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録:«簡帛研究»文稿技術規範«簡帛研究»文稿技術規範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適當調整ꎬ從«簡帛研究二〇一四»輯開始執行ꎬ敬請同仁垂注ꎮ一㊁作者投稿ꎬ敬請惠寄打印稿或電子稿(WORD+PDF文檔)ꎮ文稿務請達到齊(内容提要㊁關鍵詞㊁正文㊁注釋均完整無缺)㊁清(整齊清晰)㊁定(係作者定稿)ꎮ二㊁文稿全文繁體横排(如果需要保留格式ꎬ個别簡文可豎排)ꎮ標題下標出作者工作單位㊁姓名ꎮ如果是國外學者ꎬ請在工作單位前添加國别ꎬ并加 [] ꎬ如[韓]ꎮ内容提要300字以内ꎬ關鍵詞3 5個ꎮ三㊁文内分層或小節的標題數字順序依次是:一㊁ꎬ二㊁ꎬ三㊁ꎬ四㊁ ꎻ(一)ꎬ(二)ꎬ(三)ꎬ(四) ꎻ1.ꎬ2.ꎬ3.ꎬ4. ꎻ(1)ꎬ(2)ꎬ(3)ꎬ(4) ꎮ文内一級標題漢字數碼后用頓號ꎬ後出標題題文ꎬ文内二級㊁四級標題後緊接標題ꎬ三級標題阿拉伯數字後加 . ꎮ如:一㊁名籍的格式(一)物價波動狀况與换算失誤1.臨潼銀鋌與安邑分司(1)婺源縣的事例四㊁爲突出引文的重要而另立段落者ꎬ引文第1行起首空4格ꎬ從第2行起ꎬ每行之首均空2格ꎮ引文的首尾不加引號ꎮ引文的注釋號標在引文最後標點之後ꎮ五㊁系統在默認狀態下不能處理録入的文字ꎬ請造字或以圖片形式插入正文ꎮ六㊁關於數字的用法:(一)數字用法以國家技術監督局1995年12月公布的«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爲基本依據ꎬ并考慮到本專業的特殊性ꎮ(二)如下情形使用阿拉伯數字:1.作者的一般性叙述ꎮ如:漢武帝實行鹽鐵官營ꎬ在全國40個郡國中設立鐵官49處ꎮ2.公曆世紀㊁年代㊁年㊁月㊁日ꎮ如:1922年12月初ꎬ顧頡剛到商務印書館編譯所任專任編輯ꎮ3.公制的度量衡單位計數與計量ꎬ包括正負數㊁分數㊁小數㊁約數和百分比ꎬ各種物理量360值ꎮ如:中國歷史博物館藏唐武德元年銅權重464.2克ꎮ清代農業人口占人口總數90%以上ꎬ構成全國人口的主體ꎮ4.表示順序號㊁數據及計量單位均用阿拉伯數字ꎮ(三)如下情形使用漢字:1.古籍文獻中的數字ꎮ如:«晋書»卷一一«天文志上»: 古舊渾象以二分爲一度ꎬ凡周七尺三寸半分ꎮ2.古籍文獻中的卷數ꎮ如:«册府元龜»卷三五«帝王部 封禪一»3.中國朝代的年號及干支紀年使用漢字ꎬ其後加括號標出公元年代ꎬ但不寫出 公元 ㊁ 年 字ꎮ如:乾道六年(1170)ꎬ元狩四年(前119)4.數字作爲詞素構成定型的詞㊁詞組或慣用語ꎮ如:相差十萬八千里ꎬ十之八九ꎬ四分五裂5.帶有 幾 字的數字ꎮ如:幾千年以來七㊁文内標點符號用法(一)標點符號以國家技術監督局1995年發布的«標點符號用法»爲依據ꎮ(二)連接號 爲短横(一字綫)ꎬ占兩個字符ꎮ如:中國秦嶺 淮河以北地區屬温帶季風氣候ꎮ(三)引文或行文中的省略號ꎬ前㊁後均不加逗號或句號ꎮ如:«左傳»隱公十一年«傳»: 與鄭人蘇忿生之田 盟八㊁表格需注明表題ꎬ文中含一個以上的表需注明表序號ꎬ表中或表後應注明資料來源ꎮ如:361表1㊀明天啓元年(1621)北京五城鋪甲户數統計表五城鋪數甲數(名)户數(户)中城53254425440東城173360836080南城135433043300西城101376437640北城638738730合計52515119151190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資料來源:«明熹宗實録»卷九ꎮ九㊁注釋格式(一)注文採用頁下注ꎬ每頁連續編號ꎮ(二)注號採用阿拉伯圓圈數字ꎬ如:①㊁②㊁③ꎮ(三)正文中的注號ꎬ無論隨文還是提行引用ꎬ一律標注在引號㊁逗號㊁分號㊁句號的後面ꎮ(四)徵引古籍1.徵引古籍標注一般順序:撰寫時代/撰寫者/著作名/卷數/版本/出版地點(出版社社名中已標示其所在地者ꎬ可不必再標地名)/出版社/年份/頁碼ꎮ影印古籍㊁未經今人整理的古籍亦出册頁ꎮ撰寫者時代以[]標出ꎮ如:[宋]張齊賢:«洛陽縉紳舊聞記»卷五ꎬ文淵閣«四庫全書»本ꎬ上海人民出版社ꎬ1986ꎬ第231册ꎬ45頁ꎮ2.習見古籍如二十四史㊁十三經㊁十通㊁«太平御覽»等書ꎬ徵引時可不出撰寫者時代和撰寫者ꎮ如:«晋書»卷一四«地理志上»ꎬ北京:中華書局ꎬ1974ꎬ406頁ꎮ«資治通鑑»卷一八五«唐紀一»貞觀元年ꎬ北京:中華書局ꎬ1956ꎬ5777頁ꎮ(五)近人專著標注一般順序:責任者與責任方式/著作名/出版地點/出版社/年份/頁碼ꎮ1.多卷本著作標明卷名ꎬ多人撰寫的著作應標出具體責任人ꎮ如:林甘泉主編:«中國經濟通史 秦漢經濟卷»上册ꎬ第1章«緒論»(林甘泉撰寫)ꎬ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ꎬ1999ꎬ8頁ꎮ2.文集責任者與析出文獻責任者相同ꎬ省去文集責任者ꎮ如:徐中舒:«殷人服象及象之南遷»ꎬ«徐中舒歷史論文選集»ꎬ北京:中華書局ꎬ1998ꎬ78頁ꎮ3.文集責任者與文集析出者相同ꎬ但字面關係不明ꎬ可在文集前加上 收入其著 ꎮ如:362齊思和:«毛詩穀名考»ꎬ收入其著«中國史探研»ꎬ北京:中華書局ꎬ1981ꎬ24頁ꎮ4.文集責任者與文集析出者不同ꎬ應標出責任人ꎮ如:顧頡剛:«九州島之戎與戎禹»ꎬ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組織選編«顧頡剛集»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ꎬ2001ꎬ101頁ꎮ5.期刊文章標注順序:責任者與責任方式/著作名/期刊名/年期(或卷期ꎬ出版年月)ꎮ同名异地刊物應有區别説明ꎮ如:潘明娟:«從鄭州商城和偃師商城的關係看早商的主都和陪都»ꎬ«考古»2008年第2期ꎮ李濟著:«創辦史語所與支持安陽考古工作的貢獻»ꎬ«傳記文學»(臺北)第28卷第1期ꎬ1976ꎮ6.報紙文章標注順序:責任者與責任方式/著作名/報紙名稱㊁出版年月日/版次ꎮ如:楊伯達:«東北夷玉文化板塊的男覡早期巫教辨»ꎬ«中國文物報»2008年4月9日第7版ꎮ7.網絡文章標注順序:責任者與責任方式/著作名/網站名稱/年月日ꎮ如:邢義田:«漢代簡牘的體積㊁重量和使用 以中研院史語所藏居延漢簡爲例»(修訂稿)ꎬ簡帛網ꎬ2008年4月5日ꎮ(五)外文文獻標注順序ꎮ西文專著:責任者與責任方式/著作名/出版地點/出版者/出版時間/頁碼ꎮ著作名用斜體ꎬ出版地點後用英文冒號ꎬ其餘各項間用英文逗點隔開ꎮ西文期刊:責任者與責任方式/著作名/期刊名/卷册及出版時間ꎮ著作名用英文引號標出ꎬ期刊名用斜體ꎮ引文跨頁用 pp.Ⅹ-Ⅹ ꎮ日文㊁韓文等專著和期刊標注方式基本相同ꎮ日文㊁韓文等中的漢字請遵照其本來寫法ꎬ如發展的 發 ꎬ日文寫作 発 ꎻ 變 寫作 変 ꎬ 學 和國 仍用簡體等ꎮ如:T ung ̄tsuCh üꎬHanSocialStructure.SeattleandLondon:UniversityofWashingtonPressꎬ1972ꎬp.121.BrainE.McknightꎬTheQualityofMercy:AmnestiesandtraditionalChineseJustic.Honolulu:UniversityPressofHawaiiꎬ1981ꎬpp.37-72.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の研究 科挙前史»ꎬ京都:同朋舎ꎬ1971ꎬ179頁ꎮ中村圭爾:«魏晋時代における 望 について»ꎬ«中國-社會と文化»2ꎬ1987ꎬ25頁ꎮ方東仁:«韓國國境綫劃定研究»ꎬ首爾:一潮閣ꎬ1997ꎬ100頁ꎮ金文植:«»ꎬ«大東文化研究»39ꎬ2001ꎬ19頁ꎮ(六)譯著格式:責任者國别/責任者與責任方式/翻譯者/著作名/出版地點/出版者/出版時間/頁碼ꎮ國别以[]標注ꎬ責任者需以括號標出本名ꎬ責任者和翻譯者間用逗點間隔ꎮ譯文格式:責任者國别/責任者/翻譯者/著作名/刊名/出版時間或卷册ꎮ國别以[]標注ꎬ責任者需以括號標出本名ꎬ以書代刊出版物標出出版單位和時間ꎮ如:363[英]柯林伍德(R.C.Collingwood)著ꎬ何兆武㊁張文杰譯:«歷史的觀念»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ꎬ1986ꎬ155頁ꎮ[德]科卡(JuegenKocka)著ꎬ景德祥譯:«全球化時代的社會史研究»ꎬ«史學理論研究»2007年第1期ꎮ[日]大庭脩著ꎬ徐世虹譯:«‹居延漢簡補編›的出版»ꎬ«簡帛研究二ʻʻ一»ꎬ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ꎬ2002ꎬ567頁ꎮ十㊁各朝代的簡帛資料ꎬ參照所引底本内容㊁格式㊁符號㊁標記㊁編號照録ꎬ或採用通行方法ꎬ如«吴簡研究»第3輯(北京:中華書局ꎬ2011ꎬ405頁)附録的 吴簡徵引格式 ꎮ引用簡牘是否斷句㊁加標點ꎬ不做統一要求ꎮ十一㊁其他(一)凡徵引文獻以 參見 ㊁ 詳見 ㊁ 并見 等引導ꎬ責任人直接與文獻連接ꎮ如:參見傅衣凌«明清社會經濟變遷論»ꎬ北京:人民出版社ꎬ1989ꎬ152頁ꎮ(二)同一文獻再次引用時ꎬ注釋中只標出責任者㊁著作名和頁碼ꎮ一律不採用 前揭 ㊁前引 ㊁ 同前注 ㊁ 同上注 等ꎮ(三)出版物的出版時間均採用公曆ꎮ(四)需要標出基金項目㊁資助等ꎬ在文章標題後加注ꎬ注釋符號爲 ∗ 號ꎬ在頁下脚注寫出説明性文字ꎮ(五)文稿附加文字如鳴謝等置於全文後ꎬ另段標出ꎮ364。