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状和必要性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状和必要性
(二) 某某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状
• 仅有一家民营医院试运行3个月,床位150张,收住老人约 20余人。
– 有医疗机构许可证,养老机构许可尚未通过民政审批。 – 已“医养”同步开展服务,居住条件还是医疗模式,难以满足需求。 – 有意向入住,止步于生活条件简陋和收费标准超出老人承受能力。 – 医院收取的“养老”费用利润低。
三、对推进我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建议
(三)创新发展模式。
• 一是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在养老机构中创办医疗机构,或在养老机构 中增设医疗服务功能,以满足老年人医疗护理服务需要。 • 二是充分利用我区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对部分过剩的医疗资源进行 整合或扩充,调整结构和功能,完善设施,加强人员的培训,使其转 型为老年康复院、老年护理院等医养结合服务机构。 • 三是探索建立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合作,相互联合为老人同时提供 养老服务和医护服务,免去老人的奔波之苦。 • 四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社区服务,借助签约式服务,拓展社区 责任医生的服务功能,除了免费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外,可以以有偿 服务的方式,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额外的医护服务。
倡议: 共同关注“久病床前无孝子”的社会问 题,加强合作、各尽其力、各司其职。 为解决老龄化社会的医养结合问题,共 谋划策,贡献力量!
谢谢!
二、 某某区老龄化及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状
(三)当前医养结合养老存在的问题
• 我区医养结合模式养老存在的差距
– 一是缺乏区域性的规划和配套政策;
– 二是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建设用地政策,虽然今年中央已有明 文规定突破,但地方缺乏有效的实施细则;
– 三是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对社会资金投入的吸引力不足,融资难 导致社会资金对投入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呈观望态度; – 四是缺少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管理标准; – 五是部门、社会未形成足够的重视; – 六是老年医疗护理人员缺乏等。
提出: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 探索医疗与养老合作的新模式。
二、 某某区老龄化及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 某某区老龄化及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状
(一) 某某区人口老龄化现状
• 民政部门统计: –2013年 老人 64292人 17.68% –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 12362人 19.2%
二、 某某区老龄化及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状
• 2015年:
–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高达4000万人。
• 多慢性病:病程长、并发症多、治疗难度高
一、 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
(二)家庭对老人的照顾力所难及
• 计划生育政策影响 • 生活节奏加快 • 年轻人工作压力增大 • 保姆没有专业护理知识
一、 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
(三)养老机构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就医需求。
三、对推进我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建议
三、对推进我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建议
(一)科学合理规划。
• 建议区政府根据省市有关的指导性政策,结合我区实际情 况,制定相应的配套规划和实施意见,将医养结合服务机 构的发展,纳入区域老龄发展规划、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 设置规划,强调医养结合服务机构与现有的医疗机构和养 老机构有机衔接,提高老年人群对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效 率。
加大政策扶持, 大力推进医养结合模式 养老破冰前行
养老
——沉重的话题。
医养结合模式养老
医:解决健康保障问题 + 养:解决生活起居问题
一、 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
一、 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
(一)老年人“医养”问题日益突出。 • 2010年:
–60岁以上老人 1.74亿人 –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 约3300万 19%。
– 医院前期建设已经投入数千万元资金,继续投入存在顾虑。
• 没有其他医养机构,也没有居家养老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二、 某某区老龄化及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状
(三)当前医养结合养老存在的问题
• 国内医养结合养老发展比较成熟的城市参考(以苏州为 例):
– 2011年户籍人口数245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48万人,占总人 口数的19.75%。 – 目前共有民营护理院18家,总床位3570张,平均每家床位198张,年 入住老人数4322人次。 – 政府给予税费减免、建设运营补贴、土地规划优先、稳定人才队伍、 保险金融全面支持等多项优惠政策;民政部门将民营护理院纳入民营 社会福利机构范畴,享受民办养老机构各项补贴;卫生行政部门对其 按医疗机构规范实施管理;医保部门将其纳入医保定点机构,服务对 象医疗费用从医保支付。
三、对推进我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建议
(二)加大扶持力度。
• 首先要落实相关的优惠政策,减少医养结合服务的投资成 本,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民间资本投入。
• 其次,民政、卫生、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等部门要联合发 力,在建设及运营补贴、税费减免、医保定点、服务项目 开放及商业保险资助等方面给予支持,以优化医养结合服 务模式发展的环境。
• 医疗室和医护人员配备不到位 • 和医疗机构合作分属不同机构,来往护送难以保证“医养”
无缝对接。
一、 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
(四)医疗机构无法提供长期的住院服务和良好的
生活照料。
• 医疗机构投入大,成本高; • 出于效益考虑,尽量提高床位周转率; • 条件有限,难以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
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