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量仪器期间核查方法

测量仪器期间核查方法

(5) 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 测量设备的要求》7.1计量确认7.2测量过程控制.
3
2.期间核查的目的意义 期间核查也称为“运行检查”或“中间核查”
通常实验室根据自身规定的程序和日程对其测量 标准、检测仪器,包括标准物质.在两次定期检定/ 校准之间间隔内,采用一次或几次适当的技术核查 方法进行检查,看其是否始终保持着检定/校准时 准确度,它不是再检定/校准,而是用简单,适当的 方法, 考核仪器设备稳定性,检查其变化情况.
量结果扩展不确定度(k=2).
第一个近似:
当U0 ≤1/3 U 时, U 2 U02 U 2 U
y y0 ≤ U
9
第二个近似: 当重复性比较好,且核查时,测量次数较多时:
s(x) n
1 3 u仪器 ( x)
s(x) s(x) , n
uc ( y) s2 (x) u仪2 器 (x)
U 2uc ( y)
校准值(用后者时,必需与原来相同检定/校准点)
7
准确度高一级 标准电压表
准确度高一级 标准信号发生器(源)
稳定信号发生器
电压表
待核查电压表 传递比较法连接图
电压源
8
5)核查结果评价
a)示值误差
y y0
U
2U2 0结果意y y0 为待核查仪器新的示值误差
U,U0 分别为待核查仪器与高一级仪器的测
5
3. 期间核查的主要计量特性(参数) 1)测量仪器使用示值误差时,应核查示值 误差是否超差或示值变化是否超过允许值。 2)测量仪器使用赋值不确定度时,应核查示 值变化是否超过不确定度. 3)测量仪器没有示值误差时,(没有量值的比 较式仪器). 应核查对测量结果最有影响的 参数,是否超过允许值.如:重复性, 线性, 检测限等.
内容目录 1.期间核查的需求(规定) 2.期间核查的目的意义 3.期间核查的主要计量特性(参数) 4.期间核查方法(含实例13个) (1)传递比较法 (2)仪器比较法 (3)核查标准法 (4)比较仪器核查 (5)标准物质核查方法 5.期间核查控制 (1)制定期间核查计划. (2)编制期间核查方法 (3)编制期间核查程序 (4)期间核查工作实施
1
1. 期间核查的规定 (1) GB/T27025-2008(等同于ISO/IEC17025-2005) 5.5.10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
的可信度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5.6.3.3 期间核查 应根据规定的程序和日程
对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 以及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核查,以 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 (2) JJF1069-2007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 6.4.5.6 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维持设备检定/校
12

4) 核查结果评价
a) y y0 = 80.0-79.1= 0.9(V)
1级电压表的最大允许误差MEP=±1%FS=±1V 0.2级电压表最大允许误差MPE=±0.2%FS=±0.2V
y y0 = 0.9V< MPEV = 1V 结果满意 b) △ =│Y2-Y1│=│79.1-79.6│= 0.5(V)
△ =│(Y2-Y0)-(Y1-Y0)│=│Y2-Y1│ = │0.9-0.4│= 0.5(V)
13
例2: 待核查仪器—温度巡回检测仪,0.5级, 测量范围: -30℃~+120℃, MPE=±0.75℃
2)选择稳定性±0.2%/5min电压源,可调包括80V, 3)核查仪器与测量标准的测量结果 单位:V
Y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平均值 80.0 Y0 79.2 79.0 79.2 79.1 79.1 79.0 平均值 79.1 △ 0.8 1.0 0.8 0.9 0.9 1.0 平均值 0.9
ISO10012测量过程控制规定用核查标准方法, 其他文件只有要求,没有方法.可参考使用中检查.
4
JJF1002—2010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中 分首次检定, 后续检定, 使用中检查三种情况, 使用中检查—相当于期间核查, 内容: 为了检查计量器具的检定标记和检定证书 是否有效, 保护标记是否损坏,检定后的计量器具 状态是否受到明显变动, 及其误差超过使用中最 大允许误差. ( 标记, 状态, 误差), 可理解校准状态也是包括上述三方面核查内容. 标记, 状态的核查较简单, 本文主要讨论误差
准状态可信度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2
(3) 计量认证评审准则 5.4.8 同GB/T27025-2008: 5.5.10
5.5.6 同GB/T27025-2008: 5.6.3.3
(4) ISO 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7.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组织应建立过程,
以确保监视和测量活动可行,设备要溯源,调整,标 识,当发现设备不合格时,组织应对以往测量结果的 有效性进行追踪评价.(应及时发现设备不合格)
6
4.期间核查方法 (1)传递比较法—采用准确度等级高一级及以上的
测量标准或测量仪器进行比较. 1)确定待核查仪器的检定/校准点(1-几个点) 2)选择较好被测(稳定性较好),量程需覆盖待核查
检定/校准点.(直接法传递时可不需被测) 3)待核查仪器与高一级仪器同时或分别对所选被
测在待核查检定/校准点附近进行测量. 4)得到待核查检定/校准点的新的示值误差或检定
U --待核查仪器测得被测结果不确定度,k=2
当重复性比较好,且核查时,测量次数较多时: △ ≤ 最大允许误差MPEV 结果满意 相当于稳定性考核的要求.
11
`
例1:待核查仪器—准确度1级电压表,范围0-100V. 采用准确度级别0.2级电压表为测量标准(型号编号)
1)原校准点:20,40,60,80(V).确定核查校准点: 80V, 实际电压值79.6V, 示值误差0.4V
U 2
s2(x)
u仪2 器 ( x)
2u仪器( x)
2
MPEV 3
MPEV
y y0 ≤ 最大允许误差MPEV 结果满意
相当于合格判定
相当于示值误差的检定/校准方法
10
b) 示值变化 △ ≤ U 规定的不确定度
△--待核查仪器示值/示值误差变化绝对值. △=│Y2-Y1│= │(Y2-Y0)-(Y1-Y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