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PPT课件
16
17
那时候,挨整的人及其家属都特别害怕高 音喇叭,一听到高音喇叭声,就战战兢兢,因 为红卫兵经常用高音喇叭通知开会,点人出来 批斗游行;而出去一次也就是小死一场。历史 系一级教师陈寅恪双目失明,他胆子小,一听 见喇叭里喊他的名字,就浑身发抖,尿湿裤子。 就这样,终于给吓死了。
——甘少苏
18
学 哲人
22
第一条: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 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第 二条: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 书,以作挡箭牌。其意是,毛公是 政治上的最高当局,刘公是党的最 高负责人。我认为最高当局也应和 我有同样看法,应从我之说。否则, 就谈不到学术研究。
—《对科学院的答复》
23
“文化的品格到底有多大 力量,能使一个人‘顽固’地坚 守着逆潮流的、已等同‘过街 老鼠’的精神世界?”
1925年,陈寅恪回国。任清华大 学研究院导师。
8
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吴宓
9
陈寅恪的学问胜过我
——梁启超
10
1942年春,有人奉日方之命,专程 请他到已被日军侵占的上海授课。他又 一次拒命,随即出走香港,取道广州湾 至桂林,先后任广西大学、中山大学教 授,不久移居燕京大学任教。当时,面 对民族危亡,寅恪感到痛心,而桂林某 些御用文人,竟发起向蒋介石献九鼎的 无聊活动,劝他参加,他作《癸未春日
界
史学家
泰 斗
国学大师
19
哲人 之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20
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 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
商。惟此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 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
三光而永光。
——清华大学王观堂 先生纪念碑铭
21
这是陈寅恪在王国维先生 投水自沉后两周年写的纪念碑 铭。此文情真意切,其中特别 强调“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 想”,使人读来顿觉真理之大 光明。
——何兹全
31
国学 之 《柳如是别传》
感赋》:“九鼎铭辞争讼德,百年粗粝 总伤贫”。以示讽刺。
11
梦里匆匆两乙年,竟看东海变桑田。 燃萁煮豆萁先尽,纵火焚林火自延。 来日更忧新世局,众生谁忏旧因缘。 石头城上降幡出,回首春帆一慨然。
——陈寅恪
12
1966年7月,躺在南国的病床上, 在“文化革命”狂潮的洗礼与巨大冲 击中奄奄一息的陈寅恪自是在劫难逃。 陈寅恪由原来的“走资派”、“资产 阶级反动学术权威”,也水涨船高地 被加封为“牛鬼蛇神”、“封建余孽”、 “死不改悔的走资派”,同时被指责 为大肆挥霍国家财产的“罪魁祸首”。
言学家。
3
传奇人生 学界泰斗 民族之幸
4
传奇人生
5
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在家 庭环境的熏陶下,广泛阅读历史、哲学 典籍。早年,他留学日本、欧洲、美国 等国家长达十三年,精通22种语言,了 解西方文化,但从国外带回来的却是东 方学;回国后,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 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 中山大学等学术机构。因其身出名门, 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
1
整体概况
+ 概况1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2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3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2
陈寅恪,
江西义宁(今
修水县)人,
1890年7月3日
生于湖南长沙。
1969年1月7日
卒于广东广州。
中国现代历史
学家、古典文
学研究家、语
15
1969年春节后,陈寅恪一家被扫地 出门,迁至平房居住。此时陈寅恪病体 衰弱得已不能吃饭,只能进一点汤水之 类的“流食”,只是眼角不断有泪流出。 1969年5月5日下午,躺在床上气脉已竭 的陈寅恪,泪尽泣血,口不能言。10月 7日晨5时30分,心力衰竭的陈寅恪于凄 风苦雨中溘然长逝。 一个月后的11月 21日,唐筼撒手人寰,追随陈寅恪而去。
29
《唐代政治史略稿》 是陈寅恪先生唐史研究的 代表作之一,在精心考证 的基础上,集中探讨了唐 代政治演进过程中的主要 问题,尤其以种族及文化 为重,别具只眼,极其精 辟,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和理论意义,为中国中古 史研究中的里程碑著作。
30
陈寅恪师是继《资治 通鉴》的作者——宋代司 马光之后近一千年来,又 一伟大的史学家。
“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
6
1902年,陈寅恪东渡日本,入日 本巢鸭弘文学院。后回国就读上海复 旦公学。
1910年自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 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 高等政治学校就读。后因一战回国。
7
1918年冬得到官费的资助,再度 出国游学,在美国哈佛大学学梵文和 巴利文。
1921年,转往德国柏林大学,攻 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学习中亚古文 字,以及蒙古语。
——《陈寅恪的最 后二十年》 (陆键东著)
24
“前人讲过的,我 不讲;近人讲过的,我 不讲;外国人讲过的, 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 过的,也不讲。现在只 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25
父亲双目失明后,许多 工作都需要在助手的帮助下 才能进行,有时候上床睡下 后,突然想起作品有需要修 改的地方,怕忘了,就只有 一直记着,到天亮在跟助手
13
随后陈寅恪工资停发,存款冻结, 陈家居住的校园内东南区一号楼被大 字报覆盖,远远望去如同一口巨大的 白色棺材,兀立于树木丛生的校园一 隅,望之令人恐怖惊悚。后来甚至陈 寅恪的衣服上皆由大字报贴盖。
造反派们索性进行抄家与劫掠财 物的大规模行动。陈寅恪后半生积攒 的书籍全部查封,手稿被掠。
14
此外,陈寅恪历尽千难万险,历尽 十几年战火侥幸保存下来的二十余封祖 父往来手札亦被劫走。经过几次“战斗 洗礼”,陈家财物尽失。“革命者”把 高音喇叭吊至陈宅窗前屋后,让其听取 革命群众对其发出的怒吼之音。双目失 明,不辨牛马且患严重失眠症与心脏病 的陈寅恪,惊悚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后来高音喇叭干脆搬进室内,绑到了陈 氏夫妇的床头之上。
说,导唐史
27
寅恪治史学,当然 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 见、最能用材料的人。
——胡适 28
关于《魏晋南 北朝史讲演录》, 陈寅恪的研究极为 重视种族、家族、 地域、文化等几大 因素,往往从常见 的史料出发,由小 见大,提出并解答 了许多前人的认识 所不能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