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密西西比河风光
3 密西西比河风光
西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
密西西比河是美国最大的河流,是世界第四长 河。若以发源于美国北部的艾塔斯卡湖的上密西西 比河为河源,它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 水量最大的河流;若以发源于美国西部落基山脉的 密苏里河支流红石溪为河源,则全长为6021km,居 世界河流的第4位;流域面积占美国本土面积的4l%, 覆盖了东部和中部广大地区。
2.多音字
qiè( 亲切 ) 切
qiē( 切磋 )
shàn( 蒲扇 ) 扇
shān( 扇风 )
màn( 蔓延 ) 蔓 mán( 蔓菁 )
wàn( 瓜蔓 )
3.重要词语释义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媲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比美。 万籁无声: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形容环境非常寂静。 一望无际: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风光旖旎:形容景色柔和优美。
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段话?为什么?
示例:第4自然段。 这一段通过对丛林中的动物进行神态和动作的 细节描写,活灵活现地表现东岸动物的众多、神态 各异,让我们感受到丛林里充满情趣。
结构梳理 (1)总起:两岸——风光旖旎
一望无际
(2)西岸:草原
万籁无声
密西西 比河风 光印象
野牛漫游 植物众多
(3、4)东岸:丛林
(1)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 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望着那壮阔的河流 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 思考:“劈”“游”“卧”几个动词,写出了什么?
“劈”“游”“卧”三个 动词以舒缓的笔调描绘了密西 西比河两岸静谧的风光,生动 形象地刻画出了野牛的闲适与 安逸。
(2)那些在树间攀缘的藤蔓常常迷失方向,它 们越过小溪……俯瞰着整个丛林。
字词学习
1.易读错写错的字
旖旎( yǐ nǐ ) 淤泥( yū ) 锥形( zhuī ) 俯瞰( kàn ) 酩酊(mǐnɡ dǐnɡ) 草莓( méi ) 聒噪( ɡuō ) 笃笃声( dǔ ) 啁啾( zhōu ) 粗犷( ɡuǎnɡ )
蜀葵(shǔ kuí) 媲美( pì ) 骚动( sāo ) 潺潺( chán )
奇 伟 骚动聒噪壮观
无数动物
(5)总结全文——粗犷和谐
你周围是否也有一块儿优 美的地方,写下来吧!让大家 一起欣赏。要求:抓住事物的 本质特点,字数不限。
自主感知
1.听朗读,说一说密西西比河风光总体特点是什么? 风光旖旎
2.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1)写密西西比河风光给人的总体印象。 (2)写密西西比河西岸的美丽风光。 (3、4)写东岸植物繁处的风光?这两处风光
各有什么特点?重点描绘的是哪一部分?
2.作者是怎样把密西西比河风光展现在读者面前的? 3.怎样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1.作者写了密西西比河哪两处的风光?这两处风
光各有什么特点?重点描绘的是哪一部分?
西岸风光 万籁无声
东岸风光 骚动聒噪
重点 描写
西岸风光
草原一望无际 绿色的波浪一浪接一浪
野牛漫游
东岸风光
各种颜色、各种芳香的树木杂处
本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东岸植物鲜明的 性格,让木兰树的特点更加突出。
默读第五自然段,画出表声音的词语,说说这 些描写声音的词语有什么好处?
“笃笃声”“沙沙声”“咂咂声”“潺潺”“啁啾”“低 哞”“咕咕叫”这一系列表示声音的词语,生动而形象地把各 种动物的声音描绘出来,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进而深切感受 到动物的欢闹,由此将西岸的万籁无声和东岸的一片骚动和聒 噪进行鲜明对比,动静相映,趣味横生,更能突出文章的主旨。
野葡萄
喇叭花
鹅掌楸
蜀葵
木兰树
棕榈
醉态酩酊的熊
鹿群
弗
吉 尼 亚
红 雀
鸽
绿 鹦
蜂 鸟
鹉
一望无际
西岸:草原
万籁无声
野牛漫游
对
植物众多
比
东岸:丛林
骚动聒噪
无数动物
2.作者是怎样把密西西比河风光展现在读者面前的?
开篇概述密西西比河风光旖旎的总特点,然后 通过对比的方式分别写出西岸和东岸风光的特点, 最后为前面的对比作总述并赞叹风光的美丽,由此 将密西西比河美丽的风光完整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3.怎样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这是一篇游记,作者根据自己切身的所见所感, 描绘了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的奇伟和壮观。无论是 无垠的草原,还是热闹的丛莽,都给人以生机勃勃 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与赞美之 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品析语言
本文语言活泼优美,生动有趣。试结合以下句 子进行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