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十大名剑简介

中国古代十大名剑简介

第十名:昆吾剑
至古之剑。

昆吾,又名锟铻,铸造年代是十大名剑最古一把,两尺五寸,切玉如泥。

传说乃盘古脊骨所化,周穆王当时德被四方,大征西戎,遇西王母所献,春秋以后的名剑,构造多多少少都有昆吾的影子。

第九名:纯钧剑
至洁之剑。

纯钧剑,又名纯钩剑。

铜锡合金,是一把尊贵无双的剑。

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越国人欧冶子所铸,相传为孔子所配,自此成为读书人趋之若鹜之物。

纯钧剑
“欧冶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铸成五剑,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
“……扬其华,如芙蓉始出,观其纹,烂如列星之行,观其光,浑浑如水之溢于塘,观其断,岩岩如琐石,观其才,焕焕如冰释,此所谓纯钩耶。


“吴钩越戟,纯钧湛卢。

”唐·刘良注:“纯钧、湛卢,二剑名也。

”也称“纯钩”“淳钧”。

“夫纯钩、鱼肠之始下型,击则不能断,刺则不能入,及加之砥砺,
摩其锋鄂,则水断龙舟,陆剸犀甲。


“山崩而落洛之水涸,欧冶子而淳钧之剑成。


第八名:工布剑
至公之剑。

也叫工布,乃欧冶子所铸三长两短最后一把,从纹起,至脊而止,
如珠不可衽,纹若流水不绝。

铜钱落于其上叮叮作响,更兼你将它平举,一边有一个铜钱,一边没有,那么有铜钱的那边必然会下坠,是商贾眼中无价之宝。

后来为奇货可居的吕不韦所获,他看中了当时落魄的秦孝庄王,后来果然当了宰辅。

太阿、龙渊、工布俱乃前晋司徒张华夜观天象,见斗、牛二星之间有紫气闪耀,于酆都掘地三尺所得。

第七名:鱼肠剑
至杀之剑。

鱼肠剑,是专诸置匕首于鱼腹中,以刺杀吴王僚,故称鱼肠剑,是为勇绝之剑。

出典[2] 《史记·刺
鱼肠剑
客列传》。

[1]
鱼肠剑,也称鱼藏剑,据传是铸剑大师欧冶子为越王所制,他使用了赤堇山之锡;若耶溪之铜,经雨洒雷击,得天地精华制成,专诸刺吴王僚不成,此剑报废,后为战国徐夫人修复,交由荆轲刺秦。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记载[3]
“使专诸置鱼肠剑炙鱼中进之。

”意谓极小之匕首,可藏置于鱼腹中。

一说谓剑之文理屈襞蟠曲若鱼肠。

第六名:巨阙剑
至寿之剑。

单以个头来论,全长四尺三寸,却是十大名剑最大一把。

能…穿铜釜,
绝铁粝,胥中决如粢米,故曰巨阙。


此剑初成,即献于越王勾践,他拔剑一指时,手中的剑气已将马车砍为两节。

于是勾践又命人取来一个大铁锅,用巨阙一刺,便将铁锅刺出了一大个缺口来。

此剑无锋,正所谓…大剑无锋,大巧不工。

第五名:七星龙渊
七星龙渊
至尊之剑。

这把剑传说是由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

欧冶子和干将为铸此剑,凿开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铸剑炉旁成”北斗七星"。

剑成之后,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盘卧,是名"龙渊"。

此剑铸造的技艺固然精湛,但它的闻名还在于无法知道其事实姓名的普通渔翁:渔丈人。

全名“七星龙渊”,故又作“七星剑”。

据传:伍子胥因奸臣所害,亡命天涯,被楚国兵马一路追赶,一天慌不择路,逃到长江之滨,只见浩荡江水,波涛滚滚。

前阻大水,后有追兵,正在焦急万分之时,伍子胥发现上游有一条小船急速驶来,船上渔翁连声呼他上船。

伍子胥上船后,小船迅速隐入芦花荡中,不见踪影,岸上追兵悻悻而去。

渔翁将伍子胥载到岸边,为伍子胥取来酒食饱餐一顿。

伍子胥千恩万谢,问渔翁姓名,渔翁笑言自己浪迹波涛,姓名何用,只称"渔丈人"即可。

伍子胥拜谢辞行,走了几步,心有顾虑又转身折回,从腰间解下祖传三世的宝剑----七星龙渊,欲将此价值千金的宝剑赠给渔丈人以致谢,并嘱托渔丈人千万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踪。

渔丈人接过七星龙渊,仰天长叹,对伍子胥说道:"搭救你只为你是国家忠良,并不图报,而今,你仍然疑我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剑示高洁。

"说完,横剑自刎。

伍子胥悲悔莫名。

第四、三干将莫邪剑
至情之剑、至悔之剑。

干将,春秋时吴国人,中国古代传说中造剑的名匠,曾为吴王造剑。

后与其妻莫邪奉命为楚王铸
莫邪和干将
成宝剑两把,一曰干将,一曰莫邪(也作镆铘)。

干将将雌剑献与楚王,雄剑传给其子,被楚王所杀。

其子眉间尺长成,终于为父报仇。

根据大约成书于东汉末年的《吴越春秋》记载,干将“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以铸铁剑。

三月不成。

莫邪“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

制成的两柄剑分别被称为“干将”、“莫邪”。

剑身均有花纹。

干将剑“作龟文”,莫邪剑“作漫理”(水波纹)
第二名:泰阿剑
泰阿剑
至威之剑。

剑名泰阿(又名太阿)。

取刚直不阿之意。

通体金色,观其纹,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能陆断马牛,水击鹄雁。

欧冶子铸造此剑时,尚未铸成,已献于楚王,晋王出兵伐楚,两国兵力悬殊,楚国眼见覆灭。

楚王于是亲上城头杀敌,手持太阿,只见一团磅礴剑气激射而出,城外霎时飞砂走石遮天蔽日,似有猛兽咆哮其中,晋国兵马大乱,片刻之后,旌旗仆地,流血千里,全军覆没。

事后,楚王召来风胡子问道:泰阿剑为何会有如此之威?风胡子对道:泰阿剑是一把至威之剑,大王身处逆境威武不屈才是真正的至威。

”后为始皇佩剑传至二世胡亥赵高乱政。

太阿倒持及比喻这个时期政权不在皇帝手中。

有成语“泰阿倒持”,意为“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

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所以,泰阿剑又被命名为太阿剑。

后太阿边比喻社稷神器。

第一名:湛泸剑
至仁之剑。

据《越绝书》记载,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恳求天下第一铸剑大师欧冶子为己铸剑。

欧冶子奉命之后,带着妻子朱氏和女儿莫邪,从闽侯出发,沿闽江溯流而上,来到了山高林密海拔1230米的湛卢山,这里发现了铸剑所需的神铁(铁母)和圣水(冰冷的泉水)。

欧冶子在这里住下后,辟地设炉,取仁者无敌之意,用了三年的时间,终于炼成。

“越王允常命欧冶子铸剑。

”欧冶子带妻子朱氏、女儿莫邪和女婿干将,到闽、浙一带名山大川遍寻适宜铸剑之处。

当他们见到松溪的湛卢山清幽树茂,薪炭易得,矿藏丰富,山泉清冽,适宜淬剑,就结舍于此铸剑。

3年辛苦,终于铸就了锋芒盖世的湛卢之剑。

时世上五大名剑是: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钧(又作纯钩),湛卢名列第一。

此剑可让头发及锋而逝,铁近刃如泥,举世无可匹者。

后代诗人题诗曰:“十年云卧湛卢下。

斗间瞻气有双龙,人间何处问欧冶?欧冶一去几春秋,湛卢之剑亦悠悠。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