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场前景分析
健康体检机构作为连接医药健康产业的重要一环,上游对接医药企业、医疗器械企业,中 游与医院等医疗机构平行,下游直接对接体检客户。目前我国专业体检机构已逐渐呈现出服务 水平和市场占有率的明显差异,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美年大健康、爱康国宾和慈铭体检,三家 公司市场占有率合计约36.2%,非连锁体检机构较多,市场集中度有较大提升空间。
2、挑战——跨国集团加大进入步伐
是现代医学“预防、临床治疗、康复”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服务对象包括残疾人及 脑血管病、肿瘤、创伤等术后患者。大量实践证明,积极的康复可以明显提升患者术后的功能 恢复,提升生活品质,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工作需要。 ? 中国康复医疗市场近200亿元,人均康复费用仅15元,相比康复体系成熟的美国市场规模约200 亿美元、人均康复费用约80美元,差距明显。 ? 2010年卫生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有3288家综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占全国综合医院总数的 24.6%,其中仅一半开设康复病区;各类康复医院338所,占全国专科医院总数的9.1%。 ? 我国康复医疗市场规模测算:千亿规模幵不遥远,美国康复大发展的历史正在中国重现。
? 体外诊断产品分为试剂、仪器、校准品、质控品等,其研发与生产涉及生物、化学、医学、 电子、机械等多个领域的融合。产品的主要销售对象包括各级医院、临检中心、体检中心、 血站等,部分产品也可在普通家庭中使用。
? 根据EvaluateMedTech 公布的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行业增速和市场规模预测, IVD产业位列全 球各类医疗器械销售额排名第一,增速近 6.1%,高于器械行业总体增速。目前我国 IVD整体 市场大约360亿元,预测到2019年时将达到723亿元的规模,CAGR高达18.7%,是生物医药板 块中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远高于医药制造业行业平均增速。
3、社会因素
五.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面临 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新医改带来发展契机
09年初,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以及《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国务院将 在三年内累计投入8500亿元用于医疗改革,这些投资将带给医疗器 械市场较大的增量。新医改注重基层和基础,中央财政的支出很大 一部分也将落在基层,而政府采购的品种无疑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增 长。
社会因素涵盖诸多 方面的内容,比较复杂。 诸如企业所有制结构的 转换、市场经济体制的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 建立、医疗保健体制的 变革、国家政策的扶持 等等,这些都影响我国 医疗器械产图业片的发展。 随着改革的深入,制约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的各种社会因素将逐步 得到解决。
1、经济因素
2、技术因素
从2008年到2010年,我国有80多亿元的资金投向农村医疗器 械的采购,这主要受益于新医改下国家对农村基层市场以及社区基 层医疗机构的建设,一些基础的医疗器械例如超声波诊断仪、生化 分析仪及X光机等将显著受益。医疗器械和器具作为基础设施的一 部分,必然会受益于整个行业扩容所带来的利好,医疗器械的生产 企业也将显著受益。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技术 水平相对较低,这是影响我国医疗 器械行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资料显示,我国医疗器械产 品的总体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15 年,主要医疗器械产品达到当代世 界先进水平的不到5%,产品可靠 性差、性能落后,市场竞争力弱。 技术含另量外越,来当越今图高医片,疗产器品械被产仿品制的的 可能性大为减小,竞争壁垒大大提 高。相对低下的技术水平,削弱了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竞争力,极大 影响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
2、体外诊断,空间大、发展迅速的细分领域
? 体检行业直接面对民众,主要具有的是服务属性。体外诊断 (In Vitro Diagnostics, IVD) 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血液、尿液等组织及分泌物进行检测获取临床诊断信息,目前临床 诊断信息的80%来自体外诊断,在健康评价与疾病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
? 随着经济的复苏和新兴市场国家中等收入 水平消费者对医疗保健服务需求的增长, 医疗器械市场将会持续增长。
②国内市场规模
? 医疗器械的朝阳性已经不言而喻。随着经济的 发展和卫生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的消费和投 入增加已是不争的事实。
?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迅速壮大,已成为世界第二 大医疗器械市场,我国已经成为带动全球市场 增加的主要区域。医疗器械与药品是医疗的两 大重要手段,发达国家这两者的销售额比例约 为1:1,而我国仅为 1:10,可见我国医疗器 械市场潜力巨大。
? 基因测序在预防中主要使用2大类技术:一是通过全基因测序检索一些重大疾病对应的易感基 因估算患某类疾病的概率,从而针对性调节日常生活习惯来减少或延后疾病的发生;二是通过 血液、唾液等途径跟踪检测基因异常或变异,在疾病潜伏期或发生早期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 目前市场关注度较高的产前筛查与诊断即属于第二类的应用,而肿瘤检测则根据测试目的不 同分别应用易感基因检测和基因变异检测。
医疗器械市场前景分析
目录
? 一.我国医疗行业现状 ? 二.国际医疗器械行业现状 ? 三.五大医疗器械市场前景分析 ? 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原因 ? 五.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六.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展望
一.我国医疗行业现状
1.产业结构 2.产销情况 3.盈利情况
1.产业结构
? 医疗器械行业产品制造技术涉及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技术交叉领域, 其核心技术涵盖医用高分子材料、检验医学、血液学、生命科学等多个学科, 是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进入门槛较高,但进入医疗器械的企 业却有增无减。
2002年以来,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国内专业健康体检行业不断发展,行业监管不断完善。 2009年9月1日《健康体检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后,国内健康体检市场逐渐规范。2015年我 国专业健康体检市场容量在164亿元,预计2016-2020年市场容量CAGR 为25%左右,到2020年 达到520亿元左右,专业体检市场份额也逐年提升。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健康体检市场 前景巨大。
图表
02
美国最大的市场为植入类医疗器械 ,增长最快的产品为诊断器械。
03
尽管美国拥有全球最好发展医疗器械的平台和 环境,但奥巴马政府在今年初针对医疗器械开 征“销售税”着实让美国医疗器械走入低谷。没
有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美国医疗器械产业 可谓进入了严冬,大量的创新型企业融资出现 困难。
三、五大医疗器械市场前景分析
3、医学影像,政策鼓励第三方影像平台
? 医学影像是指为了医疗或医学研究,对人体或人体的某部分,以非侵入式的 方式取得内部组织影像的技术与处理过程。它包含医学成像系统和医学图像 处理。医学影像行业主要分为上游医学影像设备及耗材和下游影像诊断服务。
? 医学影像同样也是全球医疗器械规模中名列前茅的细分行业。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 2013数据,全球医疗影像设备2012年达到244亿美元规模,2013 年达到302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达到490亿美元的规模,2010-2020年CAGR为 7%。其中到2020年中国占据12%的市场,即58.8亿美元。
?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保持高速增长,销售收入增 速保持在17%以上,平均增速为 20.81%。尤其 在多种中低端医疗器械产品方面,产量居世界 第一。
3.产销情况
2010年一季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产销情况良好明显好于09 年,累计工业销售 产值增速环比增长,产成品资金占用环比下降。2010 年1~2 月,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 械制造业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139.38 亿元,同比增长26.99%,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 12.10 个百分点。2 月末,产成品资金占用为41.13 亿元,同比增长0.52%,增速比上年同 期下降了11.18 个百分点。
? 随着第二代测序技术的成熟以及测序成本的下降,基因测序技术逐渐进入到产业化阶段。随 着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基因测序行业有望迎来更好的发展。
5、康复市场蓝海空间巨大
? 康复是现代医学“预防、临床治疗、康复”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 康复医疗改善功能障碍,提升生活品质。康复使患者重新获得功能改善幵适应正常社会生活,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市场规模
①国际市场规模
? 医疗器械的市场竞争是全球化的竞争。医 疗器械市场是当今世界经济中发展最快、 国际贸易往来最为活跃的市场之一。
? 美国、欧洲、日本共同占据超过80%的全 球医疗器械市场,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其 中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医疗器械生产国和 消费国,其消费量占世界市场的40%以上。
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原因
1、经济因素 2、技术因素 3、社会因素
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原因
经济因素制约了医疗器械行 业发展的速度和方向。社会医疗 卫生总费用的水平取决于社会经 济的发展水平,以占国民生产总 值(GNP)的比例来估计。
现阶段,一方面由于人民消 费水平有限、医院经济实力较差, 大多数中、下层医院买不起也用 不一起方昂面贵受的国现家代和图化企片医业疗财设力备的;限另制, 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医疗器械开 发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 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2、体外诊断,空间大、发展迅速的细分领域
? 从检查方式分类,IVD可以分为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血 液学、微生物诊断、尿液诊断等等,其中生化、免疫和分子诊断三项 在日常医疗诊断中占了很大比重。其中,分子诊断和免疫诊断中的化 学发光均属于近些年兴起的新兴技术,具有较快的发展速度。
? 而从检查所发生的地点,IVD又可分为检验科诊断和床边诊断(POCT)。 其中检验科诊断发展时间较长,以精确化、规模化为主要目标,为检 验科打造最专业的产品。床边诊断则向另一个方向发展,大多追求便 携化、快速化,多用于手术室、ICU、基层诊所等需要短时间获取检 测结果的地点。也有针对普通人群自行使用而设计,追求实用简单易 上手的床边诊断产品。
2015年我国专业健康体检市场容量在164亿元,预计20162020年市场容量CAGR 为25%左右,到2020年达到520亿元左 右,专业体检市场份额也逐年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