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书法鉴赏课(1——5课)

书法鉴赏课(1——5课)


第二节 指法
五指执笔法(今人多用此法) ①擫。实为按,是用大拇指第一节内面紧贴 笔内方,力量由内向外。 ② 押。即压,是用食指第一节紧贴笔的外方, 与大拇指相对用力,夹住了笔。 ③ 钩。用中指第一节钩住笔的外方,加强食 指的力量。
④ 格。实为顶,是用无名指指甲根部抵住笔 内方。 ⑤ 抵。用小指紧靠无名指,辅助无名指顶向 外。 要领: 每个手指自然舒展下伸,呈半握拳状, 提住笔,笔则处在几种力的交合作用当中, 指实,掌虚,既紧密,又灵活(掌中空 圆);掌竖,腕平,能使整个胳膊肌肉紧 张起来,与之协同作战,来体现字的美。
第一节 身法 常用的方法有坐姿,适合写二寸以内的字, 其要领是“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八个字。 ① 头正:书者坐稳后,头稍前倾,两眼视线 正好落在纸上。 ② 身直:端坐后,要求挺直腰背,便于两臂 自然分开,有利握笔。
③ 臂开:右手握笔,左手按纸,两手臂自然 分开,有利左右各司其职,切勿两肘靠近 胁肋处,以免拘谨,影响书写。 ④ 足安:腿膝自然弯屈,两膝稍许分开一点, 安稳着地。
注意: 以上第三、四种方法腕均悬空,只是肘着 不着桌面有别,所以也有将二者都称悬腕 的,或把前者称为悬腕,后者称为悬肘。
第四节 临摹
临摹一般有五个步骤: 一、读帖 二、影摹 三、对临 四、背帖 五、习作
第五节
书法笔法
第三课
楷书的技法
一、楷书的笔法 (一)中锋行笔 凡能给人以美感的线条,都是一种有力度的 线条,在传统书学中称为“笔力”。写出 有力线条的关键在于,行笔的过程中是否 注意到了“圆”和“涩”。 “圆” 是“中锋”行笔的结果——“锥划沙” “涩”,是指在行笔的过程中笔与纸的摩擦 所形成的阻力——“屋漏痕”
课程分为两大部分(九节课)
上篇——书法鉴赏基础知识 (一——六节课) 下篇——古代名家代表作品和 近现代名人作品鉴赏 (七——九节课)
上篇 书法鉴赏基础知识
什么是书法?
书法就是写字吗?
拿着毛笔写的汉字就是书法吗?
中国书法是以毛笔为书写工具,以汉字为 载体并按照一定的书写规律和美学原则为 前提的线条书写和造型艺术。
三,如何鉴赏书法
1,远观 书法由三个要素组成,即点划、结构和章法。点划指 具体的每一根线条;结构指由偏旁部首与其他点划 组成的单字;章法指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包括字 行、篇段、正文、落款和盖章。而远观在于把握章 法,体察整体。 2,近察 好的书法作品是经得起眼睛挑剔,耐人寻味的。宋代 以前,书法作品多为小字号的“案上书”。 3,有一定的书法实践基础 鉴赏者本身有一定的书法实践基础的话,鉴赏起书法 作品来就能更快更好地入理,也能品读出书法作品 的艺术真谛。
藏锋与露锋
藏 锋 露 锋
藏锋:起笔收笔时笔锋藏而不露 露锋:起笔或转笔处呈方形或棱角形
(五)收笔及其方法
收笔是笔画整个书写过程中的最后环节,主 要有回锋收笔和露锋收笔两种情况。 1、回锋收笔,是指收笔时笔锋朝笔画运行相 反的方向回收,使笔锋藏于点画之内,使 所写的笔画具备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 2、露锋收笔即在收笔时顺着笔势直向把笔逐 渐提起,笔锋慢慢离开纸面,使笔锋外露, 如写悬针竖、撇、钩、挑等笔画多用露锋 收笔。
执笔之法
古人说:“凡学书者,先学执笔”,掌握执笔是学习书 法的第一步。
坐姿
站姿 端坐或站立于桌前,胸或腹、腿部离桌沿约一拳,左手 平按桌面,右手执笔,身体自然放松,做到“头正、身直、 臂开、足安”
三寸以上的字则采用立姿。 要求:头俯、身躬、臂悬、足开。 ① 头俯:纸平放桌面,视线朝前倾,头部自 然低俯。 ② 身躬:上身稍微向前弯曲。 ③ 臂悬:臂肘几乎达到垂直的状态,右手悬 肘执笔。 ④ 足开:为使立姿站稳,足须开,两足放置 一前一后,或左右随意。
软毫笔常用山羊毛、青羊毛或黄羊毛制作,
常称为羊毫笔,也有以鸡毛制成的“鸡毫” 笔等。优点是笔软圆润,濡墨多,不足之 处是弹性较硬毫差。 兼毫笔则常用两种兽毛制成,它的性能软硬 兼有。如用山兔毛和山羊毛合制成“紫羊 毫”笔,按其成分比例多少来称呼,例如 七紫三羊、五紫五羊,就分别以七份兔毛、 三份羊毛或兔羊毛各半制成。兼毫中,羊 毫成分的比例越大,笔性就越软。
5,有一定的想象能力
书法作品是留在纸、绢、帛、石等物质上的艺术品, 是呈静态的。而当鉴赏者在鉴赏作品时,这静的 书法往往又“动”起来了。这时就需要调动鉴赏 者的想象能力。也就是说,要把书法作品还原成 当时形成时的情境。具体而言,表现为:
(1)书法家可能用了何种毛笔?何种纸? (2)书法家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书写这个作品 的? (3)书法作品的运笔节奏,哪些地方快?哪 些地方慢? (4)在某一具体的点划书写中,书法家的提 按使转又是怎样的?他的表现手法源于历史 上的哪些书家?哪些地方是自有创见,个性 鲜明的?
第三节 纸
宣纸按纸性可分为三类:一为生宣,二为熟宣, 三为半熟宣。 熟宣经矾水而成,吸水性较弱,适用于工笔画或 蝇头小楷,不宜于表现墨韵,故为书家不取. 生宣纹理细腻,有的薄如蝉翼,洁白如雪,在历 史上曾传下了种种美名。生宣质地柔软,吸水性 强,渗化快,笔过墨发,再加一笔,重笔之处就 会有一道白色水痕,运笔轻重快慢,墨水浓渍, 都会渗下不同的燥润效果,极富于表现力,因此 数百年来,广为书画家和文人雅士所爱。 半熟宣性能在生宣与熟宣之间,亦为书法的理想 用纸。
第三节 腕法,主要有四种
一、着腕 腕部附在桌面上,偏重于指力,此法运用于 写小字,尤为蝇头小楷。 二、枕腕 以左手作枕,即将左手掌垫在右手腕下。 三、提腕 右腕提起,但右肘仍不离开桌面,适用写再 大一点的字。
正 面
侧 面
枕 腕
悬 腕
悬 肘
四、悬腕(肘) 右腕悬空,右肘也离开桌面,适用写更 大的字或整篇流动、连贯性强的行、草书。
第 五 课 书 法 章 法 ( 一 )
第 四 课 行 书 技 法
第 三 课 楷 书 技 法
第 二 课 基 本 技 法
第 一 课 文 房 四 宝
主 要 内 容
第一课 书法工具之 文房四宝
第一节 毛 笔
一、毛笔的分类 从制作原料的性能分,可分为“硬毫”、“软毫” 和“兼毫”三种。 硬毫笔是以一种兽毛制成,如称为狼毫的笔就是 用黄鼠狼毛制成,称为“紫毫”笔的是以野兔毛 制成,还有用鼠须、鹿毛、豹毛、猪鬃、石獾等 兽毛制成。优点是弹性强,锐利劲健,练习容易 上手,不足之处是濡墨少。
方笔与圆笔
方 笔 圆 笔
起笔或转笔处呈方形或棱角形的称为 方笔,呈圆形的称为圆笔
(四)起笔及其方法
1、 逆锋起笔(亦可称藏锋起笔) 欲右先左,欲下先上 ——使笔画含蓄有力、筋骨劲 健,同时又使笔、画气势充足。 2、露锋起笔 露锋起笔即起笔不用逆锋,而是顺锋直入,落笔即走。 关键点: 逆锋起笔和露锋起笔是对矛盾,各具特色:“逆 锋能含其气,露锋易纵其神”,逆丰其肉,露伸其 骨。
3,鉴赏经验
鉴赏经验是指鉴赏者主体在鉴赏书法方面的经验和 能力的积累。
4,鉴赏心态
同一个鉴赏者,如果其鉴赏心态不同,鉴赏效果也 会不一样。而不同的鉴赏者,可以依据其不同的 职业习惯鉴赏作品,角度不一。
5,鉴赏对象
鉴赏对象指的是作品本身。不同的作品给鉴赏者所 带来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首先,不同的书体,鉴赏效果不同。篆书、楷书、 隶书主静,行书、草书主动。如行书飘逸,草书 奔放。 其次,同一种书体,不同作者的作品,效果也不同。 功力深的作品比功力浅的作品有内容。 功力差不多的作品,风格上也有差异。如王羲之行 书潇洒,颜真卿行书厚重。 再次,作品尺幅大小,视觉效果也不同。 第四,拓本与墨迹本不同。 第五,真品与赝品的真实体验又不一样。
书法鉴赏
主讲老师:蒋明高
书法鉴赏是指书法欣赏者对书法 作品进行的注意,解读与分析活动, 是书法作品的再创造。
一,书法鉴赏的意义
1,懂得书法美
书法鉴赏能力并非与生俱来,也需要专门化的训练。通过 书法鉴赏活动,懂得书法何以为美以及美在何处的道理。
2,提高艺术素养 3,丰富生活 4,为艺术收藏和投资提供帮助
点 短撇
平横 仰横
捺 长撇 竖
楷書賞析常用名詞
1.一波三折——“波”是書法中的“捺”, “折” 是轉換筆鋒的方向,寫捺筆時,要有起有伏,前 後經歷三次轉換筆鋒的方向,故稱三折。
2.力透紙背——書寫運筆時,筆鋒的力量,須透 過 紙的背面,此乃形容書法沉穩有力。 3.筆力扛鼎——比喻書寫時,筆下所表現的力量, 足以舉起大鼎,形容書法的氣勢雄偉筆力驚人。
提 笔Biblioteka 笔毫笔心小楷 揸笔 大楷 中楷
笔锋
好的毛笔,历来要求具备“四德”。即看笔头是 不是合乎“‘圆’、‘齐’、‘尖’、‘健’” 四条标准。 圆:是指笔头周围饱满圆润,圆锥状不凹不凸, 不扁不瘦。 齐:将笔尖捏扁后,尖端的毛须整齐而无长短参 差的现象。 尖:指笔锋尖锐,不秃不叉。 健:指笔毛有弹性,铺开后易于收拢,揿弯后, 提起时能较快收束变直并恢复尖挺原状。 古代笔偈即称:“心柱硬,覆毛藻,尖似锥,齐 似凿。”
4,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修养
书法鉴赏者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素养,是因为书法 是中国传统文化。熊秉明先生甚至把书法定义为 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文化素养包括书内功和书 外功两个方面。书内功是指掌握书法技法、书法 历史、书法理论史、书法工具材料演变史的知识。 书外功是指了解诗歌、文学、音乐、美术、舞蹈、 建筑、哲学、美学等门类的知识。
按锋的长短分 有长锋、中锋和短锋三类。长、短锋笔能产 生一些特殊的效果。对于初学者,以使用 中锋为宜。 以适合书写字体大小分 有大楷、中楷和小楷。比大楷大的,有屏 笔、联笔、提笔和斗笔,还有更大的。比 小楷小的,有“精工”、“红豆”及规格 不同的圭笔。
毛笔的类型及各部分名称
笔管
笔法要领
藏锋起笔
回锋收笔
关键点:
起笔与收笔往往决定着点画的形象特 征:是方笔还是圆笔,是悬针还是垂 露,一般起笔要果断,有笔势,收笔 要含蓄,有余味。这就是所谓的“藏 头护尾,力在其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