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大鲜切花

五大鲜切花

(1)香石竹:石竹属,亚灌木花卉。

全株被白粉呈灰绿色,花通常诞生,呈聚散状排列,花冠石竹形,花朵内花瓣多呈皱缩状,花色有大红、粉红、鹅黄、白、深红以及复色及镶边等,有香气。

①采后流通中的主要问题:很容易遭受乙烯伤害,表现为开花进程过快;茎叶无变化但花瓣却凋萎;在极端高乙烯浓度下花蕾不能正常开放就出现凋萎。

②采后生理特性:几乎所有的香石竹品种(品系)都为典型的乙烯跃变型切花,对乙烯反应极其敏感。

花朵开放和衰老进程是由香石竹本身产生的乙烯而调控的。

具体表现为用乙烯处理则促进开放和衰老,而去除乙烯则延缓开花和衰老进程。

水分不容易散失,切花复水容易依据:叶片细长,蜡层成分覆盖,茎秆木质化程度较高,即使在处于一定的萎蔫状态,剪切茎秆基部,也能比较容易地复水切花可以在0℃条件下存放依据:为典型的温带型花卉③采收标准:采切适宜时期因品种和采后用途不同有所不同大花香石竹品系,用于短期或较长期贮藏、以及远距离运输时,采收期相对较早,一般为萼片呈十字开裂、花瓣略微露出时采收。

用于短距离运输或就近销售时,采收期相对较晚,一般是花瓣露出花颚10 mm 左右,花瓣刚刚开始松散时采收。

多头香石竹品系,用于短期或较长期贮藏、以及远距离运输时,采收期相对较早,一般在1/3的花朵花瓣露出花萼并充分显色,其中的一个花朵轻度展开时采切。

用于短距离运输或就近销售时,采收期相对较晚,一般在2/3的花朵花瓣露出花萼并充分显色,其中的3个花朵展开时采切。

④贮藏技术:可以做较长期的贮藏。

小型试验结果可以贮藏16周,但是商业上一般只能贮藏4周贮藏之前,需要充分杀菌。

作较长期贮藏,最好采用干藏方式:温度要求- 0.5℃-0℃,相对湿度90% - 95%。

贮藏包装——容器不宜密闭太严实;防止结露。

贮藏之后的催花处理——干藏之后在瓶插或运输之前,要求用催花液处理花材。

条件为:温度20-25℃,相对湿度80%以上,光照1000Lx以上⑤运输技术:采切后通常结合预冷进行保鲜剂处理一般采用干运方式最好用0.04 mm 左右的聚乙烯膜包装,通过花材自身呼吸使氧气浓度降低到3% - 5%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至5% - 15% 左右,达到自发气调的效果。

包装袋内必须放置乙烯吸收剂温度要求8℃以下,相对湿度90% 以上。

在没有冷藏集装箱的情况下,要求在包装箱内放置蓄冷剂。

远距离运输通常采用空运,也可采用铁路运输原则:节能、经济⑥保鲜剂处理技术:通常采用以乙烯作用抑制剂为主要成分的保鲜剂处理,包括预处液和瓶插液传统的主要成分是STS,预处液STS的最适吸收量为每支花0.5 μmol1-MCP (1-甲基环丙烯)处理(永久性抑制剂慎用)保鲜剂处理可以获得很好的延缓衰老效果,使通常只能开1周左右的花材延长到2周或以上(2)菊花:菊属,多年生宿根亚灌木类花卉。

头状花序生于枝顶。

①采后流通中的主要问题:A采收太早,花瓣不能正常展开B运输途中发热,叶片黄化;花瓣褐变;花瓣充分展开,但易脱落②采后生理特性:为典型的乙烯非跃变型切花,花朵开放与衰老对乙烯不敏感;但是其叶片对乙烯处理敏感,且容易形成离层而脱落舌状花瓣在采收过早时,往往因吸水能力较弱、糖分不足不能正常开放③采收标准:供切花用的菊花分为大菊和小菊A小菊:当主枝上的花盛开、侧枝上有3 朵花色泽鲜艳时即可采收。

如果提前采收,主枝上必须有3 - 4 朵花已显露出该品种的典型特征和色泽B大菊:用于远距离运输和贮藏,应在舌状花序紧抱,其中1-2个外层花瓣开始伸出时采收;兼做远距离和近距离运输,应在舌状花外层开始松散时采收;用于近距离运输和就近批发出售,应在舌状花最外两层都已开展时采收;用于直接出售时,可以在舌状花大部开展时采收④贮藏技术:A于耐贮藏的品种,既可采用干藏也可采用湿藏。

但是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当避免作长期贮藏:桃色或红色系品种;花瓣上容易产生斑点的品种;叶肉薄或者是轻微的水分损失就容易带来明显的萎蔫症状的品种;从积水或因土壤病害而使根部受到损伤的植株上采收的切花;高温、高湿的设施环境下栽培的嫩弱的切花。

B温度-0.5℃- 0℃相对湿度为85% - 90% 可以贮藏3 - 4 周或更长的时间冬季在2℃下,10-15天;5℃下可以存放5天⑤运输技术:A通常用纸箱包装.每50枝装一层,共两层。

每层用薄纸包扎花朵,防止花朵在运输中受伤B通常采用干运,有时在纸箱内贴一层薄的耐水性树脂,以提高纸箱内湿度,减轻花材萎蔫C在运输途中极易发热,带来叶片黄化。

理想的运输应当在低温下进行⑥保鲜剂处理技术:A菊花对糖极其敏感,糖浓度不能超过3%,否则容易引起伤害B由于菊花的舌状花瓣娇嫩,在贮运中极易受到损伤而不能正常展开,为此往往在花蕾期采收。

但是,蕾期采收的菊花,必须进行催花处理才能保证正常开放C瓶插液参考配方为每升水中含有下列成分:0.025 g 硝酸银;0.075 g 柠檬酸;25 g 糖(3)非洲菊:又称扶郎花,大丁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

头状花序,花色自白至多种黄、橙、玫红、红等色,条件适宜可终年开花。

①采后流通中的主要问题:采后贮运中容器内容易结露而招致病菌侵染;容器内容易发热,使商品受损非洲菊失去观赏价值的情况有以下几种:A在瓶插过程中插入水中的花葶基部腐烂,伴随着腐烂,花瓣出现萎蔫,花颈出现软化;B花葶基部没有腐烂现象,但是导管中细菌繁殖,引起导管堵塞,花葶吸水困难,导致花瓣萎蔫、花颈软化等;C管状花花药发生霉变、舌状花出现斑点、进一步扩大成整朵花腐烂②采后生理特性A通常乙烯生成量很低,但是管状花等被霉菌侵染时乙烯生成量大量增加。

花材对外源乙烯的敏感性较低,乙烯处理只有微弱的伤害,瓶插寿命缩短10%左右。

B在高温季节花朵容易发生腐烂现象,管状花和舌状花容易被Fusarium, Rhizopus, Alternaria 等病菌侵染;在低温季节,灰霉病浸染舌状花引起褐变。

从花圃带出的病菌往往在采后流通过程中蔓延,使切花失去商品价值。

C非洲菊切花采收时不带叶片,流通中的水分损失比其他带叶的切花要少。

③采收标准A舌状花瓣基本长成,但未充分展开,花心管状花雌蕊有2轮开放时,适合于远距离运输和贮藏B舌状花瓣充分展开,花心管状花雌蕊有3-4轮开放时,可以兼做远距离和近距离运输C花心雌蕊大部分开放,管状花花粉开始散发时,适合于近距离运输和就近批发出售D花心雌蕊大部分开放,管状花花粉大量散发时,必须就近很快出售④贮藏技术A管状花开药后,贮藏中花粉容易被霉菌侵染,促进花朵霉烂。

花瓣等即使有轻微的斑点在贮藏中病菌也容易大量繁殖引起霉变。

因此,非洲菊切花通常被认为是难于贮藏的切花种类。

B在流通中,为了不损伤花瓣通常用聚乙烯帽子套袋,但是高温高湿季节往往因此而在套袋处结露,贮藏中病菌繁衍,引起花朵腐烂C严格来说,非洲菊不宜长期贮藏,只能贮藏一周以内D非洲菊切花温度与呼吸特性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5℃附近有一个拐点,即5℃以下呼吸强度迅速降低,因此贮藏适温通常设定为2—5℃E在实践中湿藏与干藏都有应用例,在干藏时需要注意防止因横置而带来茎杆弯曲,防止水分损失⑤运输技术A为防止花朵受伤,通常采用圆锥形的聚乙烯包装,聚乙烯套袋要求开孔,防止结露。

通常10枝一扎,用大的包装材料包装到一起B通常采用纵置运输,防止负向地性弯曲。

高温季节运输在没有冷藏设施的情况下,包装容器必须开孔,防止花材发热,以及由此带来的病菌蔓延。

非洲菊切花浸入水中的部分,容易发生腐烂现象,不适合采用湿运C提倡采用低温运输,特别是经过冷藏时必须采用低温运输⑥保鲜剂处理技术A我国自行研究的预处液同时具有防止弯茎、促进花朵充分开放的效果。

在国外通常为1—2小时,我国的预处液通常采用12小时,往往结合预冷进行B非洲菊在日本一般不采用保鲜剂处理,在荷兰采用保鲜剂处理,但是其主要成分是杀菌剂(4)唐菖蒲:又称剑兰,唐菖蒲属,多年生球茎类球根花卉。

叶子剑形,灰绿色。

花葶长达150cm,穗状花序顶生,着花8~12朵,小花偏漏斗状,自下而上开放,花色有红、黄、白、粉、紫、蓝、复色、斑纹等,花瓣有平瓣、波瓣、皱瓣等不同瓣型。

①采后流通中的主要问题A在横置过程中容易出现负向地性弯曲B基部小花和顶部小花开放不整齐,顶部小花往往不能充分开放C贮藏中容易出现灰霉病②采后生理特性A对乙烯的反应有品种依赖性B敏感性品种主要表现为小花开得太快\开花不整齐、以及不能正常开放就萎蔫;茎叶黄化等C在贮运过程中花茎未能直立时,容易出现负向地性弯曲③采收标准A花序最下部1-2朵小花都显色而花瓣仍然紧卷时,适合于远距离运输和贮藏B花序最下部1-5朵小花都显色,小花花瓣未开放,可以兼做远距离和近距离运输C花序最下部1-5朵小花都显色,其中基部小花略呈展开状态,适合于近距离运输和就近批发出售D花序下部7朵小花都显色,其中基部小花已经开放,必须就近很快出售④贮藏技术A一般能贮藏1-2 周B7℃-10℃为贮运适温C采切后应立即用保鲜剂处理,以防止花蕾干枯,并能在贮运销过程中增强抗逆境的能力D要求用保湿材料包裹,防止贮藏运输中的蒸腾失水E无论是贮藏或是运输中,唐菖蒲的花茎必须直立放置以避免向地性弯曲⑤运输技术A唐菖蒲以立式运输为理想,避免负向地性弯曲。

流通中通常采用横置方式,纸箱包装,汽车运输B由于唐菖蒲枝条很重,远距离运输时运输成本较高。

唐菖蒲价格偏低,远距离运输通常采用汽车运输⑥保鲜剂处理技术A用100ppm的NPA (naphthyl phthalamic acid)作处理或用高浓度的糖处理,可以促进小花的整齐开放,延长小花的盛开期B唐菖蒲切花对糖浓度要求很高,在40% 的糖浓度下仍然能正常开花,一般采用20% 的蔗糖浓度(5)月季:蔷薇属,常绿灌木。

植株直立,羽状复叶浓绿色;花单生茎顶,花枝长,坚硬挺拔,花型优美,质地厚硬,花色有红、粉、黄、白等色,花期全年。

①采后流通中的主要问题:月季切花瓶插后的“弯头”、“蓝变”(出现在红色品种)或“褐变”(多出现在黄色品种)以及不能正常开放是世界性难题②采后生理特性A月季切花包括大花品系和多头小花品系。

无论那种品系,因品种不同对植物激素乙烯处理分别表现为敏感或不敏感B在敏感型品种中,因品种不同乙烯对花朵开放和衰老进程分别表现为促进或抑制C为典型的温带型花卉,切花可以在0℃条件下存放一定时期③采收标准因品种和采后用途不同有所不同A大花月季品系用于贮藏或远距离运输时,采收期相对较早,应在花萼略有松散时采收用于近距离运输或就近批发出售时,在外层花瓣开始松散时采收。

如果采收过早,花蕾会出现弯头或不能正常开放;而采切过晚如内层花瓣开始松散时,会招致运输中的损耗B多头月季品系,用于贮藏或远距离运输时,采收期相对较早,一般在三分之一的花朵花萼松散、花瓣紧抱、开始显色时采收C用于近距离运输或就近销售时,采收期相对较晚,一般在三分之二的花萼松散、三分之一的花朵花瓣松散时采收④贮藏技术A一般说来,月季切花属于不耐贮藏的花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