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和护理PPT课件

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和护理PPT课件


.
16
图片(一)
.
17
直立床
.
18
图片(二)
.
19
弹力袜
.
20
图片(三)
.
21

水疗
.
22
OH的治疗和预防(二)
药物治疗: 主要有氟氢可的松(图四)和肾上腺素受
体激动剂米多君(图五)等; 建议OH患者,应以预防和病因治疗为主,
必要时才使用药物治疗。
.
23
图片(四)
.
24
图片(五)
(3)抗肾上腺素药:如妥拉苏林、酚妥拉明等,它们 作用在血管的α—肾上腺素受体(收缩血管的受体)上, 阻断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血管作用。
(4)血管扩张药:如硝酸甘油等,能直接松弛血管平 滑肌。
.
13
临床症状
脑部症状
眩晕 视力障碍 视力模糊 灰朦 管状视野 盲点、短暂性黑朦 色觉障碍 意识障碍 认知障碍 晕厥
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和护理
.
1
血压
定义: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 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
.
2
血压的影响因素
血压的形成取决于: 1、心脏排血 2、周围血管的阻力 3、循环血量 三者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完成。
无论何种原因造成上述三者一个或多 个功能发生障碍,必然导致血压的异常情况。 心脏排血减少/周围血管阻力下降和(或)循 环血量不足引起的血压下降,反之,上升。
2003年公布的JNC7将体位性低血压定位立位时, SBP下降>10mm Hg,心率保持不变, 伴有眩晕或虚弱即可诊断。
.
6
OH的分类
突发性体位性低血压 继发性体位性低血压
.
7
流行病学资料
OH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老年人群 患病率从4%~33%不等。
高血压、糖尿病人群中OH更多见,尤其是 服用多种降压药的患者。
.
11
易发人群
脊髓损伤 心脏衰竭 内分泌紊乱 使用降压药之后
.
12
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
(1)抗高血压药,以胍乙啶和神经节阻断药最常见, 其他还有肼苯哒嗪、双肼苯哒嗪、优降宁和α—甲基多 巴等。这类药物都能使血管紧张度降低,血管扩张和血 压下降。
(2)镇静类药:以肌肉或静脉注射氯丙嗪后最多见。 氯丙嗪除具安定作用外,还有抗肾上腺素作用,使血管 扩张血压下降;另外还能使小静脉扩张,回心血量减少。
我国正在步入老龄社会,2007年底60岁以 上人口1.53亿;高血压患者超过2亿,糖尿 病患者超过3000万。
.
8
正常体位变换时血压的调节
体位变换
适应题为的改变
回心血量下降 心输出量下降
维持正常血压
刺激大血管容量感受器 压力感受器
心血管中枢整合传入信息
.
心脏输出增加
动脉和静脉血管收缩、心 率加快、心脏收缩力增加
卧床病人的护理 对活动受限制,不能起床的患者,应知道
病人在床上做等张运动:下肢屈伸和伸展, 3~4次/天,5 ~10min/次,以增加肌肉的 强度和肌肉耐力,促进血液循环。
.
31
OH的护理干预(三)
用药的观察和护理 对于服用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药物的患
者,应严格遵医嘱定时定量服用,并反复 说明药物作用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交代 病人不能擅自增减。服用对血压影响较大 的药物,如扩血管/利尿剂等药物,应定时 监测血压,如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 应及时汇报医生。
.
3
低血压分类
低血压分为: 原发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 继发性低血压、 药物性低血压、 透析后低血压等
.
4
低血压症状
低血压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精神疲倦、 头晕、头痛、四肢无力、记忆力减退、心 悸;重者可出现四肢物理,皮肤厥冷,冷 汗,脉搏增快,暂时性视力丧失,昏厥等 症状,重症病人需立即治疗。这些临床症 状主要因病人血压低,导致血液循环缓慢, 远端毛细血管缺血,以至影响组织细胞氧 气和营养的供应,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的 排泄。长期如此使机体功能大大下降。
图片(6)
.
27
图片(7)
.
28
图片(8)
.
29
OH的护理干预(一)
老年病人的护理 评估老年住院病人发生直立性低血压的危
险因素:如高龄(>60岁)、自主活动受限、 进食进液量少、排便排尿频繁、服用某些 药物等,对于具有这些高危因素的病人, 医护人员需要给予更多照顾。
.
30
OH的护理干预(二)
9
血压调节失常的后果
上述任何一种自身调 节机制失常,或药物 影响,即可出现血压 下降,各脏器灌注减
少。
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对 工学不足尤为敏感, 可导致乏力、眩晕、 认知障碍等症状,神
之晕厥。
可导致冠脉灌注不足。
.
10
发病机制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心血管反应性降低 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舒血管因子的释放增多
心、肾及其他症状 心脏 心绞痛 肾脏 少尿 其他: 颈项部疼痛 腰背部麻木、疼痛 无力、嗜睡疲乏跌倒
.
14
OH危害
前瞻性研究证明OH是脑卒中的危险因数。
OH带来的低血压,可降低冠脉灌注,增加 心血管事件发生。
OH的严重程度与早逝、摔伤、骨折呈强相 关。
研究显示70岁以上老人中,OH占7%;死亡 率增加64%。
.
32
OH的护理干预(四)
加强营养,增进食欲。 如病情允许,饮食不宜过淡。进食液体2~
3L/天,可以增加循环血量,防止体位性低 血压的发生。
.
5
体位性低血压的定义
体位性低血压又叫直立性虚脱,是由于体位的改变, 如从卧位突然转变为直立位,或长时间站立发生的 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低血压。通常认为,站立3min后 收缩压较平卧位时下降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10 毫米汞柱,即为体位性低血压。
但在达到上述标准前,部分患者偶尔仍会出现改变 题为时的低灌注症状,如进餐后出现的体位性头晕。
引起晕厥的常见原因之一。
.
15
OH的治疗和预防(一)
非药物治疗: 避免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因素,如快
速起床、洗热水澡、长时间卧床等;避免 增加腹压或胸腔压力的动作,如便秘、排 尿时用力过渡或抬重物时憋气等。 脊髓疾病患者可给予斜床站立训练(图 一)、腹带和弹力袜(图二)、手法治疗、 水疗(图三)等。
.
25
OH的治疗和预防(三)
急救处理:一旦发生体位性的低血压,立 即将病人抬放在空气流通处,或将头部放 低,松解衣领,适当保温,病人一般很快 苏醒。给予夕阳,改善脑缺氧的症状。对 发作持续较长时间而神志不清楚的病人, 可针灸百会(图6)、人中(图7)、十宣 (图8),必要时皮下注射升压药。
.
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