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碳排放与碳交易

碳排放与碳交易

• • • • 区域热电联产工程。 余热余压利用工程。 电机系统节能工程。 绿色照明工程。
我国可能会成为承担减排义务的国家,届时 ET和JI将成为我国碳交易贸易的主要形式,交 易方式的改变将改变中国在碳交易市场中的角 色。在我国建立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完善各种 金融体系,中国将逐渐参与国际市场碳价的制 定;同时,中国应该逐渐有意识的向“低碳经 济”转变,从根本上解决碳排放对环境带来的 危害。
碳排放危害
最主要直接带来了的问题是温室效应,由这 个效应会引发许多自然和社会问题,使全球气候 变暖,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厄尔尼诺现象 ,可造成人类农业中心的北移,很多地方如马尔 代夫会被淹没。
海 平 面 上 升
冰川融化
厄尔尼诺现象
定义: 厄尔尼诺(El NiñPhenomenon)又称 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 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 现象,就是沃克环流圈东移造成的。
自2006年10月19日起由l5家英国碳基金 公司和服务机构组成的、有史以来最大的求 购二氧化碳排放权的英国气候经济代表团掀 起这场“碳风暴” 。 2009年8月 5日,中国第 一个碳中和企 业诞生。
2011年10月, 国家发改委办公厅 下发了《关于开展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工作的通知》开展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工作 。
碳排放分类
碳排放分为可再生碳排放和不可再 生碳排放两种。 前者指在地球表面的各种动植物正 常的碳循环,以及使用各种可再生能源 的碳排放。 后者指从地下把几亿年前沉积下来 的矿物能源开发出来,燃烧后产生的碳 排放。 不可再生碳排放将地下的碳元素释 放出来,积累产生的温室效应比可再生 碳排放更大,对于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更 加严重。
• • • • • •
碳排放词义来源 碳排放原因 碳排放分类 碳排放危害 碳排放应对措施 碳排放减排目标
碳排放词义来源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CO2、CH4、 N2O、HFC、PFC、SF6) 排放的一个总 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 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 代表。
碳排放原因
碳交易的法律依据
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此系 清洁发展机制根本母法。 1997年《京都议定书》通过具法律约束力确 定一种清洁发展机制 2001年“马拉喀什文件”落实《京都议定书》 机制的一系列决定文件
世界主要碳市场
到2009年3月,世界上的碳交易所共有四个: 欧盟的欧盟排放权交易制(European Union
中国碳交易市场影响因素
有利因素主要表现在: 1、处于工业结构转型期,产业发展越来越重视节能 环保的要求 。 2、属于发展中国家,减排成本相对较低 。 3、能源结构以火电为主,可改造空间大,节能类项 目开发潜力大 。 4、政府在促进CDM运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到 有力的引导作用 。 5、经济发展潜力大 。
瑞士研究人员在最新出版的《自然—地球科学 》上报告,在所观察到的气候变暖中,人类活动导 致了其中74%的变暖。 燃料本身就是有机碳氢化 合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燃烧化学反应变成水和
二氧化碳。
●碳氢化合物(HC)排放的机理之一:燃料和空气的比例 过小(混合气过稀) 碳氢化合物(HC)排放的又一机理:氧气不足造成的不 完全燃烧产物 ●碳烟及颗粒物(PM)排放和一氧化碳(CO)排放的唯 一机理:氧气不足造成的不完全燃烧产物 燃料如果太多导致混合气过浓而不能完全燃烧,其中 含碳较多的成分要么变成含碳较少的碳氢化合物或醛类 物质(气体),要么变成含碳较多结构更为复杂的颗粒 物(PM),或者变成固体的碳烟颗粒物(也是PM), 或者变成燃烧中间产物一氧化碳(CO)。
• 厄尔尼诺现象成因
• 厄尔尼诺现象成因
• 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 (1)台风减少。西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 生次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次数均较正常年份少。 • (2) 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我国中部 或长江以南地区。北方地区夏季容易出现干旱、 高温,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近百年来我国的 严重洪水, • (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北方出现暖冬 。
实施清洁生产
最可行最有效的技术减排措施 1、煤炭的清洁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煤炭加工、 煤炭高效洁净燃烧、煤炭转化等技术手段)。 2、在农业方面,提高化肥利用率。在保证作 物产量的前提下,实现减少化肥消耗量,减 少化肥生成过程中的CO2排放。
利用陆地生态系统
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有助于减轻中国 潜在的减排压力 。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Trading Scheme,EU ETS) 英国的英国排放权交易制(UK Emissions Trading Group, ETG) 美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hicago Climate Exchange,CCX) 澳大利亚的澳大利亚国家信托(National Trust of Australia,NSW)
世界各国碳交易的发展状况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 定书》正式生效,议定书规定 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促使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 排温室气体。 截至2007年6月11日,全球 共有696个CDM成功注册,产 生的年均减排量可达到1.5亿吨 二氧化碳当量 。
到2008年,活跃在CDM交易市场的买家主要来自欧洲和日本、 加拿大。 英国“以激励机制促进低碳发展”的气候政策来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 德国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做到了经济与环境双赢; 美国堪萨斯州农民通过农田碳交易,获得了新的农业收入来源; 日本则把碳排放权交易看作是“21世纪第一个巨大商机”,通 过在世界各地大量购买和销售碳排放权,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入。 此外,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陆续进入全球碳交易市 场“淘金”。
我国碳交易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 表现在: 1、碳交易市场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体制,企 业和一些政府部门仍然对CDM认识不清。 2、在碳交易市场上不能控制价格,缺乏市场 主导权 。
中国碳交易前景预测
中国作为目前CDM项目市场的主要卖方国家,碳 交易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大。
• 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
征收碳税的影响
对整个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消费行为的影响
对节能与减排的作用突出
• 1、不用电脑时以待机代替屏幕保护
• 不用电脑时以待机代替屏幕保护,每台台式机每年可省 电6.3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千克;每台笔记本电脑每年 可省电1.5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1.4千克。如果对全国保 有的7700万台电脑都采取这一措施,那么每年可省电4.5 亿度,减排二氧化碳43万吨。 每天少开半小时,每台电视机每年可节电约20度,相 应减排二氧化碳19.2千克。如果全国有十分之一的电视机 每天减少半小时可有可无的开机时间,那么全国每年可节 电约7亿度,减排二氧化碳67万吨
成因
• 在正常状况下,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北信风,南半 球赤道附近吹东南信风。信风带动海水自东向西流 动,分别形成北赤道洋流和南赤道暖流。从赤道东 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下层上升涌流补充,从而使 这一地区下层冷水上泛,水温低于四周,形成东西 部海温差。 • 东南信风减弱,就会造成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泛减 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 度异常增暖。
能源结构调整
对减排的作用明显但困难较大
气代煤比例 CO2的排放量 GDP 居民福利 电力部门平 均成本
1% 5%
0.74%↓ 4.9%↓
0.64%↓ 2.0%↓
0.60%↓ 2.0%↓
0.60%↑ 2.4%↑
因此,能源结构调整的后果是,一方面CO2排量会显著降 低,另一方面GDP增长速度会放缓,居民福利受到一定的影 响。
中国碳交易的发展状况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积极参与碳交 易。 2005年10月,中国最大的氟利昂制造公司 山东省东岳化工集团与日本最大的钢铁公司新 日铁和三菱商事合作,展开温室气体排放权交 易业务。
2005年12月19日,江苏梅兰化工股份有 限公司和常熟三爱富中昊化工新材料有限 公司与世界银行伞型碳基金签订了总额达 7.75亿欧元(折合9.3亿美元)的碳减排购买 协议。
碳排放减排目标
中国: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 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 美国: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基 础上减少17%。 韩国:为了削减碳排放,将在未来10年执 行正在考虑的三个计划中最严格的一个,使 2020年的碳排放量比正常水平降低30%。
• • • • • • • •
碳交易的简介、定义 碳交易基本原理 碳交易的机制、形态、法律依据 世界碳交易市场 世界各国碳交易发展状况 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状况 中国碳交易市场影响因素 中国碳交易前景预测
碳交易的简介
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 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 专门委员会1992年5月9日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 框架公约》。1997年12月于日本京都通过了《公 约》的第一个附加协议,即《京都议定书》(简 称《议定书》)。《议定书》把市场机制作为解 决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 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 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
• 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碳排放应对措施
CO2的减排存在很大的技术难度。目 前,主要有3种技术方向和选择。 一:采取化石能源的替代技术(主要 包括清洁能源替代技术、可再生 能源技术、新能源技术)。 二:提高能效,进而通过减少能耗实 现削减 CO2排放。 三:碳埋存及生物碳汇技术。 此外,税收等财政金融政策可以 起到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的作用。
碳交易的三种机制
1、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 2、联合履行(Joint Implementation,JI) 3、排放交易(Emissions Trade,E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