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 第三章 立体化学

3 第三章 立体化学

CHO H HO
(S) (R)
(18)
CHO HO H
(S) (R)
OH
H H
OH H
H OH
(R) OH
CH2OH
CH2OH
CH2OH
CH2OH
(19)
(20)
(21)
(22)
CH3 H H
(S) (S)
CH3 HO Ph
(R) (R)
CH3 H Ph
(S) (R)
CH3 HO H
(R) (S)
Et
(S)
Cl CH3
H
(11)
COOH (R) H OH CH3
(12)
CH3 (R) H2N H Ph
(13)
用Fischer式标记构型时的两种情况:
1. 最小基团在竖键上时,直接读出结果,如 (11); 2. 最小基团在横键上时,得到相反的结果, 如(12)和(13);
3. 此时也可采用如下的标记方式:
5. 按照上述规则即可标记一个化合物的立体构 型(注意:要将构型的符号放在括号内!)。 例如:
Br
( R)
Cl
(S)
CH=CH2 CH3 CH2OH
( R)
H
Cl CO2H
H
HO
H CH3
(R)-2-氯-2-溴乙酸
(S)-2-氯-1-丙醇
(R)-3-丁烯-2-醇
用Fischer 投影式表示时的立体化学标记:
例如:
(a)一个异构体很容易地放入手性受体的位 点,从而发挥生理作用; (b)但另一个异构体却放不到相同的受体位 点中去,从而不起生理作用。
再如天冬酰胺:
O H2N H O (S)-asparamide
天然的是苦的
O H2N H 2N H O (R)-asparamide
具有甜味
OH NH2
OH
§3.2 对映异构现象与 分子结构的关系
一、对映异构现象的发现 是在1848年,由L.Pasteur研究酒石酸盐的结 晶时发现的 。
1874年van’t Hoff 和Le Bel,J.A.分别独立提 出:如果一个碳上连有四个不同原子或基 团,则有两种不同的排列形式,即有两种 不同的四面体构型:
d c a b a b d c
对称面(mirror plane)(σ):假如有一个 平面可以把分子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正 好是另一部分的镜像,这个平面就是分子 的对称面。要会用来判断给定的化合物是 否旋光! All molecules with a plane of symmetry are achiral.
例如:
对称
不对称
COOH (R) HO H (R) Cl H COOH ± H H COOH (S) OH (S) Cl COOH COOH ( R) HO H (S) H Cl COOH COOH (S) H OH ( R) Cl H
±
COOH
(15)
CHO H H
(R)
(16)
CHO HO HO
(S) (S)
(17)
Chapter 3
Stereochemistry The Arrangement of Atoms in Space




• 了解异构体的分类、旋光现象的产 生; • 深入了解几种构型式之间的转化; • 掌握R/S构型的标记方法; • 了解对映体的拆分
同分异构的种类
位置异构 (如 1-氯丙烷和2- 氯丙烷) 构造异构
(1)以手当模型,手臂表示最小基团的方 向,最小基团在左侧用左手,在右侧则用右 手;然后以拇指表示横键上的另一个基团, 食指朝上,表示竖键朝上的基团,中指朝 下,表示竖键朝下的基团;将这只手转向观 察者,按三个基团的大小顺序确定构型:顺 时针为R,逆时针为S。
(2)把最小的基团依次交换到竖键上, 然后再按规则标记:
(R)-2,3-二羟基丙醛(甘油醛)
H3CO H
(R)-2-甲基-1-苯基丙胺
O
C OH CH3O>COOH>CH 2OH>H
HO见原子或基团由高到低的顺序如下:
-I,-Br,-Cl,S(-SO2R,-SR,-SH),-F (这些都是按照原子序数排列) >O(-OCOR,-OR,-OH)(比的是O上所连 原子的大小) >N(-NO2,-NR2,NHCOR,-NHR,-NH2) (比的是N上所连的基团或原子的大小) >C(-COCl,-COOR,COOH,-COR, -CHO,-CR2OH,-CHROH,-CH2OH, -C6H5,-C≡CH,t-Bu,-CH=CH2,CHMe2, -CH2CH2CH3,-CH2CH3)> -D,H
四、构型的R/S命名规则 D/L标记法: 来自糖的标记, 如甘油醛, (标记 构型的)OH 在碳链右侧 的为D-构型, 在左侧的 为L-构型。
IUPAC法:化合物的立体化学用R/S命名法。
次序规则(sequence rule)要点如下:
1.所连原子按原子序数排列,较大的为较优 基团;重同位素原子较优。即:
从而奠定了立体有机化学的基础。
1.手性和对称因素(Chirality and Symmetric elements)
生活中的手型物体:
手性(Chiral):即实物与镜象的不重合性。 也可以说,手性是物质具有旋光性和对映异 构现象的必要条件。
手性分子:含一个手性碳的化合物一定是手性 的,但有两个以上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却不 一定具有手性。一个分子是否具有手性,取 决于分子本身的对称性,也就是与分子内的 对称因素有关。
a或b为对映体, 不能重合,如c 所示。
再如:
对映体的性质: 非手性条件下,对映体的物理及化学性 质相同;
但在手性条件下,如手性试剂、手性溶 剂、手性催化剂等,两个对映体的反应速 度不同,有的对映体之一甚至不反应。 例如生物体内的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 它是具有手性的,在体内进行的生物化学 反应是高度立体选择性的。
sawhorse projection
例如,乳酸的立体式及Fischer式可表示如下:
COOH H3C H OH HO COOH H CH3 H COOH OH CH3
使用Fischer投影式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i. 横键在前、竖键在后; 按照习惯,主碳链从上到下; 投影式不能离开纸面,可在纸面上旋转 n180°,但不能旋转90°、270°等,否则 转变为其对映体:
对称中心(center of symmetry):用i 来表示。
CH3
这不是 CH3 对称 Cl 中心 Cl
All molecules with a center of symmetry are achiral.
§3.3 含一个手性碳原子 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一、对映体(Enantiomers) 若两种立体异构体互为镜像与实物的对映关 系(要掌握定义!),就把它们称为对映 异构体,简称对映体。例如:
2. 比旋光度:浓度为每毫升含1g旋光性物质 的溶液,在1dm长的盛液管中测得的旋光度 称为该物质的比旋光度。其定义为:
[α]t =
1(dm) x c (g/ml) 溶液 lxd
液体

t [α] =
λ =589.3nm,为钠光的波长, t = 15-30˚С, 常为20或25˚С ,α为仪器测得的旋光度。
例如:
H CH3CH2 Cl Cl>CH3CH2>CH3>H CH3 (CH3)2CH Cl Cl>CH(CH3)2>CH3CH2CH2>H H CH2CH2CH3
(R)-2-氯-丁烷
(R)-2-甲基-3-氯己烷
H H2N CH2OCH3 CH3 C 2H5
H OH CH3
(S)-1-甲氧基-2-丙胺
即,一个大的原子序数优于两个或三个小的序数 之和。
Cl>CH2Cl>CH3CH2>H
CH2CH2Br>CH3CH2 “先比较每个基团中原子序数最高的取代基”是指 在相等距离上有较大的取代基:
(R)
CH3 CH2CH2Br H CH2CHMe2
(S)
CH3 CH2CH2CH2Br CH2CHMe2
H
OH Ph
H H
OH H
H Ph
CH3
CH3
CH3
CH3
(23)
(24)
(25)
(26)
这样的两个C*分别用A,B来表示,即A-B 型化合物。即有四个对映体,两对外消旋体。 不呈镜像关系的立体异构体叫做非对映异构 体(Diastereomers)。分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 上手性中心时,就有非对映异构体。非对映体 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参见表3.1)。
原子的 连接顺序
碳干异构 (如丁烷和异丁烷 ) 官能团异构( 甲醚和乙醇) 互变异构 (乙醛和乙烯醇) 顺反异构 (如顺和反-2-丁烯) 对映异构 构象异构 (如丁烷的对位交叉式 和邻位交叉式 )
同分异构 构型异构 立体异构
空间 连接顺序
非手性化合物实物与镜像可以重合,而手性 化合物实物与镜像不能重合:
H< D <T <Li <B<C <N <O <F<Si< P< S <Cl <Br<I
把手性中心上所连的基团按大小排列。(以 下标记方法必须掌握!)
让序列最低的 (4) 远离观察者:
观察者从最小基团的相反方向观察其它三个 基团:其大小若为顺时针,R构型,逆时针为 S构型。
2. 若直接相连的原子(叫做“关键原子”, key atoms)相同,则逐个比较与第一个原 子相连的第二个原子序数的大小,以此类 推。常见的不含杂原子的烷基的优先顺序 为: CH3CH2CH2CH2- >CH3CH2CH2CH3CH2- >CH3 即,直链烷基,碳数越多越大。 (H3C) 3C->(H3C) 2CH->H3CCH2->CH3带支链的大小顺序为: 叔>仲>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