5
其他辅助检查
脑CT扫描: ①病灶的低密度:是脑梗死重要的特征性表现, 此征象可能系脑组织缺血性水肿所致。 ②局部脑组织肿胀:表现为脑沟消失,脑池、 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即脑CT 扫描显示有占位效应。此征象可在发病后4~6h 观察到。 ③致密动脉影:为主要脑动脉密度增高影,常 见于大脑中动脉。发生机制是由于血栓或栓子 较对侧或周围脑组织密度高而衬托出来。部分 患者在缺血24h内可出现。
水垫或亚麻垫。2.骨突处还可涂凡士林软膏(皮肤破损则不可涂抹。) 5、避免局部长期受压:1-2小时翻身一次。骨突部位垫以棉圈或气垫气圈,有条件
可使用翻身床或气垫床。
14
护理措施
二、躯体活动障碍
1、保持病人舒适体位。
2、做好生活护理。
3、躁动、意识障碍病人根据情况可使用床栏、
。
4、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并行肢体按摩每天3次。
四、语言沟通障碍 1、建立非语言的沟通,可以用纸笔或者动作手势等来跟患者进行沟通,并
且鼓励病人用姿势或者动作表达自己的想法。 2、多鼓励病人,增强其自信心。 3、尽量使用简洁语句,并放慢语速。重复关键词,可以让患者更加容易理
解。 4、轻松的交流方式,尽量提问一些简单的句子,让患者用点头或者摇头回
答
18
T:36.3℃ 脉搏:84次/分 呼吸:21次/分 血压:137/79mmHg
9
病例介绍
辅助检查:2014-7-20在中山三院查头颅CT示:双侧小脑梗死。2014-11-14中山三 院查头颅MRI示:1、右侧颞叶出血灶;2、双侧脑萎缩;3、小脑软化灶。2015-115广州华侨医院查头颅MRI示:1、右侧额颞叶梗死灶;2、双侧基底节、脑干多发 腔腔隙性梗死灶。3、脑白质变性;4、脑萎缩。2015-12-26科室抽血检查示:钠 128mmol/L,氯89.6mmol/L,渗透压273.36MoSM/L,肾小球滤过率56.84ml/min,C反应蛋白测定39mg/L,白细胞12.2×10^9/L,血红蛋白112g/L,红细胞压积0.34, 淋巴细胞百分率9.5%,中性粒细胞百分率73.9%,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10%,中性 粒细胞计数8.97×10^9/L,嗜酸细胞计数1.21×10^9/L,单核细胞数0.78×10^9/L,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15.1%,血小板分布宽度9.5fL,血小板比积0.29。
1、观察患者的神志及进食情况 ,认真 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吞咽动作时是否 有呛咳,呛咳严重者应予保留胃管,鼻 饲流质饮食。
2、摄食前训练,对咽部冷刺激与空吞 咽困难者,用棉棒蘸冰水放在前腭部, 左右交替摩擦5~8下,而后嘱患者作空 吞咽动作,使吞咽功能得到强化;加强 口腔肌群的运动训练。
17
护理措施
2014年11月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四肢乏力、意识不清,在中山三院经对症 治疗患者意识转清、生命体征平稳出院。
为进一步康复治疗,门诊拟“脑梗死后遗症”收住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欠 佳,反应迟钝,时有咳嗽咳痰,痰难以咳出,置管进食,留置导尿。
既往史:发病时诊断为高血压病,现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可,否认糖尿 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
脑梗塞护理查房
1
脑梗塞的定义:
脑梗塞: 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 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使局部 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害,导致脑组 织缺血、缺氧性坏死。
2
脑梗塞的症状体征:
(1)主观症状:头痛、头昏、头晕、眩晕、恶心呕吐、运动性和(或)感觉性失 语,甚至昏迷。
(2)脑神经症状:双眼向病灶侧凝视、中枢性面瘫及舌瘫、假性延髓性麻痹 如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